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过分析信息化作战条件下战术机动指挥所的新发展,建立了一套新的机动指挥所生存防护效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物元综合评估等方法建立了机动指挥所生存防护效能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具体生存防护实例,给出了合理的评估结果,通过进一步对评估数据和评估结果的模糊贴近度分析,找出了影响机动指挥所生存能力的主要因素指标,对其原因进行了一些探讨,为优化机动指挥所生存防护体系提供了定量分析的依据。
关键词 机动指挥所 生存防护 效能分析 指标体系 物元综合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of Surviv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Mobile Command Post
YU Hu, MA Qianli
(College of Engineering Corps, PL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07)
AbstractThrough a research on the new features of life protection about the mobile command post, then established a new index system of mobile command post to protection to survive protection efficacy. All above research is because of the new development for mobile command post under information warfare and battlefield threats to survival. I created the protection to surv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of mobile command post based on improve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matter element and so on. In addition, I found the main factors indicators of mobile command post by specific instance of the survival protection, reasonable assessment, assessment data and analysis of fuzzy closeness degree. By exploring, I found the basis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the survival protection system for mobile command post finally.
Key wordsmobile command post; survival protection; efficiency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matter element
根据信息化作战特点及其对战术指挥所的影响,结合机动指挥所自身特点及综合评价原则,构建信息化条件下机动指挥所生存防护效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得出机动指挥所生存防护体系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1 机动指挥所生存防护体系综合效能概念
(1)定义。关于效能的定义,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WSEIAC)和国军标都有明确定义。军事运筹学中的效能是指作战行动的效能或武器系统的效能。①属于系统效能的范畴。指挥所生存防护体系综合效能是指该体系能够满足(或完成)一组特定任务要求的量度,可表达为系统的可用性、可信性和能力的函数。②
(2)系统效能评估的要求。评估应具有使用价值,这就要求评估的准则、评估的方法、评估的效能指标值要面向用途,以评估目标为导向,考虑到不同层次评估主体的不同需求。
(3)机动指挥所生存防护体系效能评估的流程。机动指挥所系统效能评估的流程可分为确定目标、制定标准、评估分析三大阶段。①确定目标。首先要明确评估对象,即在作战活动中,在影响机动指挥所生存能力方面,要明确哪些内容或环节需要评估。其次还要对机动指挥所的结构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明确评估对象所要达到的标准。②制定标准。根据评估对象的内涵和特点,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恰当地赋予每个指标相应的权值并选择适宜的评估方法。③评估分析。分析评估结果,研究指标之间及指标与总体效能之间的关系,找出系统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并为提高系统的生存能力提供对策参考。
2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机动指挥所生存防护体系效能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特殊原则③
开展机动指挥所生存防护体系效能综合评估,是一项庞大、复杂、纷繁的系统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认清机动指挥所生存效能与各构成要素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准确把握机动指挥所生存效能的特殊性和变化规律,合理确定各构成要素在机动指挥所生存效能合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机动指挥所生存效能分析指标体系应当满足:
(1)导向性原则。分析指标应针对机动指挥所生存防护特点来展开,要有助于促进机动指挥所生存效能的提高,要起到导向作用。
(2)特殊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能反映出目前的机动指挥所的生存共性。不同机动指挥所生存的内容和重点不同,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要考虑普遍适用性。
(3)代表性原则。各项指标要能代表评估目标的要求和希望。同一指标系统中各指标要能合理地反映防护效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并且指标之间要相互兼容,不能重复。
在机动指挥所生存防护效能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要注意将机动生存的关键问题反映在其指标体系之中,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应根据机动指挥所生存防护体系的具体内容来确定。实际上,建立了指标体系,也就决定了体系结构中应包含的内容及层次问题。
2.2 构建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指标确定的原则,可明确指标体系的构成及相互关系,从而可建立层次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圖1机动指挥所生存效能评价指标层次结构图
其中:D1代表整体机动;D2代表分散机动;D3代表车辆破障能力;D4代表车辆越野性能;D5代表车辆保障能力;D6代表战场工程环境信息感知能力;D7代表机动路线的实时优化能力;D8代表规避伪装能力;D9代表道路伪装能力;D10代表车辆机动伪装能力;D11代表防光学伪装能力;D12代表防红外伪装能力;D13代表防雷达伪装能力;D14代表设置假指挥所;D15代表设置假目标车辆;D16代表烟雾干扰;D17代表电子干扰;D18代表系统预警能力;D19代表机动转移能力;D20代表战场地形配置;D21代表车辆防护能力;D22代表战场抢修能力;
3 指标系数权重的确定
3.1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机动指挥所生存防护体系效能评估指标权重采用AHP法来确定。但是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④⑤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虽然层次分析法提供了将主观因素客观化的一种方法,但是在运用1-9阶标度和两两比较矩阵时,主观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而且由于指标权重的确定过程中权威人士的意见常常影响他人的意见,导致一些正确的意见不能得到发表。因此,需要对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德尔菲法的介入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能把各位专家意见的分歧点表达出来,取各家之长;将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可以满足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一致性要求。所以,本文在确定指标权重时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的实际操作步骤为:⑥
(1)将确定好的评估指标体系,交给事先选定的相关领域的专家,并用书面形式向专家介绍清楚需要决策的问题;
(2)按照层次分析法的步骤,专家依据1-9阶标度对各个层次上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将比较矩阵正规化和归一化后,得出同一层次上各个指标的相对权重(一般为通过一致性检验的结果),并作书面答复。
(3)将专家给出的权重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成表,具体方法如下:我们用表示第i个专家确定的第j个指标的权重,则第j个指标权重的平均值为: = ,若是的标准方差,则有:
= ( - )2 (a)
假定所有专家的结果服从正态分布N( , ),可以确定一个置信区间:
(b)
1 - 为置信度,z/2是标准正态分布的上/2分位点,由标准正态分布表查出。则对于每位专家提供的结果来说,将会存在下面两种可能情况:
- z/2≤≤ + z/2(c)
≤ - z/2或者≥ + z/2(d)
对于式d,属于结果落在置信区间之外的情形,通常我们将把统计的结果反馈给该专家,通过其他人的意见影响他的判断;但若该专家的每一项结果都落在置信区间之外,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该专家的判断基础和知识结构与其他专家不同,或是该专家不能掌握运用1-9阶标度的技术而出现了两可判断,我们应该排除该专家。若所有专家的结果都满足式c,则正是我们想要得到的理想结果。
(4)将第一次调查的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再分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至到出现上述式c这种理想情形。最后,采用各位专家的平均值作为各指标的相对权重。
3.2 确定机动指挥所生存防护体系效能指标体系的权重
这里只将以机动指挥所在东南沿海地域,对于来犯之敌作积极主动的机动反击作战为例,简要阐述评估机动指挥所生存指标权重的方法步骤。
(1)确定指标分层体系。指标的分层体系,即为前面所建立的指标体系结构图,这里以一级指标权重确定为例说明,下级指标与此相同。
(2)确定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本文依据1-9标度定义的判断尺度拟制指标重要度判断咨询表,交由专家两两比较打分。根据专家给出的判断结果构造机动指挥所生存防护效能各层次要素的判断矩阵,逐级计算相对计算权重系数,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
①专家1根据1-9阶标度法,依据专家咨询表中的各统计项内容,给出两两比较判断值,如表1所示。
表1两两比较判断值
方根法求解最大特征值:max = 3.0385
②由C.I. = (max - n)/(n - 1)计算一致性指标:C.I. = 0.0192;因为矩阵的阶数为3,查表可得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的取值为:R.I. = 0.52,计算一致性比率:C.R. = C.I/R.I = 0.0369<0.1,所以判断矩阵一致性可以接受。因此,专家1给出的权重结果为: = (0.2583, 0.6370, 0.1047)。如果判断矩阵不满足一致性条件,须对矩阵进行调整,直到满足一致性条件。
③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出其他专家给出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专家给出的各个指标的权重判断
(3)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①由公式 = 可计算出各指标的平均权重值;
②由公式4-1,可计算标准方差;
③本文专家数为7,所以n = 7,查标准正态分布表,由公式b,可得到各指标权重的置信区间。对照置信区间数据,可判断各个专家的权重结果情况。
可知专家一、专家二、专家六、专家七,给出的各指标权重都满足公式c,在置信区间内,正是理想的权重值;而专家五所给出的各指标权重都属于公式d,可判断该专家的知识结构等与其他专家有所不同,应该排除该专家;另外几位专家有个别指标权重落在置信区间外,可通过反馈来修正。修正结果后,将这次的权重结果再送发给判断合理的六位专家,参照其他专家结果再次判断。收回结果后按上述步骤再重复计算,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注释
①徐培德.军事运筹学基础[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②郭齐胜.装备效能評估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8.
③张卓,刘伊林.作战效能评估[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
④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⑤朱万红.防护工程系统分析[M].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2008.
⑥张学志,陈功玉.AHP与Delphi法相结合确定供应商评价指标权重[J].物流技术,2005(9):72-74.
推荐访问: 指挥所 指标体系 效能 构建 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