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主要是在2010年以前参加过外科工作的几个病区的护士,包括心胸外科、胃肠外科、乳腺外科、血管外科、肝胆胰外科、甲状腺外科、小儿外科和肛肠外科、普外科等,这些护士中的平均年龄在26.9+4.6岁,最小的只有20岁,最大的是43岁。调查中的护士学历有10个本科、54个大专、8个中专,护士的职称平均分布为13个主管护师、18个护师、40个护士还有1人副主任护师。调查对象中工作的年限有23个5年以上的护士,17个工作年限为3~5年,另外还有32个工作年限在3年以下。
1.2方法
1.2.1统计学意外伤害情况
将我院近几年的心外科护士受到意外损伤的人制作一份报表。
1.2.2调查方法
在制作问卷调查的过程中需要向被调查者说明情况,问卷调查是由作者自行设计的,发放的问卷都被回收,一共发放72份,一共收回72份。问卷的内容包括比较详细的关于心外科护士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卷调查的内容有在心外科工作的这几年是否发生了腰间盘突出或者腰背疼痛,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这几年是否受到辐射线暴露,对于身体引发的不良后果?在倾倒或者更换引流袋的时候是否接触带有感染的液体,是否有戴手套?在进行开放性外伤抢救的时候是否有戴手套?认为心外科护士在工作過程中面临最大的压力来自什么,原因是什么?是否受到过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来源是什么?
2结果
针对于心外科护士被刺伤的调查统计,将外科针刺伤的分布表如下。
对于护士不安全因素的分布情况、包括物理及心理危害因素如下。
3讨论
3.1不安全因素分析
不安全因素的来源非常多,包括一些针刺伤、各种感染性液或者血液的传染以及其他的物理危害,另外还来自社会造成的心理危害。针刺伤主要是护士操作不熟练造成的,如果在倾倒液体是不带手套很容易导致直接接触感染性液体对护士的身体造成安全威胁。物理危害主要来自于长时间帮助患者翻身以及负重带来的腰间疼痛。心外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当下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的时代,如果患者工作效率没有达到家属的满意程度,很容易惹来不满以及投诉。
3.2安全防护对策
对护士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能够有效的减少由于针刺伤带来的安全隐患,此外对于新上岗的护士要进行提前培训,实行一对一教学,每个月召开座谈会让不同的岗位的护士进行安全交流。对医院来说,一定要做好废弃针头和采取器械的管理,避免感染性液体的传染,定期实行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
推荐访问: 外科 安全防护 护士 不安全因素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