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念念故乡

念念故乡

时间:2022-03-04 10:04:45 来源:网友投稿

雁鹅,天空里羽翅伸展的美丽

我十五岁那年,离开我的出生地会泽铅锌矿往曲靖读高中。

1982年我读高二,那年的寒假回家过年,我在阳台上发现了捆扎成一撮的灰色鸟毛,因为那鸟毛不像平时山民打来卖的野鸡毛。

我好奇地问我爹:“我爹,这是什么鸟的毛?”

爹说:“雁鹅毛。月前我在街上花两块钱买了一只大雁鹅。雁鹅的肉其实一点不好吃,煮不烂嚼不动,肉质柴得狠,味发酸,吃不成。我让你妈腌一块留给你放假回来吃,她背着我把剩下的肉全丢了。”

我以为爹说的雁鹅是那种秋天从北方飞来南方过冬的鸿雁或者是天鹅一类的鸟便跟爹开玩笑:“那不是赖哈蟆吃着天鹅肉了?”!

谁知道呢,多年后,我才知道家人吃的是世界珍稀鸟类黑颈鹤的肉。

离我家三四十里远的西边山那头有一个叫长海子的高原湖泊。有一天,长海子忽然被核定为黑颈鹤的特有栖息地。

当地人一直都把黑颈鹤称作“雁鹅”的。

黑颈鹤是一种特别珍稀的鸟类,生活在高海拔地区,据说全球仅有两三千只,每年的秋冬季它们都从青海迁徙到云南的一些高原湖泊来过冬,昭通的大山包,曲靖会泽的大桥乡水库(现称念湖)、长海子,滇西北丽江的拉什海都有它们的影子。县上乡里经过反复的宣传,告诉长海子附近栖居的山民雁鹅就是黑颈鹤。黑颈鹤数量很稀少的概念渐渐为当地人所熟知接受。后来擅自捕猎者施以重罚,情节严重者逮捕法办。

长海子的黑颈鹤被专人看护起来了,它们甚至每年都吃上了国家专门划拨的口粮。每天都有专人给它们投喂苞谷等粮食,再也没有人敢捕猎雁鹅了,当地农村的小学生都被教育成了环保卫士,从他们开始,当地人也不再称黑颈鹤为“雁鹅”了。

每年秋冬关于黑颈鹤的消息见诸报端时,我都忍不住讽刺我爹两句:“什么都敢乱吃,竟然吃了黑颈鹤的肉!这事最好悄悄的莫让别人知道,怪羞人的。”

我爹就忙申辩:“不知不为过,以前不晓得那是保护动物嘛,当年那个卖黑颈鹤的农民好可怜,我中午下班回家在小街上就看见那只大鸟了,它是翅膀受了伤,很多人看热闹,那农民开口要八块钱,有人给他六块钱他没卖。等我下午下班回来,那农民只开口要四块钱了,我一还价,两块钱就买下来了。当时那大鸟恹恹的站都站不住了,爬在地上快死了,它一死便一文钱不值只能扔掉,两块钱够那个农民称十一二斤盐巴了!山民背一篓松球来卖也只是赚个两三角钱,那时一斤盐巴就一角七分钱呀!”

我爹讲述的那种生活的艰难我后来在昭通作家夏天敏写的小说里再次读到,那篇小说的名字我记不清了,但有个故事情节还记得:一个农妇为了让她的孩子填饱肚子竟然去偷上级划拨到村里来的黑颈鹤的口粮,那伤感的故事让人嗓子眼发哽。

黑颈鹤栖息的那块土地我很熟悉,自然条件差、气温低,当地农民无论怎样辛苦劳作也是广种薄收,高寒山区的土地能生长出来的只是蔓菁、苦荞麦、洋芋、苞谷。黑颈鹤落脚的地方其实都不太适合人类居住。

我后来发现生命之间,比如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人与树之间,树与树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有时是一种依存有时又会彼此排斥,最后生命之间、生命与物之间,统一在时间和空间关系的牵制和框架里,形成一个相互妥协的平衡。

黑颈鹤出没的地方总是有一种在水一方的凄美感。也许,关于黑颈鹤我的思絮飘得远了点,我其实更多地想到那些大鸟在风中的舞姿、水边的倩影、天空里羽翅伸展开时的美丽……

我想起它们“咕嘎”、“咕嘎”的叫声,便想起“风声鹤唳”一词营造的惊慌……

就在一去不复返的年代里,我在紧张中长大了,如草木打花苞,舒展,开开。

念湖,念念一刹那

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

一念起,天涯咫尺;一念灭,咫尺天涯。

“念”,深情的一个字,“念念”,梵语智慧里的“刹那”。

念湖,这名取得好听,它直接改变了一方水土上那些人那些候鸟的命运。

念湖是现在对这片水域的称呼,原本它不叫念湖。大跃进时代修的“跃进水库”给它戳了一个过往时代的烙印,但今天这烙印消失了,有谁还会叫它“跃进水库”呢?

念湖忽然因为名称的改变,随着越来越多驴友的到来,在这样一个网络的时代,开始它的名声远播。

在外地工作生活的老会泽人忽然看见爱好摄影的驴友发的文图都很讶异地问:会泽有这样一个地方?那么多种类的候鸟一到冬天便飞来,这个水汽氤氲神秘梦幻的仙境在哪里?它叫念湖?

没人相信它就在滇东北曲靖市会泽县的高寒山区。首次听说“念湖”并从图片上看见它的美丽景色时,我心下有点自责,十多年来在一本彩版杂志供职,从编辑做到主编,为何就不曾听说云南有这样一个地方?当知道它在会泽时我更无法原谅自己,因为我在会泽生会泽长,长到十五岁啊!

谁想得到一个相对落后偏僻的地方藏着这么个美丽的湖泊,它水色澄碧,山色空濛,秋冬季迎来北方最珍稀的大鸟黑颈鹤。它静如处子,浓妆淡抹相宜,这里的人与鸟和谐相处,天人合一之欢一直延续。

后来,我忽然间想起十多年前,我的同事云南著名摄影家任琴女士曾跟我说起的事,一个会泽大桥乡的小学老师王高祥多来来一直坚持业余时间拍攝大桥乡跃进水库的珍稀候鸟黑颈鹤。所拍的片子得到摄影家们的夸奖,某外国著名摄影器材商赞助其一套高档摄影器材,鼓励他的环保行为。后来王高祥老师拍鹤及教育当地的孩子们爱鸟护鸟的事迹被采访上了《大观周刊》。印象里王老师是在大桥乡水库边教书,他拍的片子我印象很深——农人在红土地上犁地耕作,旁边竟然有大鸟黑颈鹤怡然自得地相伴,就著刨一点地里的食吃,照片背景里有水光盈盈一片。大桥乡跃进水库会不会就是现在的“念湖”?

思维一搭链,嘿,还真就是王老师在的那个地方。跃进水库被有心人给了它一个名字,叫“念”,据说已被民间人士演绎成一段爱情故事

推荐访问: 念念 故乡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