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海南省首届教坛新秀表彰及授牌仪式在海口琼苑宾馆胜利召开,大会授予王菊琼等202名老师“海南省首届教坛新秀”荣誉称号。表彰大会旨在深入贯彻《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通过评审活动,为建立学科骨干、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梯队机制奠定基础。本刊特摘录精彩内容,让读者感受教坛新秀们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对教师职业的那份热爱与执著。
大会背景
为深入贯彻《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培养一批热爱教育事业、钻研教学业务、发展潜力大、工作能力强的青年骨干教师,为建立学科骨干、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的梯队机制奠定基础,经海南省教育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决定从2010年起举办海南省首届教坛新秀评选活动,在本年度教师节期间进行评选表彰。会后,学会秘书处及时探索研制了海南省首届教坛新秀评选方案,经学会领导和海南省教育厅领导批准后正式下发了评选通知,省教育厅也及时对通知作了转发。
评选通知和方案一下发,就受到了各市县教育教科局等单位及一线青年教师的广泛关注。网上发布的方案文件浏览量一度达到1700多次,各市县、各学校、各参评选手克服了期末教学紧张、事务繁忙等困难,迅速反应,按照文件通知要求严密组织,自下而上,逐级选拔,全省共有23个单位报送,共报送参评选手279名,其中小学报送128名,中学151名。秘书处组织有关专家对材料进行了评审,共评出202名新秀,并在海南省教育厅和教育研究培训院的门户网站上进行了公示。
评选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组织单位,如文昌市、万宁市、琼海市、乐东县、三亚市、东方市等六个市县教育局,这些单位领导亲自挂帅,计划周密,组织得力,过程严谨,按时上交材料,资料翔实。借此机会,学会予以通报表彰。
本次评选还受到了海南省教育厅的重视和支持。胡光辉厅长高度重视学会工作,在省教育厅与教育学会联合举办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会上,亲自主持报告会;这次又亲自参加首届教坛新秀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石秀慧副厅长先后几次召集学会部分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以及师资管理处的同志从方案制定到新秀的评选再到表彰会的筹备,反复会商和论证。学会的重要通知都于第一时间在海南省教育厅门户网站上转发。
当然,本次评选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个别学校认识不到评选对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意义,借口工作忙、任务重而不组织教师参加评选,致使本校的青年教师丧失了一次展示的好机会。还有的市县存在报送材料不及时,没能对参评教师资格进行严格审查等现象。
教坛新秀的评选两年一届。本届教坛新秀评出后,海南省教育厅将把教坛新秀纳入省和市县两级教师培养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坛新秀从职业道德、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养。2011年,海南省还将启动首届中小学“教坛能手”的评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另外,教育学会还举办了建省20年来优秀论文成果的评选及汇编,接着启动2011年省级教学能手的评选。
新秀感言
黎江娃:让社会实践教育之花永久绽放。
海南省屯昌县红旗中学只是一所乡镇中学,虽然有了30年的办学历史,但是办学设施还不够完善,教学楼破旧,学生多,教室、教师少,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黎老师常想,艰苦的环境最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教师就是以教学为先,享受为后,越是贫穷落后的地方就越需要教育、需要教师。虽然生活条件不尽人意,但是和谐淳朴的校园氛围让黎老师感受到教育的魅力。在这里,没有鄙视和排斥,有的是创新与奉献,希望与成长。同事和睦相处,他们热心帮助别人,不计得失,不求回报。
六年来,黎老师的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学生健康成长,最大的幸福就是与学生分享快乐。2007年,她辅导的陈娇同学在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中荣获二等奖,其快乐远远超过黎老师个人的教学设计《动物细胞工程》入选《教育创新与实践指导》一书;2008年,她辅导的符怡勇同学在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中荣获三等奖,其快乐也远远超过黎老师个人荣获海南省中学生物学科课堂教学评比二等奖。六年追梦,黎老师无怨无悔,忠诚教育事业,努力开拓创新,反思谋求进步。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是黎老师一生的荣幸,也是她人生的一次艰苦尝试,这种尝试让她经历了从未知到成熟的成长历程。
邓云辉:活在当下,积极进取,拥抱明天!
2005年7月三亚一中面向全国招聘老师,邓老师顺利通过笔试和说课这两项考试获得面试机会。在面试中,一位主考官问她:“你认为一名好老师要具备什么?”她思索片刻,从容地回答道:“我认为要具备‘三心’——崇高的事业心﹑永恒的爱心和坚定的责任心。”通过五年来的工作实践,她深深地体会到拥有“三心”让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学习充满热情,生活充满温情。
邓老师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也曾经迟疑、犹豫和退缩,但那颗坚定的事业心一直支持着她,给她前进的动力,伴她走过风雨迎来灿烂的阳光。刚进学校工作她就被安排教重点班并担任班主任,责任重大,内心忐忑,但“初生牛犊不怕虎”,她勇敢接受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并把它变成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她心中,每一位学生都有可爱之处,值得她去细细品味。有时遇到调皮的学生邓老师也会不急不恼,经常和学生促膝长谈,了解学生内心的所思所想,帮助学生解开心结,懂得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在学生的心目中,她不仅是严厉的老师,也是和蔼的大姐姐。学生们很愿意与邓老师分享成长中的喜与忧,生活中的苦与乐。
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邓老师的努力没有白费。她教的班级在全年级表现不俗并在高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她指导的四名同学在2005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成绩优异,其中潘萍平同学荣获高一年级组一等奖,陈玲玲、林华瑜、黎美君三名同学获得二等奖。2006年邓老师因工作成绩显著被学校评为“先进女教工”。
郭媚媚: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
海南省文昌市潭牛中心小学的郭老师孜孜不倦地投身教研,在工作中积极参与,刻苦钻研,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在师德上,积极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面形象,长时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完善自我的同时求得学生的进步。在从教的十年光阴中,她始终奋斗在教学第一线,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贯穿教育教学始终,甘当一支小小的红烛,以微弱之光照亮学子求学的征途。
郭老师2009年被评为文昌市教坛新秀,2009年经省小语会青研中心考核成为会员,2010年3月被推荐参加王琴玉老师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研究”的课题实验。同时,作为文昌市语文骨干教师,她坚持教学研究,以研促教,向同行学习,向身边出色的研究人员、专家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时刻以审视的目光,关注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研究教学的细枝末节,并不断总结,坚持笔耕不止,提高自身的素养。如:2006年12月论文《点燃自信的火焰》获市级二等奖;2008年3月案例《谁动了机房里的鼠标球》获市级一等奖;2008年5月教学设计《景阳岗》获市级二等奖;2008年10月《鲸》教学设计与反思发表于《海南省2008年有效教学实验经验案例选编》;2008年12月案例《生成升华精彩》获市级一等奖;2009年5月撰写的教学设计《七律·长征》获市级一等奖;2010年5月撰写的市骨干教师培训总结《培训促我成长》获省级二等奖;撰写的《一场七彩语文盛宴》被选为海南省小学语文教师2009年11月在线研讨的阅读材料;教师博客中的多篇博文被推荐到文昌市小学教研室的博客首页。
郭老师也深深地意识到“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教研活动中,她积极同其他老师讨论教学,交流体会,尝试革新教法,并将好的做法、经验,不断总结推广。工作11年来,她先后上了十多节研讨课、展示课。其中在2008年文昌市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讨活动中所上的公开课《七律·长征》获得好评;2009年5月18日参加海南省中小学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说课比赛获一等奖。
爱,是师者之魂。郭老师在教育中始终怀着一颗爱心,亲切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耐心细致地纠正他们大大小小的失误。她坚信在教育中只要坚持做一个一路为学生播种的教师,那么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就会一路闻着芳香,快乐地成长。
麦时芬:师爱为魂!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时耕耘。这是海南中学麦老师无悔的人生选择。麦老师以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积极进取,潜心学习,矢志教改,成为学科教学骨干,在省内外思想政治课大赛上崭露头角,取得了令人叹服的教学成果;以对学生无私的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和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成绩和荣誉的背后,付出的是心血和汗水,收获的是真情和感动。
德高为范,润物无声育良才。“德高为范”,是对教师品德修养的要求。在四年的教师生涯中,麦老师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工作中,麦老师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履行教师职责,积极进取、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严谨治学,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以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孜孜不倦地教育着学生,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以无私的师爱润物无声地感染和塑造着学生。在这四年中,麦老师将自己的生命和激情倾注到了教书育人这项伟大的事业之中,对工作充满着深厚真诚的热爱,从而赢得了学生的一致认同和由衷敬佩,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高为师,矢志教改谱新篇。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麦老师始终把教师的专业素质摆在突出位置,在教学中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潜心钻研教材,矢志教学改革,以超前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思想、灵活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思路、鲜明的教学风格,从容驾驭动态的课堂教学,从而使枯燥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满生机。
师爱为魂,桃李芬芳结硕果。“师爱为魂”,是教师这个神圣职业的最高境界。四年里麦老师以饱满的热情执著地奉献着、不懈地努力着,所带的班级被评为先进班级,自己也获得海南实验中学“先进班主任”的殊荣。
收获源自辛勤耕耘的心血和汗水,源自真情付出的喜悦与感动。三尺讲台,无悔的选择,麦老师将用自己的平凡、执著和真情一如既往地演绎人民教师的丰富内涵,书写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华美篇章!
领导寄语
海南省首届教坛新秀表彰大会上,海南省教育厅厅长胡光辉做重要讲话,胡光辉厅长指出: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一定为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自豪。
青春洋溢、激情四射的“80后”是海南省教育事业的生力军,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成长、脱颖而出的教师。海南省“80后”的教师有1.9万多人,今天表彰的有202人,教坛新秀则是这其中的佼佼者,是名副其实的百里挑一的好老师,不仅是海南教育发展的实践者、探索者,实际上还是示范者。受表彰的202名老师都来自于教育教学的第一线。
教坛新秀是海南教育改革的未来,是海南教育的明天,他们代表着海南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对此,胡光辉厅长提出了两点希望:
(1)珍惜荣誉,规划自我。今天的荣誉是辛勤工作、刻苦拼搏的结果。但这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加油站,要走的路还很长。以后五年、十年,我们就要成为名师、骨干教师甚至是特级教师。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事业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老师也是一天一天成长起来的。我们不要计较一事一时的得失,要坚信自己的目标,坚守自己的信念,对自己要有科学的安排和设置。要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当一天老师上一天课,这种境界,这种思想是永远成长不起来的。
(2)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这就要求大家谦虚、敬业、勤奋,特别要注重师德的修炼。特别强调“80后”的老师的师德修炼。首先要热爱我们的教育对象,热爱我们的学生,热爱我们的岗位,热爱我们的事业。有了这一点,师德就有了基础。国家要由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由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最终依靠的是教育,教育依靠的是教师。我们对我们的事业要从国家、民族的大局来看,就应该更有使命感。
同时,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要求。这次的教坛新秀有的是农村小学的教师,有的是贫困地区的教师,也有海南名校的教师,他们都有一颗火热的心,都有一种对事业崇高的追求。
善于总结对年轻教师来讲尤其重要。善于总结,善于学习,学习别人,学习自我,把自己每一天每一阶段的好的经验积累起来,坚持下去,通过时间的积累就能内化成自己的能力。这种生活的积累是别人无法取代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
教师的成长就是海南教育的成长,教师的进步就是海南教育的进步,教师的成功就是海南教育的成功!
时 评
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要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它对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路径、措施有着详细的描述。我们未来的教育要优先发展、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鼓励他们终身从教。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培训,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贫困地区从教。加强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海南省首届教坛新秀表彰大会也充分体现了这些优秀的教师的成绩与收获,他们的荣誉是辛勤工作、刻苦拼搏的结果,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以他们为榜样。
推荐访问: 梯队 教师队伍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