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银杏不同部位黄酮、内酯和银杏酸含量分析

银杏不同部位黄酮、内酯和银杏酸含量分析

时间:2022-03-09 08:30:21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iGo8iiM<ӎ{M{Ӎ4m85^}ry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对照品:槲皮素对照品(批号:100081-201408);山柰素对照品(批号:110861-201310);异鼠李素对照品(批号:110860-201410);白果内酯(批号:110863-201505);银杏内酯A(批号:110862-201511);银杏内酯B(批号:110863-201410);银杏内酯C(批号:110864-201505);白果新酸(批号:111690-201403);银杏总酸(批号:111594-201503),均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供含量测定用。

样品:银杏叶、银杏树枝、白果、外种皮,于2015年10月下旬在江苏邳州市铁富镇银杏种植基地随机采集5棵8~10年树龄银杏树的鲜样,统一置于60℃烘箱中烘干,粉碎,密封袋包装保存于干燥器中备用。

试剂:甲醇(色谱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磷酸(分析纯,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华通化学试剂厂);四氢呋喃(色谱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三氟乙酸(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乙腈(色谱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酸性氧化铝(200-300目,柱层析用,桂林贵成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仪器:分析型HPLC(1100 series)Agilent Technology, U.S;C18高效液相色谱柱(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BSA124S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FW80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XMTD-3302数显恒温水浴锅(常州华奥仪器制造有限公司);GZX-9140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医疗设备厂);其他为一般常规仪器。

1.2 方法

1.2.1 色谱条件

1.2.1.1 测定黄酮色谱条件:大连依力特Hypersil ODS2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動相: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流速:0.80mL/min;柱温:(45±0.1)℃;检测波长:360nm。

1.2.1.2 测定内酯色谱条件:大连依力特Hypersil ODS2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流速:0.80mL/min;柱温:(40±0.1)℃;蒸发光检测器。

1.2.1.3 测定银杏酸色谱条件:大连依力特Hypersil ODS2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0.1%三氟乙酸的乙腈为流动相A,0.1%三氟乙酸的水为流动相B,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10nm[9]。

1.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1.2.2.1 黄酮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银杏叶总黄酮醇苷含量测定中对照品溶液制备方法,配制每1mL含槲皮素30μg、山奈素30μg、异鼠李素20μg的混合溶液。

1.2.2.2 内酯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银杏叶萜类内酯含量测定中对照品溶液制备方法,配制每1mL含银杏内酯A 0.18mg、银杏内酯B 0.08mg、银杏内酯C 0.10mg、白果内酯0.20mg的混合溶液。

1.2.2.3 银杏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白果新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另取总银杏酸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作为定位用对照溶液。

1.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1.2.3.1 黄酮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样品粉末约1g,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银杏叶总黄酮醇苷含量测定中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

1.2.3.2 内酯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样品粉末约1.5g,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银杏叶萜类内酯含量测定中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

1.2.3.3 银杏酸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样品粉末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10mL,称定重量,超声45min,取出,冷却,称重,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先用滤纸过滤,然后用0.45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10]。

1.2.4 测定方法

1.2.4.1 黄酮测定方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按公式:总黄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奈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2.51计算含量。

1.2.4.2 内酯测定方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按公式:总内酯含量=白果内酯含量+银杏内酯A含量+银杏内酯B含量+银杏内酯C含量计算。

1.2.4.3 银杏酸测定方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5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白果新酸对照品外标法计算总银杏酸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将采集于5棵不同银杏树的银杏叶、银杏树枝、白果及外种皮样品分别按“1.2.3”项下方法平行制备3份,按“1.2.4”项下方法测定其总黄酮、总内酯和银杏酸含量,计算平均值,结果见表2、表3、表4。

由表2可知,在雌、雄银杏树的不同部位黄酮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呈显树叶>树枝、外种皮>果仁,其中雌树树叶的总黄酮含量最高,而黄酮含量最高的银杏叶中,雌树叶>雄树叶,而在雌雄银杏树枝中黄酮含量差别不大。

由表3可知,在雌银杏树的不同部位,总内酯含量树叶>树枝>外种皮>果仁;在雄树的不同部位,树叶内酯含量高于树枝。

由表4可知,在银杏的不同部位都含银杏酸,但含量差异较大。在雌树的不同部位中,外种皮>>树叶>树枝>>果仁,外种皮的含量最高,达4.4%,果仁含量最低至0.0008%。在雄树树叶、树枝银杏酸含量均高于雌树。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对银杏不同部位的黄酮、内酯和银杏酸含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叶中总黄酮和总内酯含量均高于其他部位,是提取黄酮及内酯活性成分的最佳药用原料,同时对雌、雄树银杏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雌树叶中黄酮含量高于雄树叶,且银杏酸含量低于雄树叶;雌树中不同部位的银杏酸含量:外种皮>树枝>树叶>果仁,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高达4.4%,因此在采收季节应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外种皮混入叶中从而使原料银杏酸含量偏高,导致产品的银杏酸含量超标。有研究表明银杏酸具有良好的杀虫杀菌效果[11-13],因此,白果外种皮是银杏酸农药用提取最佳原料;果仁中三种成分含量都很低,但其含粗脂肪、淀粉、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14],但食用时应高温处理好,避免有毒成分银杏酸食入而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银杏树枝三种成分含量都较低,在实际生产中不宜作为原料。

高丽雅[15]等研究了银杏不同部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分布,李转梅等[16]测定白果不同部位及不同炮制品中白果酸和总银杏酸,但对银杏不同部位的黄酮、内酯和银杏酸三种成分含量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的相关文献极少,且本研究结果与吴争荣[17]等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了雌雄银杏不同部位黄酮含量结果中雄性银杏均高于雌性银杏的结果有差异。因此,本文研究了银杏树不同部位中黄酮、内酯及银杏酸含量的分布情况,为银杏不同部位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更有效、更全面、有价值的参考。

参 考 文 献:

[1] 安建平,王廷璞,赵菲佚,等.银杏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23(5):34-37.

[2] 郭 明,刘 玥,许 琳,等.中药银杏制剂的心血管药理效应:机制与展望[J].中國科学:生命科学,2014,44(6):543-550.

[3] 谢作权,张庆华.银杏叶提取物对神经及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机制[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7,34(1):35-38.

[4] 张红梅.天然药物银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3):41-46,66.

[5] 牟玲丽,寇俊萍,朱丹妮,等.银杏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J].中国天然药物,2008,6(1):26-29.

[6] 魏学立,曲 玮,梁敬钰.银杏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3,25(2):1-8.

[7] 王 旋,张慧灵,顾振纶,等.银杏内酯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5,11:1741-1744.

[8] 王荞薇,谢媛媛,王义明,等.银杏叶中银杏酚酸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5,50(2):167-173.

[9]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16-317,416-417.

[10] 黄 萍.不同产地银杏叶中总银杏酸的含量比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2):129-131.

[11] 毛佐华,俞培忠,孙 锴,等.银杏酸5种同系物单体的制备及其杀灭钉螺的作用[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7,25(4):274-278.

[12] 林光荣,林清洪,胡维冀,等.银杏酸的分离、鉴定及对5种蔬菜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2(3):498-503.

[13] 李金雨,林清洪,林光荣,等.银杏酸微乳剂对几种蔬菜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J].福建农业科技,2012,10:47-49.

[14] 蒲丽丽.银杏的药用食用价值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4):110,53.

[15] 高丽雅,李稳宏,韩 枫,等.黄酮类化合物在银杏不同部位含量的分布[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2):225-227,272.

[16] 李转梅,张学兰,李慧芬,等.白果不同部位及不同炮制品中白果酸和总银杏酸定量比较[J].中成药,2015,37(1):164-168.

[17] 吴争荣,冯海蓉,贺 殿,等.雌雄银杏不同部位黄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21):1877-1878.

推荐访问: 银杏 内酯 部位 含量 黄酮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