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企业绩效评价模式探究

企业绩效评价模式探究

时间:2022-03-05 08:26:40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近几十年中国出现了大量的中小企业及企业集团,企业数目的不断增加也使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日渐加剧。各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现代管理意识和管理理念。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为企业提供客观系统的分析评价,提升企业的风险意识和成本管理观念,据此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使企业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

关键词:企业;绩效评价;发展阶段;系统模式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绩效评价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内容,伴随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于绩效评价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由众多模块构成,做好企业绩效管理,充分发挥各个功能模块的作用,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主要从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的含义入手进行分析,研究了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的发展现状,同时对绩效评价模式的发展状态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起到帮助作用。

一、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的含义

所谓企业的绩效评价,通俗来讲,就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学原理、运筹学原理及特定的指标体系,参照统一的行业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运用定量对比及定性分析,对企业在一定经营时期内的经济效益和经营者的绩效进行评价,通过相关考核程序对测评对象做出科学、公正、客观的综合评价。在这里需指出的是,我国目前企业信息管理领域中比较流行的EPR系统也同样需要企业的绩效评价,不过这里的EPR系统与本文中讲述的绩效评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ERP中采用的是企业绩效评价对其资源管理项目实施的效益进行评价,同时对企业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

当前在我国企业中实施的绩效评价体系实质上是依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采用的一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政府管理经济方式也开始朝向运用市场经济的原则而进行间接管理的方向发展,宏观调控的方式在不断转变,推进我国企业绩效评价和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现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比较重要的任务,政府现在把企业绩效评价看成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任务。我国企业绩效考核目前正逐步与经营者年薪制、股票股权等收入分配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相互结合。本文认为,在企业绩效评价模式中,评价系统的模式更加科学和合理。

二、我国企业绩效评价的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的绩效评价一直都以净利润指标为主要指标,在这一评价模式指标的基础上,结合运筹学、统计学、分析学等进行指标分析,进而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我国现行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企业的发展中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一)我国企业现行的绩效评价模式忽略了对股权资本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我国企业现行的会计制度只对债务资本的成本进行确认和计量,而对股权成本则进行收益分派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使得企业对外报告的净收益实际包含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股权资本成本,另一部分是真实利润。所以,这种模式下当企业对外公告的净收益为零时,报表的阅读者就认为企业所有的资本都得到了补偿。然而,实际上企业成本得到补偿的只是债务成本部分,股权资本成本并没有得到补偿,企业反映的利润也并非是真实利润。当企业的利润低于资本成本时,尽管企业依旧需要交纳所得税,但是企业并没有盈利,而是处于经济亏损状态。只有当股东资金成本像其他成本一样在企业成本中被扣除,剩余的利润才是真正的利润。我国现行的评价模式容易使企业产生幻觉,给资本使用者造成一种免费使用资本的错觉,不利于提升企业对资本的重视力度,从而使资本出现大量浪费的现象,这对于企业未来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二)我国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扭曲了会计制度下对企业净利润的确认

在我国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净利润是企业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因为利润是由企业的收入减去企业的成本得来的。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中,损益表中并没有对股权资本的成本进行考虑,在这种模式下,股权资本的使用价值则被隐匿了,貌似资本的使用是免费的。因此,企业会计报表的净利润作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就扭曲了企业的真实绩效。众所周知,会计收益是用来反映经营者的经营决策结果的,而经营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这种评价模式造成企业对新产品的开发、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而盲目地以降低经营成本为主,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总而言之,企业绩效评价的主要问题是评价制度中以账面财务数据为基准制定考核标准,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绩效评价结果的片面性,对经营行为产生一种误导,要杜绝这种状态发生,则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符合我国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的绩效评价模式。

三、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使社会公众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的重视力度不断提升。从近几十年绩效评价模式的发展历程来看,国外经济学家对于绩效评价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绩效考核与评价的发展,国内的经济学者和管理学家在近些年才对企业绩效评价模式进行相关研究,这些研究在促进了国内企业绩效考核的应用与研究方面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一)20世纪初:企业绩效评价的成本绩效评价阶段

企业绩效在成本绩效评价这一发展阶段,绩效评价模式主要以成本为主,成本评价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传统的以本求利思想。成本绩效评价阶段的评价指标主要是指企业的成本。伴随成本会计的发展与改革,原始的单纯以计算盈利为目的的成本控制思想逐渐被提高经济效益、赚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思想取代。随着相关研究领域的深入发展,差异分析制度及标准成本制度出现了,这些制度的出现促进了成本控制的跨越式发展,企业绩效评价模式由被动的事后分析逐渐发展成为事前控制与事后控制相互结合的方式,这为后期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20世纪90年代:企业绩效评价的财务绩效评价阶段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市场自由竞争开始加剧,企业的风险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这一发展阶段,企业开始加强了风险控制意识,并且经营模式也逐渐从单一经营模式向多元化经营模式发展。这种发展的结果使市场上出现了众多企业集团及大型跨行业发展的企业,这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可能性。杜邦集团在1903年设计的以投资报酬率为主要内容的评价体系开启了企业以财务为主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全新模式。

这一阶段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分别经历了以投资报酬率和销售利润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演变过程,到了20世纪80年代,企业的绩效评价模式开始演变成为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体系为辅的绩效评价体系。

(三)目前:企业绩效评价的创新阶段

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形成使新经济时代到来了。在新的发展时代,金融工具及市场环境也相应地出现了巨大变化,全球市场乃至国内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开始加剧,面对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企业要在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就不得不把企业绩效评价与企业的远景目标与战略规划进行结合。企业为了实现未来发展目标,就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在20世纪以财务为主的绩效评价体系出现的问题开始日渐明显,导致了企业考核评价方法的失衡,并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为此,面临新的问题,制定一套全新的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并将企业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进行结合,在企业的财务状况中进行反映,就变得尤为重要。在这一阶段的创新发展就是“平衡机卡分”的出现,这在很多企业中都有应用。

综上所述,企业的绩效评价模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伴随现代企业制度的出现,绩效评价体系的创新与发展也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更加完善,在推动企业发展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在企业内部构建先进、科学的绩效评价模式,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证和支持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翟建宏.中小企业绩效考核的人性化思考[J].财会研究,2008(18).

[2]王珊.BSC、SWOT、KPI和360度考核在绩效评估中的运用比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8).

[3]陈家田. KPI绩效考核应用问题分析[J].人才开发,2008(04).

[4]何琪.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发展[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04).

(作者单位:本溪振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推荐访问: 探究 模式 绩效评价 企业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