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藏鉴有约等

藏鉴有约等

时间:2022-03-04 09:57:13 来源:网友投稿

栏目主持:耕生 工具书籍千篇一律,各类藏品千奇百怪。按图索骥多入惘途,藏鉴有约力求除弊。专家点评:本刊专家委员会 (本栏目鉴定结论根据照片得出,仅供参考,每鉴一物,索酬百元。)藏品:“淳化元宝”佛像钱鉴评:王蔚华

藏者持“淳化元宝”佛像钱求鉴。此钱直径2.3厘米,穿径0.4厘米,正面铸“淳化元宝”钱文,背面铸浮雕佛像。通观此钱,锈色一致,没有深入胎骨,浮在表面,磨亮处露出黄色铜质,撂到地上发出的声音响亮。再观钱文,文字毫无精神可言,笔划粗糙,尤其是“化”宇软弱无力,“寶”字中的“王”、“尔”交代不清楚。背面的佛像更是模糊不清,不辨其详。我们再来看一下真品,此钱1993年出土于山西五台山,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直径2.4厘米,孔径0.46厘米,重12克,金质,成色90%。北宋皇室为供奉五台山佛寺而特制的供养钱,背面浮铸佛像,韦驮手持法器,站立于莲花座,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莲花,身后有背光,佛像的五官、服饰、莲座等錾刻精细,背郭上砸印“二”字,似为纪年标记,均清晰可辨。古人对佛有特殊的情结,把希望、美好,理想都集中地寄托在她身上,帮人渡脱到幸福的彼岸,所以在制作那种平和、崇敬、惶恐和取得心灵的满足与神的恩宠的心态是今人不能体味到的。藏者所持的这枚钱,背面佛像模糊不清,毫无神态,铸出后未经修饰、錾刻,只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据此种种便可知为新近赝品。藏品:青绿山水纹盖盘鉴评:王蔚华

藏者持青绿山水纹盖盘,不知年代为何,希望本刊专家予以鉴明。此盘通高9.2厘米,盖径17.2厘米,高5.2厘米,盘径19.2厘米,高4.3厘米,盘撇折口,深腹,圈足,胎白净质坚。器上绘青绿山水图,盘盖、底均书“江西瓷业公司”六字三行红彩款。

鉴定此器要掌握两个最基本的知识点:一为“青绿山水瓷画”,二为“江西瓷业公司”。青绿山水瓷画,源于国画中的青绿山水,它是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与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皴笔,着色浓重;后者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青绿山水瓷画,以青和绿彩为主色,间缀桃红,画面清丽明艳。擅长此法者有金绍斋、汪友棠、闵丹臣等人。江西景德镇瓷器公司于宣统二年(1910年)正式成立,此前颇费周折。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江西巡抚/阿逢时向清政府建议“振兴工艺,而保利权”,抵制洋瓷内地倾销,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两江总督端方奏改卤办,到宣统元年(1909年)三月,清政府农工商部核准立案,历时达七年有余。其性质为官商合办,由张季直等认私股,官股则由冀、鄂、苏、皖、赣五省协款。此时主持创办公司工作的是祁门贡生康特璋(康达),公司在鄱阳设本厂,景德镇设分厂,初创阶段,窑业一度繁荣,不久辛亥革命爆发,受兵事影响,改为局部经营。署“江西瓷业公司”款的瓷器,出产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

再观器物所绘之图,盘盖:岸处高山峻岭,陡崖下有一小屋,突显山势高大险峻,石间杂草丛生,树木茂盛,江面孤帆远影,对岸青山座座;盘上所绘“携琴访友图”,连绵起伏的群山流出一泓溪水,此处采用留白手法,近处几个石头点缀,随后留白逐渐加大,似水面无限宽广。平静的水溪旁—执杖老者在前,携琴童子随后,循径而行,这条小路掩隐在群山绿树之中,彷佛不一会儿这二人就会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中,不由得你也想随着他俩去踏寻属于自己的那一块儿心灵净土。这也是文人画中的含蓄表达,不直白,一个本民族传统“示美”的传达。章法、布局、构图只占盘身一半,随着圆形器表的展开,共鸣起观者无限的遐想。

此器胎体轻薄,釉面光润,画面精细,不失为一件民国瓷器中的佳品。据古玩行中的老人回忆:官商合股的“江西瓷业公司”设备和技术非常强,在晚清御窑厂撒摊子后,又重金聘来御窑厂中造型、上釉、绘画、填彩、焙烧之名匠进行生产。使我们不难想象,底书“江西瓷业公司”六字三行红彩款盖盘精美的原因。

藏品:朱砂墨

鉴评:王蔚华

藏者持一块长方形朱砂墨求鉴。此墨为深红色,长6.1厘米,宽1.3厘米,厚0.9厘米,一面阳文“徽州胡开文特制”,另一面阴文“朱砂墨”。

墨是古人书写时必不可缺的用品,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吏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遣痕。文献汜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也均曾用墨。经过这段漫长的历程,至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墨品。这种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采用模制,墨质坚实。据东汉应劭《汉宫仪》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腧麋大墨一枚,腧麋小墨—枚。”腧麇在今陕西省千阳县,靠近终南山,其山古松甚多,用来烧制成墨的烟料,极为有名。后世因腧麋产墨上佳,故往往在所制的墨品上冠以“古脯麇”名称或图案,以示夸耀。

此墨为“胡开文”家所制,胡开文,原名胡正,别名“天柱”。嘉庆、道光以后,在另三家(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墨业逐步衰微之际,胡氏墨业却脱颖而出、一枝独秀。由于其在制造高级墨的同时,又注重普通墨的生产,薄利多销,广为宣传,故胡氏暴很快形成独霸全国的局面。名墨有“骊龙珠”、“古腧麋”、“千秋光”等。以自家老法制作者,常有“苍培室”墨款。所制集锦墨长期被充作贡品。1915年,胡氏“地球墨”在巴拿马博览会获得金奖。

此墨手感较沉,发色深红,当为清代晚期之物,作为一种消耗品,能完好如初的保存至今,应当十分珍贵。

藏品:玉锁

鉴评:王蔚华

藏者持一玉锁求鉴。此玉呈青黄色,长7.2厘米,宽5厘米,厚o.6厘米。锁边刻两条向背的夔龙纹,中部主体纹饰刻鱼和莲花,鱼眼为小钻眼,躬背,鳍直立,尾翻卷,莲花盛开,中有花蕊,整件器采用镂空、偏刀、直刀、钻眼等雕刻技法。

此玉锁为长命锁,是颈饰的一种。古称“长命索”、“长命缕”、“百索”。《事物纪原》引《风土记》曰:“荆楚人端午日以五彩丝系臂,辟兵鬼气,一名长命缕,今百索是也。”《西湖老人繁胜录》:“端午节,扑卖诸般百索,小儿荷戴,系头子;或用彩线结,或用珠儿结。”《留青口札》:“小儿周岁,项带五色彩丝绳,名曰百索。”最初用五彩丝线,在五月端午系在手臂上,以后变成“珠儿”结,到明代,小儿周岁时,已作颈饰挂于颈间。在封建社会的晚期,“长命锁”为幼儿最普遍的颈饰。以坠饰物为重点,或系以丝带,或系以链条。坠饰物有的做成锁状,有的做成如意形,中间錾刻有“长命富贵”等吉祥文字。亦见有做成浮雕“麒麟送子”等图案的。质地以银、玉为多。

观此玉锁,刻鱼、荷花图案,鱼谐“余”音,莲花寓意“连(莲)年有余(鱼)”,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雕刻刀法细密、有力、流畅,形态生动。玉质为岫玉,据此可断定年代为清末民初。

藏界资讯

景德镇千年华诞陶瓷展亮精品

推荐访问: 有约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