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构建以四个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机械设计》教学模式

构建以四个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机械设计》教学模式

时间:2022-03-02 08:11:20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为了适应现在高校的《机械设计》课程学时减少、学生人数和教学内容增加的形式,构建以四个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为此,应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开展各种机械设计创新活动,加强课程建设和实践课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四个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机械设计 创新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2(b)-0043-02

《机械设计》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为《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等后续专业课提供必须的机械零件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担负了培养学生设计典型通用零件和简单机械基本能力的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设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从四个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结构设计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及机械设计的发展方向(新知识扩展)组织教学内容,始终把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

1 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建立以机械设计为主线,以培养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首先讲清机械设计中一些共性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机械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设计中的功能要求和约束的满足及有关机械设计创造性思维方法,解决如何正确确定联接零件、传动零件、支承零件等机械零部件的主要参数及各种参数对设计约束的影响等问题,强调参数设计过程中的多方案设计和再设计思想,对传动方案的确定展开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确定正确设计方案。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对先修课程(如:金工、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等)知识的综合与应用,结合设计实例将设计理论、结构设计、轴承配置等课程中的难点有机结合起来讲解,使学生既有兴趣,又容易理解,才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模式的设计,应渗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当代理念。互动教学贯穿整个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传授知识成为发现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载体。

为了适应教学课时的减少、学生人数的增加和授课内容增加的情况下,在教学手段方面应从以下方面加以更新:

(1)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充分利用自主开发的多媒体课件表现形式形象生动的特点,将各种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用兰维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的黑板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交替使用。

(2)为了配合理论教学,机械零件陈列室和各种动态演示模型及轴系装配模型全天为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随时观看。

(3)建立了创新实验室。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新设计,进一步巩固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有条件的可以在《机械设计》课程中采取了双语教学,教材采用原版外文教材,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本课程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5)开发《机械设计》课程的网络课件、《机械设计》多媒体课件、《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CAI课件并将这些课件安装在机房和网上,学生在该课件的指导下进行自学。

(6)带领学生经常到工厂实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加工方法,以便学生设计出较好的符合加工流程的设计。

2 积极开展机械创新设计活动,培养深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以“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实践基地建设”和由教9币指导的学生为主体的“机械设计创新协会”为平台,结合每两年一次的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主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发明、绘图设计、加工制作,物理样机装配、调试到参赛一个完整过程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了开发一个新产品的全过程。在第二届和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我校共有8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四项。获奖作品中的“双吊篮高层建筑火灾逃生装置”、“多功能射流泵风力灭火机”、“语音及铃声双功能地震报警装置”、“学生用抗震避险课桌”4件作品分别申请了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液压阻尼式高楼逃生装置?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目前申请的全部专利都已经授权。

3 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工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取舍,突出机械零部件设计的主线,以参数设计、结构设计、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为重点,强调机械设计的共性规律。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改变考核方法,加强平时学习的考核。开发的《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多媒体课件将各种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用三维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对各章节的重点内容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利用视频展示机械零件的加工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机械设计》课程的网络课件、《机械设计》多媒体课件、《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CAI课件、每个章节的思考题等教学文件均已在机械设计校精品课程网站上运行,可供学生自学。

4 加强实践课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机械设计》实践课是本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和课程设计三项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始终注意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结构课的内容。如:联接、传动、轴系、联轴器等章节各上一次结构课,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并掌握这些零件的结构特点、在设计中能设计出正确合理的结构。同时还增加了课程大作业的次数,由原来只做轴系大作业,又增加了螺旋传动大作业。在做轴系大作业前,安排学生在模型室进行典型轴系结构的装拆,使学生真正了解轴的支承型式和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方法,为课程设计打好基础。

在实验课的教学中,近几年来我们先后申请了三次校级重点课程建设,建立了机械零件陈列室、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陈列室,现有各种展示柜20余个,零部件500余件,购买了多台带传动试验机和齿轮效率实验台。基本上覆盖了联接、机械传动、支承、轴系等零部件,在实验中着重从实验内容、组织形式及指导方法加以改进,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测试手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能力,同时加大实验室开放的力度,保证学生可以随时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和其它的科学研究。

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中,配备了各种类型的减速器20余台供学生做减速器装拆实验。自己动手绘制了近40副图纸展示了课程设计全过程,列举了历届学生在设计各个阶段常出现的一些错误,提醒学生在设计中注意。开发了受到校内外同行专家一致好评和学生欢迎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CAI课件。该课件分三个阶段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布置,使学生全面了解各个阶段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步骤和设计方法。学生也可以上机通过本课件对课程设计进行自学,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指导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要求学生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设计过程和方法,所以在指导中决不当学生的活字典,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指导方式,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同时对课程设计答辩进行了改革,由以前单纯的口试答辩改变为采用上机答辩和口试相结合的办法。由于我们在开发课件时,编写了大量的答辩题,而且采取了学生输入学号后,计算机随机出题方式。以前一个班级收图答辩需要一天半的时间,所提的问题难免重复,前后答辩的同学之间会交流题目和答辩情况,而现在统一时间答辩,每个班级仅需半小时,教师再用半天时间针对每个学生的设计图纸和说明书中存在的问题提2~3个问题进行口试,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也更好地保证了成绩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推荐访问: 教学模式 机械设计 培养目标 构建 力为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