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具有医疗、保健、防病和促生长作用的药物,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中,并对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然而,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部分畜禽养殖者将抗生素作为一种万能药,盲目的大剂量添加,由此产生了许多危害。系统阐述了滥用抗生素对环境、畜禽及人体的危害,并总结了如何在实际生产中科学使用抗生素,以期为人们在畜牧生产中正确认识并使用抗生素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 抗生素;畜禽生产;环境;人体健康;危害;科学使用
中图分类号 S851.3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9-128-03
抗生素是一类由高等动植物或微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等)产生的具有抗菌、抗病毒及其他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能够干扰其他生物细胞发育[1]。1929年人们首次发现青霉素,并于1941年将其应用于临床,抗生素使人类的平均寿命至少延长了10年,这使得它成为了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2]。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抗生素开始并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其明显的医疗、保健和促生长作用对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有益的影响。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抗生素对人类的危害日益明确,禁用抗生素的呼声也越来越多。目前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畜牧业生产环境条件差、生产水平低,而抗生素对养殖业的促进作用显著,这使得我国短期内禁用抗生素变得不现实。因此,要深刻认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进而采取多种措施将其危害降到最低,以达到经济效益和安全健康的双重保障。
1 畜禽养殖中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有关调查统计数据,我国每年有近6 000 t 抗生素作为兽用[3]。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抗生素都用于患病动物的治疗,其中绝大部分用于预防传染和继发性传染病的发生,以期在减少疾病和促进生长方面发挥作用。但是,由于人们认识的模糊,抗生素滥用现象十分严重。
1.1 盲目添加,浪费严重 在畜禽养殖生产中,养殖户将抗生素当做万能药,不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无论是条件病原菌还是非条件病原菌感染,无论常见病还是罕见病,没有针对性地滥用抗生素,这样不仅没有解决疫病问题,而且造成了药物浪费。
1.2 单一用药,不换品种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不管何种情况,都不更换抗生素品种。这导致某些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使抗生素作用减弱甚至失效。由此产生的药物残留对人体和环境都产生了危害。
1.3 剂量不准确、质量低劣,从而造成动物中毒或无效投入 在进行抗生素选购时,不能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导致其使用效果不一,而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又具有随意性,不按照计量标准,或混合不匀,这都非常容易导致动物食用中毒或无效。
2 滥用抗生素产生的危害
2.1 长期滥用抗生素,危害动物健康 ①在动物生产过程中,人们经常使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这使得某些菌群变成耐药菌株,而这些耐药菌株又可能将耐药因子传递给其他细菌,形成新的耐药菌,这样出现了疾病的非典型化和混合感染,增加了治疗难度。对1991年和1985年的流行菌株进行分离,发现它们对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的耐药性分别提高100%、85%和50.8%,并且80%的菌株对3种以上的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4]。研究表明,自1990年以来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超过95%的抗生素丧失敏感性,耐药基因多于17种[5]。②虽然每种抗生素都有自己的抗菌谱系,但是它们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会对有益菌的生长产生影响。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降低其先天免疫力,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症。研究发现,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引起体内B族和K族维生素的缺乏,还能引发急性出血性肠炎或真菌感染等菌群失调症[2]。在畜禽养殖业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过去较少发生或并不严重的细菌病,近年来发生越来越频繁,已成为畜禽主要传染病,这与抗生素的滥用关系密切[6]。③长期滥用抗生素会降低动物免疫机能和抗病力,并产生多种不良反应,有些甚至是致命的。长期滥用微生素,可使血小板或白细胞减少、免疫性血小板功能不全;还会引起肺部、胃肠道、肝脏等病变,还可能引发代谢异常等其他不良反应[7]。
2.2 抗生素在畜产品中的残留,危害人体健康 饲料中过量添加抗生素,其在被动物吸收的同时,会在机体内残留,尤以肝脏内居多。这些含有抗生素的畜产品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人们长期食用“有抗食品”,身体的耐药性会不断增加,一旦生病就有可能出现无药可治的现象。长期服用抗生素对人的肝、肾、听力等产生危害,还可能产生过敏性或毒性反应。研究表明,每种抗生素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青霉素、四环素等具有抗原性,会引起过敏反应;氯霉素会损伤人体的肝脏和脊髓造血机能;林可霉素、红霉素、强力霉素能引起腹痛、厌食、呕吐、恶心等胃肠道反应;链霉素和卡那霉素可引起耳聋、耳鸣、眩晕;链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可抑制免疫功能[6,8]。与显性伤害相比,抗生素滥用所引发的隐形伤害更为惊人,许多病人因服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这极大影响了病重时的治疗效果。20世纪80年代,环丙沙星作为抗菌药应用于临床时,被证明是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的药品,而目前对 60%的病人已失去作用。二战时期,青霉素挽救了无数伤员的性命,而它的用量只有几十到100单位,现在同样的病情,几百单位的青霉素效果甚微。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将近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抗生素的滥用[9]。目前,全世界由感染而导致的疾病中呼吸道疾病、感染性腹泻、艾滋病、麻疹、结核病超过 85%,而引发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对一线抗生素几乎产生 100%的耐药性[10]。一些医学人士担心一旦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赶不上病菌耐药性的“进化”,人们又将回到抗生素发现前的黑暗日子[11]。
2.3 抗生素排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动物体内的抗生素不能全部消化吸收,一些随粪尿等排泄物排放到外界环境中,如果这些粪尿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直接作为肥料施入农田,或者流入水体,这抗生素会随着水分蒸发和溶解物质进入大气,这都会造成环境中抗生素的含量过高。环境对抗生素具有一定的自净化能力,然而如果抗生素含量超过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就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破坏生态平衡。研究表明,在对美国30个州的139条河流进行检测,结果检测到包括医药、农药、兽药、激素等 95种有机污染物[12]。在德国等国家的农田土壤、城市废水、甚至饮用水中检测到一定浓度的抗生素存在[13-14]。这些排放到环境中的抗生素会对环境微生物、水生生物、昆虫和植物产生影响:抗生素大多是抗微生物药物,它能直接抑制或杀死一些微生物,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组成,进而影响土壤肥力[15];水蚤和鱼对内酯类药物敏感,蓝绿藻细菌对许多抗生素敏感,如土霉素、阿莫西林、青霉素等的EC50值低于100 μg/L[16],并对鱼的免疫机能、酶活性和胚胎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抗生素随粪便、污水施入农田,会影响植物生长。研究发现,300~900 mg/L的磺胺地索辛能显著抑制车前草、玉米等作物的生长,而磺胺地索辛在腐殖质少的土壤中更多富集[17]。
3 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中的科学使用
3.1 抓好源头,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要解决养殖业的抗生素滥用现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兽药质量标准》和《兽药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标准,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还有待进一步修订完善。法律制度提出后,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如成立高于单一部门的抗菌药物管理委员会,能够协调卫生、农业、药监等工作部门的关系,联合执法。
3.2 加强对养殖生产者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其对食品方面的安全意识 养殖者是抗生素的直接使用者,若要禁止抗生素的滥用,需要加强对生产者的安全教育工作,进行合适引导,将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到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宣传广播、网络、电视等手段将国家相关政策标准、处罚措施推行到养殖户中,使其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另外,还可以组织兽医科研人员举办安全讲座、养殖培训,让生产者进行健康养殖。
3.3 合理用药,科学使用抗生素 科研人员应注意细菌的耐药性,对病原菌进行耐药性测定,为临床选用正确的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临床用药时,要制定合理方案,准确确定用药剂量、给药途径和用药间隔,尽量避免抗生素的滥用现象[18]。
3.4 通过科学研究,开发抗生素替代产品 人们滥用抗生素,究其原因是使用抗生素能够增加机体性能,提高生产性能效果显著。因此,可以从此入手,寻找一些安全、绿色无污染的抗生素替代品。①近年来人们对中草药添加剂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在猪、鸡、鼠等动物上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发现,中草药添加剂对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免疫性能、抗应激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19-21]。②微生态制剂是指将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包括益生元、益生素、合生元。它们能够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22]、产生多种有益产物提高消化酶活性、产生多种营养物质进而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增强机体免疫防止多种疾病[23]。③20世纪60年代就有将酸化剂应用饲料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复合酸化剂被开发,并表现出较大优势。酸化剂能降低胃肠道pH,减少过胃病原微生物数量,促进营养物质消化[24]。④抗菌肽又称为抗微生物肽,它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重要的天然免疫防御系统,被称为“第二防御体系”[25],按来源可将其分为植物抗菌肽、蛙类抗菌肽、昆虫抗菌肽、细菌抗菌肽、鱼类抗菌肽、哺乳动物抗菌肽[26],它们不会诱导产生抗药菌株,具有传统抗生素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有希望成为新一代抗菌剂[27]。⑤酶制剂是指经特定生产工艺加工得到的单一或混合酶产品。饲料中添加酶制剂能够显著提高畜禽生长发育速度,并具有良好的防病能力[28]。就世界范围而言,目前已发现1 700多种酶,生产用酶400多种,饲用酶也超过20种[29]。目前,饲料用酶是世界酶工业中势头最劲、增长最快的一部分[30]。上述这些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发现为寻找抗生素替代品奠定了基础。
4 小结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追求高额的经济利益,在安全、环保方面的意识却相对薄弱,这也是抗生素滥用现象十分猖獗的重要原因。因此,正确认识抗生素的使用现状,了解抗生素的危害,学习抗生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变得十分必要。该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在养殖生产中科学使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郭慧玲.浅谈抗生素合理利用[J].北方药学,2013(2):65-66.
[2] 姜龙华,姜燕军.从伦理学角度剖析中国滥用抗生素危害的质性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0(15):69-70.
[3] ZHAO L,HUA D,WANG H.Residues of veterinary antibiotics in manures from feedlot livestock in eight provinces of China[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0,408(5): 1069-1075.
[4] 范石军.饲料中滥用抗生素危害多多[J].河北畜牧兽医,2002(8):36.
[5] 李水权,周建业,黄其敏,等.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及科学应用[J].中国畜禽种业,2014,10(11):31-32.
[6] 向双云.养殖场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与防治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14(1):55-57.
[7] 王继成.抗生素滥用的根源、危害及合理使用的策略[J].医院管理论坛,2007(1):23-27.
[8] 李晓平,邵宏.抗生素滥用现象剖析与建议[J].医学与哲学,2005,26(12):20-24.
[9] 梁奕宏,柳红.滥用抗生素——导致疾病和死亡的社会问题[J].中国检验检疫,2004(10):59-60.
[10] 何新华,李春盛.抗生素滥用及其不良反应[J].中国临床医生,2005,33(2):11-12.
[11] 周广芬.抗生素的合理使用[J].齐鲁药事,2005,24(2):119-120.
[12] KOLPIN D W,FURLONG E T,MEYER M T,et al.Pharmaceuticals,hormones,and other organic wastewater contaminants in U.S.streams,1999-2000:National reconnaissance[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2,36(6):1202-1211.
[13] MEYER M T,BUMGARNER J E,VARNS J L,et al.Use of radioimmunoassay as a screen for antibiotics in confined animal feeding operations and confirmation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0,248:181-187.
[14] FRICK E A,HENDERSON A K,MOLL D M,et al.Presence of pharmaceuticals in wastewater effluent and drinking water,Metropolitan Atlanta,Georgia,July-September 1999[C]//Proceedings of the 2001 Georgia Water Resources Conference,Athens,GA; Carl Vinson Institute of Government.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2001:282-286.
[15] 王冉,刘铁铮,王恬.抗生素在环境中的转归及其生态毒性[J].生态学报,2006,26(1):265-270.
[16] HOLTEN LTZHFT H C,HALLING-SRENSEN B,JRGENSEN S E.Algal toxicity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applied in Danish fish farming[J].Arch Environ Contami Toxicol,1999,36:1-6.
[17] MIGLIORE L,CIVITAREALE C,COZZOLINO S.Laboratory models to evaluate phytotoxicity of sulphadimethoxine on terrestrial plants[J].Chemosphere,1998,37:2957-2961.
[18] 王东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及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J].当代医药论丛,2014(2):295-296.
[19] 丁月云,张陈华,芦亮,等.中草药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腹泻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3):159-163.
[20] 陈会良,蔡汉乔.中草药添加剂对肉鸡抗氧化能力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6(3):17-18.
[21] 张鑫,王爱国,傅金恋.中草药添加剂对断奶前仔猪黄白痢的防治及增重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08,44(9):52-54.
[22] 胡东兴,潘康成.微生态制剂及其作用机理[J].中国饲料,2001,1(3):14-16.
[23] 张利环,张春善.抗生素替代品及其应用[J].饲料博览,2004(5):39-41.
[24] PARTANEN K.Organic acids-their efficacy and modes of action in pigs[M].//PIVA A,BACH KNUDSEN K E,LINDBERG J E.Gut environment of pigs.Nottingham,UK:Nottingham University Press,2001:201-218.
[25] 韩文瑜,孙长江.抗菌肽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兽药杂志,2009,43(10):11-19.
[26] 柴晓杰,王丕武,徐雅维,等.抗菌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中国饲料,2005(4):15-17.
[27] 温刘发,何丹林,张常明,等.抗菌肽酵母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前景[J].中国饲料,2001(23):22-23.
[28] 杜银峰,宦海琳,闫俊书,等.几种抗生素替代产品对肉鸡生长性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5):161-165.
[29] 石现瑞,高峰.抗生素添加剂的负面效应及其替代品的研究[J].饲料博览,2000(3):24-26.
[30] 杨培龙,姚斌.饲料用酶制剂的研究进展与趋势[J].生物工程学报,2009(12):1844-1851.
推荐访问: 抗生素 畜禽 危害 科学 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