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剑,龙

剑,龙

时间:2022-03-04 09:55:39 来源:网友投稿

侏罗纪被称为恐龙的时代,恐龙经过三叠纪的萌发繁荣起来,许多巨型恐龙出现了。相比刚刚过去的三叠纪,侏罗纪的气候更加温暖湿润,对于生命的繁衍就像天堂一般。在距今1亿5000万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北美洲中西部的海洋已经退去,广袤的陆地显露出来,中部大平原覆盖着绿色的植物。曾经游弋着肖尼鱼龙的海洋,今天成了巨型蜥脚类恐龙漫游的陆地,而外形奇特的剑龙就生活在这里。

雨后的空气很清新,水珠不断从枝叶上落下,这个季节的怀俄明州总是不缺乏雨水。雨水汇入森林中一条蜿蜒的小溪,向平原方向流去。一只高大的剑龙沿着小溪来到森林深处,这里有丰富的食物,足够它填饱肚子。剑龙是非常奇特的动物,它的脑袋很小,身体和四肢却很粗壮,在它们的背上长着两排菱形的大骨板,尾巴末端长有四根尖尖的骨刺。

小溪两边刚刚长出的蕨类植物是剑龙最喜欢的食物之一,它们可以沿着水流前进,慢慢享用可口的食物。不过剑龙并不知道,作为森林的主要水源之一,这条小溪不但会吸引植食性恐龙,还会引来凶猛的肉食性恐龙。森林空间狭窄,影响了大型恐龙的活动,同时又为肉食性恐龙发起突袭创造了条件。

一只成年异特龙循着剑龙发出的声音来到小溪旁边,它透过树木枝叶间的缝隙,盯着剑龙的一举一动。剑龙对于离自己不远的异特龙毫无察觉,就连它敏锐的嗅觉,也因为雨后空气中充斥的泥土和植物气味而失效了。剑龙在悠闲地啃食着植物,而异特龙已经做好了进攻的准备,它轻轻地迈步向前走去,绕到了剑龙的侧后方。现在它们的距离只有十几米,因为树木的遮挡,剑龙依然没有察觉即将来临的危险。异特龙压低了身子,手上的弯爪在胸前微微晃动,嘴中匕首状的牙齿发出寒光,进攻马上就要开始了。

就在剑龙大口咬下一片蕨叶的瞬间,异特龙突然从它的身后冲了出来。异特龙挥舞着爪子,在剑龙背上留下了几道伤口,然后在剑龙的后腿上狠狠的咬了一口。剑龙惊叫着扭动身体,试图用尾巴上的骨刺去击打来犯的异特龙。可经验丰富的异特龙已经猜到了剑龙下一步的动作,它在攻击得手后敏捷地跳到一旁,躲过了剑龙那致命骨刺的攻击。

现在剑龙看清楚了异特龙的真面目,背上的疼痛反而让它异常清醒,只见它把巨大的身体横在那里,带着尖刺的尾巴不断地晃来晃去。剑龙怒吼着,然后向骨板表面的毛细血管中充血,很快,那些骨板就变成了显眼的红色,这是危险的信号。异特龙用舌头舔着嘴角的鲜血,它再次向剑龙靠近,试图再一次发动攻击。不过很快异特龙就发现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森林里狭小的空间不但影响了剑龙,也影响了自己,它很难绕到剑龙的身后去。

异特龙决定冒险一搏,它拉近了与剑龙的距离,双眼一刻不离那四根骨刺。异特龙左右晃动着身体,想要迷惑剑龙,让对方搞不清楚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眼看对方似乎已经被自己迷惑了,异特龙突然张开血盆大口朝剑龙的脑袋扑去。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状态的剑龙立即做出了反应,它以后腿为支点,前半身向后退去,后半身从异特龙背后压了上来,其中就有那四根长在尾巴上的骨刺。

在空中高速飞行的骨刺划破了异特龙尾巴根上的皮肤,刺伤了它的肌肉,顿时鲜血滴落到清澈的溪水中。尾巴的刺痛惊到了异特龙,它就像触电了一样跳了起来。异特龙嚎叫着退到了剑龙骨刺的攻击距离之外,这下它尝到了剑龙的厉害。受伤的异特龙最终退缩了,它很快消失在森林中,留下竖着红色骨板的剑龙独自站在溪流中。

背上长有骨板的剑龙

剑龙的学名“Stegosaurus”,意思是“有屋顶的蜥蜴”。剑龙属下有三个种:模式种装甲剑龙(Stegosaurus armatus)、狭脸剑龙(Stegosaurus stenops)和长刺剑龙(Stegosaurus longispinus),本文中出现的正是模式种装甲剑龙。剑龙的身材高大,体长7~9米,算上骨板的话,身高3.5米,体重2.5~6吨,是剑龙科中最大的成员。130年来,古生物学家在北美洲发现了80多具剑龙化石,使它成为我们了解最多的恐龙之一。

剑龙身上的结构赋予了它非常强大的防御力,在它细细的脖子下面,长有一排由细小骨片组成的装甲板,可以保护它的要害部位—咽喉;在它的背上长有两排巨大的骨板,无论骨板具体的作用是什么,它都保护了容易受攻击的背部;它尾巴末端的四根骨刺,保护了它的尾巴和后肢部分。虽然披甲带刺的剑龙仍然有它的弱点,但是在侏罗纪的恐龙中,它的防御结构却是出类拔萃的。

剑龙身上最为特别的结构是它那巨大的骨板,长期以来,对于骨板作用的解释众说纷纭,其中以调节体温说、防御说、装饰隐蔽说和身份识别说最为流行。温度调节说认为,剑龙的骨板是身体的“散热器”,它表面密布的毛细血管可以很好地散发身体中多余的热量,这是长期以来关于剑龙骨板作用最主流的解释;防御说认为,剑龙背上的骨板从头部后方一只延伸至尾部尖刺之前,保护了几乎整个背部;装饰隐蔽说认为,剑龙的骨板是“装饰物”,具有鲜艳的颜色,就好像孔雀的尾羽一样;身份识别说认为,每一只剑龙的骨板外形和排列都是有差异的,剑龙可以通过这些细节辨认出对方,这些骨板就好像是顶在背上的身份证一样。关于剑龙骨板真正的作用我们还不能确定,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古生物学家必将揭开其中的奥秘。

剑龙的世界

剑龙生存于距今1亿5500万年前至1亿4500万年前的晚侏罗纪的北美洲,当时正处于中生代的中期。剑龙生活的区域是现在美国的中西部,化石主要来自怀俄明州和科罗拉多州。1982年,科罗拉多州宣布剑龙成为该州的“州恐龙”。

剑龙生活的晚侏罗纪既是中生代的黄金时期,也是恐龙的黄金时期,全球气候温暖湿润。当时各大陆板块已经开始分裂,曾经的盘古大陆也变了摸样,在它中间诞生了未来的大西洋。剑龙生活的北美洲与南面的南美洲和非洲、东面的欧洲分离,在中部形成广阔的平原地形。当时北美洲降水是季节性集中分布的,具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地面上生长着由高大裸子植物构成的森林。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恐龙的体型变得越来越大,与剑龙生活在一起的恐龙许多都是大名鼎鼎的巨人,包括蛮龙、异特龙、角鼻龙、腕龙、梁龙、迷惑龙,等等。

侏罗纪被称为“巨龙时代”,不过之后的白垩纪诞生了更多体型更为巨大的恐龙,其中既有肉食性恐龙,也有植食性恐龙,它们将继续统治地球直到中生代结束。现在恐龙才刚刚进入繁荣期,它们的辉煌还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推荐访问: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