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009江苏镇江市仁济医院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156
小儿肺炎是常见的儿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其病变发展迅速,特别是冬春寒冷季节较多,发病呈流行趋势,因此早期诊断极为重要,如果不及时确诊和治疗,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的生命,X线诊断是早期确诊的重要依据。
本人收集自2004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儿科住院病例中确诊为小儿肺炎的病例共328例,回顾性分析小儿肺炎的X线表现特点及诊断体会。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328例中,男166例,女162例,年龄3~10岁。
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气促典型表现者248例;仅有咳嗽者62例;发热伴腹痛者6例。
辅助检查: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上升者212例,下降者23例,正常93例。X线检查方法:拍摄胸部正位片,207例加摄胸部左侧位,随诊中2周内治愈295例,占90%;1个月内治愈21例,占6.4%;3个月内治愈7例,占2.44%;发展为迁延性肺炎5例,占1.15%;死亡1例占1%。
X线表现特点:两肺纹理增多,紊乱,边缘模糊,病变分布广泛,呈对称性,自肺门向外伸展,双肺门影增大,增浓,表现为肺门结构紊乱,双肺门呈对称性增宽;斑片状阴影,以双肺下野,中带及心膈区居多。表现为边缘模糊密度较淡的片状阴影,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节段性及大叶性肺炎,表现为肺部大片阴影,密度较均匀,边缘清楚,可伴有肺不张或肺气肿。本组病例中,259例两肺可见小片状模糊阴影(以两下。中内带及心膈区多见);20例肺叶或肺段呈均匀高密度阴影;2例两下肺可见片状模糊阴影,伴一侧或两侧肋膈角消失;1例右下肺呈片状模糊阴影,其内可见圆形厚壁透亮区影,内有液平面;8例两中下肺可见片状模糊阴影,伴肺门影增大增浓。
X线诊断:①支气管肺炎;②大叶性肺炎;③肺炎合并肺大疱;④肺炎合并胸腔积液;⑤肺炎合并肺脓;⑥误诊肺门TB。
讨 论
小肺炎最常见为支气管肺炎,占90%,可能与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密切相关,因为小儿鼻腔比成人短,无鼻毛,后鼻道狭窄,小儿气管,支气管教成人狭窄,黏膜柔软,血管丰富,易于感染;小儿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薄弱,小儿黏膜腺分泌不足,气道较干燥,再加上小儿呼吸道免疫功能差,咳嗽反射和气道平滑肌收缩功能差,纤毛运动差,不能有效地清除吸入的微生物,故易感染导致呼吸道阻塞。
近年来,小儿肺炎发病率明显增高,多由上呼吸道细菌或病毒感染蔓延而来,X线检查对小儿肺炎的诊断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发现病变的范围,部位,还能观察病变的发展,迁延及疗效。
本组病例中,因早期诊断,对症处理,治愈率达90.12%;因误诊造成治疗不当,则易引起迁延性肺炎1.15%,由于目前抗生素的普遍使用,使大叶性肺炎及肺炎合并肺大疱、肺脓肿、胸腔积液等重症肺炎明显减少,本组病例中共25例占7.62%,病死率也明显下降仅占1.00%,其X线主要表现有两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紊乱,自肺门向外伸展,范围广泛。因肺门处肺间质丰富,当其受炎症入侵时,导致肺动脉扩张及淋巴管炎、淋巴结炎,使肺门影增大、增浓,结构紊乱,肿大的淋巴结不易看到,此时需要与肺门淋巴结核相鉴别,后者有确切的肿大肺门淋巴结,“OT”试验呈强阳性,本组病例中误诊为肺门TB 8例,占2.43%,造成误诊原因主要是X线表现为肺门影增大、增浓,同时伴有仅以咳嗽症状入院,入院血象不高等病史,其X线表现主要鉴别要点是:小儿肺炎肺门影增大增深密度较淡,肺门影模糊,肺门TB肺门影增大增深密度较深,肺门区可见结节状边缘模糊密度增高影。因心缘遮住部分左肺门区,一般需加摄胸部左侧位以分清肺门区影,小儿肺炎与肺门TB在治疗及愈后上极不相同;前者起病急,发展快,但疗效佳且快,2周内治愈率90%,如治疗不当,可引起病变迁延不愈。
其中5例误诊患儿即发展为迁延性肺炎(1.15%),而后者病变发展慢,疗程长,预后相对较差,因此,在原发灶不典型伴肺门阴影增大增深,不能确诊时可进行治疗性诊断,建议抗炎2周后复查胸片,如病变有吸收考虑为肺炎,反之再考虑肺门TB,总之,诊断小儿肺门TB要慎重,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特别是要排除小儿肺炎,必要时应治疗性诊断以免造成误诊,使患儿预后不良。
由于炎性分泌物的产生,使细小支气管阻塞,从而导致肺气肿,X线表现为肺野透过度增加,肋间隙增宽,膈肌低平。本组60例出现肺气肿,局限性肺气肿时在X线胸片上不易显示,可以用透视来观察膈肌运动的情况,膈肌运动减弱是肺气肿的主要征象。
致病菌进入肺泡后,引起腺泡充血水肿,细胞增殖,肺小叶发生炎性改变,X线表现为小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细小支气管炎性分泌物的产生使管腔受阻,导致小叶性肺气肿或小叶性肺不张,形成典型的支气管肺炎改变,当炎症进一步发展,病灶相互融合成大片状,形成节段性或大叶性肺炎改变,表现为密度较均匀,边缘清楚的阴影,病变如未能及时控制,炎症还可以侵犯胸膜,引起胸腔积液。
总之,在诊断小儿肺炎时,应该注意的是:X线胸片是首选的诊断方法,但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对疾病的诊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秀玉.小儿肺炎的临床X线诊断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4,19(7):64.
2 王慕.儿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推荐访问: 肺炎 小儿 诊断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