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基于自主思考及科研素养培养的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

基于自主思考及科研素养培养的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

时间:2022-03-11 08:33:2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微生物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及酿酒工程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后续课程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根据课程特点及学科发展方向,论述了当前课程面临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科研素养贯彻到《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自主思考 科研素养 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5-0028-02

1 引言

微生物学是一门历史较短、发展较快、纵(指其中阐述的生物学规律)横(指其中包含的各大类微生物)交错和广泛联系实际的学科,具有覆蓋面广和跨度大等特点。20世纪40年代后,微生物自身的特点使其成为生物学研究的“明星”,微生物学很快与生物学主流汇合,并被推到了整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微生物学与生物学发展的主流汇合、交叉,获得了全面、深入的发展。

现代食品微生物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遗传学特性、免疫学特性及生态特点等生命活动规律;研究食品微生物的污染来源、污染途径、及食品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各环节控制污染的方法;研究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机理及其现象;研究如何利用有益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为人类制造发酵食品;研究如何控制腐败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研究如何控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和产生毒素,防止食物中毒与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生;研究如何采用现代微生物检验技术(现代生物学、免疫学、酶学、电化学、生物工程技术及电子技术),快速、准确地检测微生物数量和病院微生物,保证食品安全。

《微生物学》作为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及酿酒工程四大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随着微生物学的迅速发展,课程教学面临着如下问题:内容多,涵盖面大,课时不足,导致讲解不深入,学生偏重记忆,缺乏理解和思考;虽然教材逐步引入了最新发现,但是不深入,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之间无法顺利衔接;微生物领域最新技术需要先进设备,较高的经费支持,配套实验课常无法满足。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将培养自主思考和科研素养贯彻到《微生物学》的教学中,以优化教学形式,满足时代对微生物专业人才的需要。

2 教学改革相关措施探索与实践

2.1 多种教材及教学手段并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课程采用以一本教材为主,多本教材为辅的方式进行授课。各教材之间取长补短,各取精华。采用周德庆版《微生物学教程》为主要教材,辅助使用车振明版《微生物学》和《工科微生物学教程》,沈萍版《微生物学》。同时引入英文版Lansing M. Prescott主编《Microbiology》和James M. Jay主编《Modern Food Microbiology》。

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公开课平台,根据自己的兴趣观看微生物学公开课或纪录片。例如,推荐武汉大学公开课陈向东主讲的《微生物的世界》,复旦大学公开课邵红霞主讲的《病原生物与人类》,天津科技大学公开课贾士儒、杨洪江、高强主讲的《奥妙的微生物世界》,华中农业大学公开课赵斌主讲的《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纪录片《地球上的细菌能帮我们寻找外星生命吗?》等。此外,推荐学生阅读带有科普性质的微生物学读物,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发其主动思考。例如推荐阅读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

2.2 补充最新发现,鼓励学生阅读科研论文,培养学生科研素养

微生物因其自身的特点成为生物学研究的前沿及良好工具,例如大肠杆菌已被誉为是“生物界的超级明星”,益生菌及肠道菌群的研究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因此,在课程讲解过程

中,要适当融入这些科学前沿和最新发现,让学生对这一学科领域产生兴趣,并且引导学生思考这一学科未来的研究热点和突破口是什么。

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再现微生物学领域某些重要科学发现或发明的过程,并进一步引申这一发现的意义以及当前遇到的问题。例如再现青霉素的发现,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发现的思路,讲解青霉素的重大意义,并引出当今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这一问题的多种可能性途径,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素养,让学生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同时,鼓励学生阅读科学论文,学会自己去去了解最前沿的科研科学成果,在授课过程中介绍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Pubmed、Google学术等文献查阅网站,并且引导学生就自己读后感进行交流和分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有更强的参与感。

2.3 增加实验经费投入,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研训练

《微生物学实验》作为《微生物学》理论课程的配套实验课,是对理论课程的实践和补充。由于微生物学相关技术手段层出不穷,已远不是传统实验课程所能涵盖的,所以需要增加相应经费投入,使学生在本科阶段能够体会到微生物学的前沿性,能够为日后的研究生生涯或者工作奠定基础。同时,开展多媒体教学,使学生通过短视频及互联网,感受微生物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发现,例如全球各大高校院所的食品学院、生命科学院、医学院的实验室宣传片、纪录片及小视频是了解微生物实验室日常运作的良好来源。此外,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进入实验室,与高年级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切身体会微生物学各项操作以及相关科研任务的执行,是对微生物学知识的重要强化,常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2.4 优化考核方式,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

由于微生物学涵盖面广,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前沿性,不能局限于知识点的记忆,更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知识体系构建能力及科研思考能力,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常常无法满足授课的初衷。因此,要增加考核的方式,例如增加平时成绩,鼓励学生课堂讨论,分享科研论文读后感,对于思考积极并且能够提出自己想法的同学进行加分;对于撰写综述的同学,要根据其论文质量进行加分;对于进入实验室的同学,鼓励其撰写小型科研论文,并且进行加分。

3 结语

微生物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对于学生今后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其快速的发展要求课程内容要适应时代发展。因此,要不断的优化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保证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最大限度的获得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进行思考,并逐步培养其科研素养,为今后的研究生阶段学习或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伟峰,刘平,李明元,等.自主思考与科研思维在《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读与写杂志,2016(13):85,90.

[2] 曹广丽,宋金柱,杨谦.生物专业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11):109-112.

[3] 李伟丽,吴韬,刘平,等.“食品物性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读与写杂志,2017(14):46,84.

通讯作者:刘蕾,博士,讲师,研究方向:食品微生物。

推荐访问: 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初探 素养 科研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