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xx司法所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x xx 司法所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总结 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连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的作用,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xxx 司法所牢牢把握公共法律服体系建设的有利契机,充分整合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等优势资源,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满意的法律服务。
一、加强硬件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xxx 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依托 xxx 司法所,设有公共法律服务岗、司法行政岗、律师接待室、人民调解室。走进 xxx 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可以看到大厅墙上公示有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内容、申请法律援助工作流程表、村居法律顾问一览表等,帮助前来咨询的群众了解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的主要工作职能和法律顾问相关信息。
同时,大厅还摆放有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方便群众自助查询司法行政系统各项业务内容和办理公证、法律援助预约等业务。
xxx 司法所已促成全镇 50 个村(社区)成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其中 8 个已建成的示范性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均做到标识统一,制度上墙,配备法治宣传栏、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台牌和办公设备等,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协助处理有关法律事务,依法调解村内的各类矛盾纠纷,切实将法治宣传融入公共法律服务全过程,逐步提高村民知法、学法、懂法、用法意识,打通基层公共法律服务“最 后一公里”。
二、优化服务模式 提升便民效率 一是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人员坚持规范接待,做到有问必答。对来电来访群众,做到热情接待、耐心倾听、仔细询问、详尽解答、及时登记。对来办事的群众,做到第一时间接待,精准化接引群众办事,对群众提出的不属于权限和职责范围内的要求,做出合理解释。在来访群众人数较多时,优先为“老弱病残”和有特殊紧急情况的群众提供特事特办服务,为文化水平低的群众提供相关申请材料填写指导,必要时提供“代写服务”,尽量让群众不等待、少等待。
二是针对因征地补偿而日益增多的村民成员资格认定纠纷,办事群众大多不清楚申请书制作和案件办理流程的情况,xxx 司法所特制作《行政处理申请书》模板和《行政案件办理流程图》《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流程图》等,让群众一次性了解到办事所需材料和时限,实现“最多跑一次”服务目标,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20xx年xxx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协助出具行政处理决定书8宗、处理行政复议案件 12 宗。
三、强化监督管理 完善工作机制 为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工作机制,xxx 司法所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开展情况和成效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切实推进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xxx 司法所制作了《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签到签退流程》,指导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开展工作,每月提醒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值班人员签到签退,每季度发布各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签到情况通报,并将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签到率与 xxx 镇行政村(社区)季度考核评分挂钩。
同时,通过现场和线上抽查坐班情况、查看工作日志、咨询群众、发放问卷等形式,对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现实工作表现进行考核,督促法律顾问依照服务合同向村(社区)群众提供各项法律服务。
20xx 年,各村(社区)法律顾问向群众提供各类法律服务 861 次,其中法治宣传讲座 209 次,提供法律意见 554 次。
四、提升业务能力 优化服务水平 为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站全体工作人员法治素养和业务能力,xxx司法所不定期邀请驻镇律师对公共法律服务站全体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针对群众咨询热点和新颁布法律法规作讲解,并对当月协助处理的突发事件和调解案件提出合法、合理的处理方案,向工作人员传授经验。
针对占咨询量比较大的劳动关系咨询,为方便工作人员更好地为前来咨询的群众“指门引路”,xxx 司法所制作了《非劳动关系法律咨询与调解工作指引》,做到开展工作时“有册可依”。
20xx 年 xxx 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 186 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384 宗,其中劳资纠纷案件 283 宗,重大社会风险矛 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