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市农业农村局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
**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1+1+9”工作部署和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要求,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加强组织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为根本,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市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
一、筑牢“主阵地”,让思想教育“实”起来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召开局党组会、局机关党委会议,结合专题理论研讨会和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发挥“领导干部领学带学督学”作用,带动全局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精神,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书本学习与实践调研、领导授课与讨论交流、专题教育与专家辅导相结合,以党史学习教育为载体,通过“双周讲坛”等形式,组织开展专家授课、党务干部培训、党员专题培训、报告讲座、参观学习和个人自学等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确保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推动全局上下把主要精力用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来。
二、坚定“主心骨”,让战斗堡垒“强”起来 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把筑强战斗堡垒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有效抓手,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开展模范党支部建设,制定实施《**市农业农村局“四强”党支部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市农业农村局模范机关创建活动工作方案》,明确创建目标、任务措施,建设“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四强”党支部,进一步推动模范机关创建不断向纵深推进。开展支部达标创优活动,通过支部自评、局机关党委考评的方式评定达标党支部,并实行动态管理,提高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积极组织参加工作创新创优竞赛、工作技能大赛等,2021 年,市农业农村局在第五届机关工作创新创优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坚持党支部书记述职制度,对述职评比前三名的支部书记,在年度考核中优先安排“优秀”等次。
三、锤炼“主力军”,让模范作用“亮”出来 局机关党委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振党员干部队伍精气神。强化党员日常管理,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支部主题党日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制定了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开展党员评星定级活动,结合党员日常表现和岗位履职情况评定党员星级,激励党员“创星争优”。深化“双争双促”主题实践活动,制定了纪律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对干部严要求、严监督,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执行力和工作效能。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市内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观看红色影片、参观学 习主题展览和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崇高理想、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四、守好“主战场”,让中心工作“干”起来 局机关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立足中心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严格落实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机制,成立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等 11 个专项组。探索推行“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三级党建网格引领乡村治理,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全市村(社区)“三个职位一肩挑”比例达到99.6%。实施农村党建“整镇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镇创建活动,推行“三个在先”机制,全面提升抓经济、谋发展、惠民生的能力,打造过硬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全域推进扶贫资产管理改革,全市扶贫资产登记、资产移交等多项工作完成率均达100%,省扶贫办将**市列为全省的“扶贫资产管理示范试点市”。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村内道路建设,加强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开展“139+”美丽圩镇建设改革试点工作,全市已完成了 50 个试点乡镇整治提升,村庄保洁覆盖率、农村公路列养率、快递物流乡镇服务覆盖率等重要指标达到100%。推动全市破旧泥砖房“拆清用”行动,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约 3.5 万个,美丽庭院约 1000 个。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在全市农业系统开展“送科技下乡,助推乡村振兴”活动,为群众宣讲农业实用种田技术、政策法规、农机知识,解答群众在实际耕种中产生的问题,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为推进我市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届*次全会精神,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持续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坚决做“两个确立”的忠实拥护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二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我市“三农”工作实际情况,强化规划引领,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把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产业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围绕高品质生产、高水平经营、高效益产出,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组织保障。进一步健全助镇扶村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加强业务培训和工作督导,加强乡村振兴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守底线 破难点 聚要素 抓示范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 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工作定位,积极克服疫情和干旱灾害等不利影响,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统筹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任务,持续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一、高位谋划部署,凝心聚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紧紧把握“三农”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扎实推进三产融合、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加快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体制机制。调整充实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设立乡村振兴五大工作专班和有效衔接*个专责工作组,在市、县(区)农业农村部门挂牌成立乡村振兴局,明确职责任务,强化责任落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有力有效开展。
二是高位谋 划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理清思路,先后*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系统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研究调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关于做好*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奶绵羊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配套文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是严格开展乡村振兴督查考核。将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纳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督查工作计划,每年定期督查通报。同时, 由市政协牵头成立农业农村工作督导组,每季度开展一次督导。实行市级相关部门、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乡村振兴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指标体系,并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并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整体评估。
二、聚焦有效衔接,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坚持“三个转向”工作导向,层层传导压力,细化工作措施,有序推进有效衔接各项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梳理编印《*市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政策指南》,组织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和常态化监测,累计识别纳入监测对象*户*人(其中:*年识别纳入监测对象*户*人),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年以来,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特困供养金等救助保障资金*万元,报销已脱贫人口各类医疗费用*万元,落实已脱贫家庭学生教育资助*人*万元,完成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户*万元,实现已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人(次);实施农房抗震改造*户,建成农村水源保障工程*处、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处。
三是强化衔。
接资金项目管理。指导县区完善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库,加强衔接资金全过程绩效跟踪、动态监管,实行按月调度机制。*年以来,累计落实各级财政衔接资金*万元,实施项目*个,*年项目全部竣工验收,*年项目资金实现支出*万元,支出进度*%。四是加强帮扶工作。继续实行市级领导联乡包村和市、县单位定点联系帮扶机 制,*个市、县单位联系帮扶全市*个行政村。按照“撤一补一、谁撤谁补、先补后撤”原则,向*个脱贫村和易地搬迁安置村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队员*名,从市、县机关增派*名干部到*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驻村帮扶,协调省级帮扶单位选派*名干部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持续推动政策、工作、责任落细落实。
三、聚焦高质高效,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发展体系。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全面落实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集聚、规模扩大、效益倍增,以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发展。
一是着力保障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建立粮食生产工作包抓机制,将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种植品种等任务全面落实到乡镇、村组、农户和地块。*年,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万亩,占下达任务的*%。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示范推广小麦宽幅匀播、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在建高标准农田*万亩。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蔬菜和肉蛋奶有效供给,截至*月底,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万亩(含复种),同比增长*%;牧草面积稳定在*万亩;畜禽总饲养量达*万头只(奶绵羊存栏*万只),同比增长*%;肉蛋奶总产量*万吨,同比增长*%。
二是着力打造高品质菜草畜百亿产业链。制定高品质菜草畜百亿产业链年度行动计划,成立菜草畜产业链专班,设立*亿元农业特色产业投资基金,建立高品质菜草畜产业链项目清单,实施重点项目*个,完成投资*亿元。*县被 列为全省肉羊产业优势产区、奶绵羊产业优势特色区域,*区被列为全省奶牛产业优势产区;*县朱王堡镇、*区双湾镇建成国家级蔬菜产业强镇,焦家庄镇国家产业强镇项目获批实施;*县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月,全市菜草畜产业链产值已达*亿元,同比增长*%。
三是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政策引导、示范带动和服务指导,引进新希望、天康农牧、江南市场、山东水发等一批国内大型“农字号”企业来金投资,培育元生农牧、和鑫源、海量辣椒等一批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市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市级以上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家庭农场*家。
四是加快农产品质量品牌体系建设。建成市、县(区)、乡(镇)及新型经营主体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个。积极推进“甘味金品”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甘味”农产品达到*个,“甘味金品”农产品达到*个;*肉羊、元生绵羊奶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
五是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储运体系建设。开通顺丰速运“高原夏菜”冷链直供全国专线,建设*江南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园、*牧草交易中心等农产品集散中心,建成农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个,产地收购贮藏加工市场*个,全市蔬菜恒温保鲜库库容累计达*万立方米,年贮藏能力*万吨以上。*县被列为国家级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试点县。
六是加快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花果山”乡村特色旅游示范基地、龙景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 村提质增效等一批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建成运营,*区成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乡村振兴正当时·青联委员带甘味”“巾帼电商双创行动”,推广“农产品+同城配送”“供销 e 家”模式,完善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建成电商公共服务网点*个,*-*月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亿元,同比增长*%。
四、聚焦以人为本,不断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始终把人才振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持续推动政策向乡村一线倾斜,不断壮大乡村人才队伍规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一。
是健全完善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出台乡村人才振兴工作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取得中高级职称资格人员奖补办法,建立卫生、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全面实行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遴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评价组织*个、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个,激励引导各...
推荐访问: 标签 党建 工作总结 市农业农村局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市农业农村局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