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老版本《红楼梦》连环画浅析

老版本《红楼梦》连环画浅析

时间:2022-03-09 09:50:34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馞t|}}|ۭ߽4u{}띷]u^uz{iۍ6F对照图稿目录为第一百零四回“醉金刚小鳅生大浪,痴公子余痛触前情”,至一百零八回“强欢笑蘅芜庆生辰,死缠绵潇湘闻鬼哭”内容,而此五回正是小说的关键,涉及到抄家、复职等重要情节,不得不说有点遗憾。另外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从构图、笔法上来判断《全本红楼梦》连环画册,应该非孙温一人完成。从所绘图画上看,前八十回的156幅应为孙温所画。其不仅取古代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高远构图之法,也吸纳了西方绘画的光影、空间之技,使画中人物、山水、花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且第一百二十回的228至230最后三幅,亦出自孙温之手。而后八十回所画与之前相比差距较大,所绘图画应出自孙温侄儿孙允谟之手。

新中国连环画套书王:三民版《红楼梦连环画》

新中国成立至今,在艺术收藏界拍卖最贵的连环画,当属上海三民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红楼梦连环画》。其一版一印的全套上品,早在2006年市价就超过30万元,2012年拍卖价曾叫到120万元,而如今即便出200万元亦有价无市,故被誉为“新中国连环画套书王”。

此套书是建国初期私人书局出版的连环画,封面装帧设计由名家领衔完成,内页全部采用进口纸张,使此套连环画达到了最佳的视觉效果。1955年公私合营后,三民书局并入了新美术出版社,1956年新美术又并入上海美术出版社,且在该套书的基础上又扩充出版了6册,使其成为了共计19册的经典套书。由于三民版《红楼梦连环画》的印数很少,其一版一印最低印量才3000册;同时经过半个多世纪和文革“破四旧”的洗礼,仍保存完好之上品稀少;再加之其高水准的名家绘画与喜闻乐见的名著故事,使此套连环画始终处于艺术收藏界不可动摇的至尊地位。

对于《红楼梦连环画》的出版,三民图书公司从其选题、改编、组织绘画和装帧等方面,均高度重视、倾尽全力,同时认真严谨地做好每一个环节。公司还特别邀请了上海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究的人士,专门组织成立了编审组;成员由吴大业(责任编辑)、潘勤孟(文稿执笔)、赵景深,以及秦瘦鸥、金性尧、翟西华、赵庸耕、吴振寰8人组成。当时责编潘勤孟每天写好一部文稿后,先要打印成8份以供编审组讨论;通过众位编审修改后,拿出意见再次打印分发讨论;最后经过众编审对各分册的选题、脚本文稿的审读和修改等的一致同意,方可顺利定稿通过。经反复推敲斟酌的文字,简练通俗,形象生动,故此广受读者欢迎,使得连环画每出一册便引来抢购狂潮。

不仅如此,当时9位沪上连环画名家绘画创作的参与,亦为《红楼梦连环画》套书的最大亮点之一。他们中不但有董天野、刘旦宅、张令涛、胡若佛、刘锡永这些家喻户晓的大家,而且还有江南春、严崮凡、叶之浩、于濂元这些声名显赫的名角。在创作前他们先会对文稿做认真研究,在深思熟虑后才对书中人物进行造型,所以红楼人物的绣像及形象介绍,皆含在每册连环画前面,令读者一目了然,过目不忘。这些连环画名家对《红楼梦》都有一定研究和深刻领会,并且每人都有着深厚的线描功底,故他们创作时均能体现原著的精神,描绘线条流畅、画面精美、构图多变。正是他们的精雕细琢、呕心沥血和团结协作,才使此套书成为新中国连环画中最为经典的代表作。

《红楼梦连环画》套书封面的装帧设计,也是可陈之处,皆由绘画名家任意、陈业恒完成。经过严肃认真的编绘,三民图书公司在1954年7月,将此套书陆续出版,并在1955年底前将两集12册全部出齐。第一集共有六册,定价均为旧币3100元。分别为:1954年9月出版,一版一印仅10000册,由刘锡永、江南春绘《乱判葫芦案》(图9);1955年4月出版,一版一印30000册,由张令涛、胡若佛绘《刘老老进大观园》(图10);1954年11月出版,一版一印20000册,由董天野绘《晴雯之死》(图11);1954年10月出版,一版一印20000册,由张令涛、胡若佛绘《鸳鸯抗婚》(图12);1954年7月出版,一版一印仅10000册,由董天野绘的《尤二姐》(图13)和《尤三姐》(图14)。

第二集共有六册,定价均为0.31元。分别为:1955年2月出版,一版一印仅10000册,由张令涛、胡若佛绘《王熙凤》(图15);以及一版一印20000册,由刘锡永、严崮凡绘《呆霸王薛蟠》(图16);1955年3月出版,一版一印30000册,由董天野绘《司棋与潘又安》(图17);1955年7月出版,一版一印30000册,由刘旦宅、叶之浩绘《史湘云》(图18);1955年5月出版,一版一印30000册,由于濂元绘《查抄贾府》(图19);1955年4月出版,一版一印30000册,由张令涛、胡若佛绘的《刘老老救巧姐》(图20)。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连环画的创作,其形式得到了不断地改善和创新,可谓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使得之后的《红楼梦连环画》套书最后7册的编绘出版,能够继续进行。它们分别为:1955年6月出版,一版一印30000册,定价0.31元,由潘勤孟改编、张令涛和胡若佛绘画的《宝玉初会黛玉》(图21);1956年8月出版,一版一印仅有3000册,定价0.23元,由潘勤孟改编、董天野绘画的《拷打宝玉》(图22);1958年3月出版,一版一印160000册,定价0.17元,由白宇改编、江栋良绘画的《宝玉瞒赃》(图23);1956年2月出版,一版一印150000册,定价0.23元,由潘勤孟改编、张令涛和胡若佛绘画的《黛玉葬花》(图24);1958年7月出版,一版一印100000册,定价0.19元,由胡雁改编、李成勋和朱元红绘画的《元春省亲》(图25);1956年12月出版,一版一印100000册,定价0.22元,由潘勤孟改编、江栋良绘画的《黛玉焚稿》(图26);1962年7月出版,一版一印90000册,定价0.24元,由潘勤孟改编、王靖洲绘画的《宝玉出走》(图27)。

以上两种老版本的《红楼梦》连环画,不仅生动地体现了原著精神,为《红楼梦》阅读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形象资料,而且在我国古典绘画的创作上亦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具有丰富的美学和文物价值。

(责编:禹默)

推荐访问: 红楼梦 连环画 浅析 版本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