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心得体会 > 消防视频观后心得体会5篇

消防视频观后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2-04-17 08:10:35 来源:网友投稿

消防视频观后心得体会5篇

消防视频观后心得体会篇1

火真是一个双面人,如果你好好用它,它就是天使。可是,如果马虎、粗心的用它,那它就是一个恶魔,随时都可能要了人的生命。

今天,杨老师给我们看了两个视频:傍晚,路边一家不起眼的火锅店里早已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老板、服务员和厨师们忙的马不停蹄,可是谁也没有注意那个恶魔-------火,正迈着轻快的脚步悄悄地向人们靠近了。

过了一会儿,一位顾客闻到了刺鼻的煤气味儿,原来是那锈迹斑斑、布满油渍的陈旧煤气罐漏气了。老板也闻到了,就大声喊到:“快跑啊!”可那时已经晚了。“砰”一声巨响打破了热闹的气氛。刹那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叫声哭声爆炸的声音从大火中传来......许多人都丧生在一片火海之中,有些人甚至被那冲击波推到了墙外好几米。一场灾难就这样来临了。看到这里,大家吓得不得了,有的捂着双眼,有的钻到桌子底下......我也被吓得大声尖叫起来,心脏不停地扑通扑通乱跳,好像火就要烧到我了一样。

惊魂未定,另一个视频又开始了。

马路上,出现两辆车。一位司机开着面包车在前面行驶,他的后面还跟着一辆装满木门的小货车。前面的那位司机只手放在方向盘上,一只手拿着烟,一会儿抽一口,一会儿又抽一口,抽完烟把烟头随手扔了出去,烟头刚好落在后面货车拉的上木门。没过多久,车厢里慢慢冒烟,这时司机却还不知道还在继续往前开。没过了多久,包木门的纸盒着火了,烟越来越大,都可以看见火苗了,风一吹火势很快蔓延开来,越燃越大。司机还没察觉,就这样开着带火的车在路上跑。后面来的车赶紧追上去告诉卡车司机他的车厢着火了......后来,消防车来了,火灭了,但是木门却被烧毁了好多。

看吧!火真的是一个双面人,有时它是我们的伙伴,把食物煮成香喷喷的饭菜,给我们取暖……但是有时它也是一个恶魔,可以毁灭一切的美好。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消防意识,牢记消防知识,小心用火,让灾难不再发生!让为救火牺牲的英雄安息!

消防视频观后心得体会篇2

今天,我观看了消防安全视频,我增长了许多消防知识。

发生火灾会损失财产,酿成惨祸,所以首先要预防火灾。怎样预防呢?第一,不能玩火。第二,不能随地扔烟头。第三,不在家时和晚上睡觉前要把煤气关住。第四,出远门时要关掉电闸。第五,夏天点蚊香时,蚊香要离床和窗帘远一些。第六,在加油站不能打手机。

发生火灾时不能慌张,要让楼外的人拨打火警电话119。如果火没有蔓延到家门前,就赶紧下楼逃生,且不能乘电梯,因为火容易窜到电梯里,或者电线被火烧断,被困在电梯里,要走安全通道。如果火已经蔓延到家门前,住在楼层矮的可以在楼下铺上棉被,跳下逃生;

住在楼层高的可以手举镜子或衣服晃,等待救援,并把棉被盖在门前,泼上凉水,如果实在来不及的话,就用湿毛巾捂着口鼻出门匍匐前进。火灾发生时以人生安全为第一,以财产安全为第二,要尽快逃离火灾现场,不要贪财。

通过这次消防知识片的观看,使我懂得了消防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牢牢记住,时刻不忘做好消防。

消防视频观后心得体会篇3

小时候,不懂事,不知道火灾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火灾有多么危险,但也确实没见过火灾……

我只隐约记得火灾就是着火了,但事实没这么简单!何曾想过,当我遇上火灾,我会怎么做?会打119吗?会使用灭火器吗?还是会逃生吗?……都无从可知。

然而学校组织观看的消防安全教育视频却给我了很大的启示。现在的火灾已无法用生动的字眼来描绘,来复述,尽管是“疯一般的蔓延了开来” “吞噬”“夕阳如血”整个世界好像都是红色”“滚滚浓烟弥漫了大半个天”还是“分不清天与地的界线”——眼前的世界,只有经历者才能体会!这次的教育告诉我们:我们对预防火灾太不在意了,非要在最后关头才后悔。

片子里的各种消防器具是什么,用来干什么,我纯然不知道,我就像丈二何时摸不着头脑,但是我知道,这些知识也许就会有那么一天,我将用到它们,我会为我自己感到骄傲在几年前的一节班会课上学过,也许会不记得是哪一年,但我会记得那次我们看了“消防安全教育片”。

总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了避免那个万一发生,记住它们,没错!生命诚然可贵,遇事需谨慎。

消防视频观后心得体会篇4

如今,人类的糊口前提越来越好。夏天,天色炎暖,我们就用空调来驱散炎暖。冬天,天色严冷,我们就用电热炉来取热。固然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利便,但在这之下却又躲着重重消防危机,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一些在火灾眼前应急的方法,下面我就为大家提供几点,但愿大家能够学会:

1、假如楼层已经着火燃烧,但楼梯尚未烧断,火势并不十分猛烈时,可披上用水浸湿的衣被,从楼上快速冲下。

2多层建筑火灾,如楼梯已经烧断,或者火势已相称猛烈时,可利用房屋的阳台、落水管或竹竿等物品逃生。3、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堵截,应退居室内,封闭门窗。有前提时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过程。同时,可向室外扔出小东西,在夜晚则可向外打手电,发出求救信号。4、如生命受到严峻威胁,又无其它自救办法时,可用绳索或床单撕成条状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格或其它重物上,再顺着绳索或布条滑下。5、如无前提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威胁严峻,被迫跳楼时,可先向地面抛下一些棉被等物,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去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6、要发扬互助精神,匡助白叟、小孩、病人优先疏散。对步履不便者可用被子、毛毯等包扎好,用绳索布条等吊下。在家时,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假如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牢牢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当房间内起火时,不能等闲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若火势已大,必需立刻报火警。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固然国家已经告诉了我们应急的方法,但有一些人却不引起正视,从而引发火灾那天我就在电视上望见了这样几个新闻:

1、2004年10月2日晚,某高校一学生公寓301宿舍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致使箱子架、物品柜等举措措施因火灾被损,另有价值5000余元的学生个人财物被烧毁。

经查,这起火灾事故是有同学违背学生公寓治理轨制在宿舍内私自使用大功率电器时而造成的(寝室当时无人)。详细原因是:插在主接线板的电暖杯水烧干后自燃并引燃邻近的易燃品。

2、2002年1月4日晚9时许,某高校一公寓523宿舍发生一起火灾事故,致使长条桌、物品柜等举措措施因火灾被损,另有价值4000余元的学生个人财物被烧毁。

经查,这起火灾事故是因为该宿舍两名同学将应急灯长时间充电(13个小时,寝室当时无人),使蓄电池过暖,引燃桌下纸箱内的易燃物而造成火灾。

是什么造成上面事故发生的,有人说:是老天爷怪罪我们,有人说:是学校里的设备不行。实在,就是我们自己疏忽大意造成的,还好只是烧毁了自身钱财,假如我们再朝着这个方向下往,有朝一日,我们的生命都会被自己的大意吞噬。可知消防安全的知识多么重要。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消防安全的知识,保护好自己的生命,保护好祖国的未来。

消防视频观后心得体会篇5

为提高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我校组织全体师生观看消防安全教育短片。短片通过生动的火灾实列,向我们展示火灾的无情,通过对火灾基本常识的讲解,懂得灭火的基本常识,进而能掌握火灾中逃生的知识。另外,通过对消防安全制度的学习,我对消防安全管理有了更深的理解,对防火巡查、检查制度、安全疏散设施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维护制度和火灾隐患整改制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养成良好的消防安全行为习惯益己益家益社会。每年的火灾原因统计资料显示,因电气、违章操作、吸烟、玩火、放火等人为造成的火灾事故占总数的九成多,少量的自然、雷电火灾也是因人的防范措施不到位造成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知识缺乏,存在不安全行为,就存在火灾危险性。缺乏消防安全潜意识,一次疏忽,带来的是灭顶之灾。现代生产生活中,处处都有用电、用火、用危险化学物品,火灾危险性增大,更应该积极预防,人人都自觉做好身边的消防安全工作。有资料反映,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在早期经济大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火灾事故教训,美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出了一本《美国在燃烧》的书,反映的就是严重的火灾事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带来的影响。由于这些国家十分重视火灾事故教训,十分重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视全民消防宣传教育,十分重视消防法制建设,所以,抗御火灾整体能力全面提高,几十年来极少发生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

养成良好的消防安全行为习惯要贯穿于工作生活每个环节。在消防安全问题上任何侥幸心理都要不得。培养消防安全潜意识是很具体的,要在时时、处处、事事关系消防安全的问题上引起注意,比如居家用火、用电、用气要十分注意消防安全。要提高对消防安全的警惕性,发现火灾事故,要快速反应作出正确处置或疏散逃生,珍惜自己生命,养成良好消防安全行为习惯,落实防火减灾措施,人人都应具有潜意识和自觉性。消防安全工作不是一时一事就能做好的,是经常性的工作。培养消防安全潜意识,就是要使每个人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学会处置火灾事故、具备自防自救能力,努力营造全民消防氛围,从而,创造一个平安、祥和、文明、和谐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推荐访问: 心得体会 视频 观看消防视频心得体会 观看消防视频观后感 看完消防视频的心得 看消防火灾视频后的心得体会 消防课堂的视频的观后感 看完消防视频的观后感500字 观看消防知识视频观后感 消防教育视频观后感 消防观摩心得体会 关于观看消防的观后感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