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循证护理模式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循证护理模式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时间:2022-03-12 08:52:30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v^z�NONON
znz獴׭6sM:Mrӛ-i޶}޾'^Ǜjǝx(^ 总结出可能出现的突出问题,制定适合的循证护理方案,以获取最高的护理质量[1-2]。

我科室在临床实践中,基于循证医学理论,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于2013年1月通过组织护理小组,成立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小组,按照患者的病情,与临床医生共同沟通,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有效的循证医学护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对该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80例重病血管患者按照循证护理模式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分组,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 2013年1月—2015 年6 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神经内科的危重症患者180例,发病时间≤72 h,住院时间≥3 d,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脑出血诊断标准,经头颅MRI/CT证实,其中男性114例,女性66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1.8±11.6)岁;其中脑出血32例,脑梗死148例,所有患者排除糖尿病,慢性感染疾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各种严重感染。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既往病情,一般状况均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及临床表现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其中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即责任护士根据医嘱及患者病情进展情况执行各项基本护理操作,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同时进行常规的翻身、拍背及皮肤护理。循证组则在由护理小组此基础上依据循证医学的基本模式进行管理,具体循证医学护理措施如下。

1.2.1 准备阶段 成立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小组,按照患者的病情,从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发症的预防、饮食护理等方面搜集循证医学证据,查找文献,制定真实有效的循证医学护理模式。具体包括如下措施:①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② 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肾功能;③ 加强心电监护、心肌标志物及血气分析的结果;④ 做好气道、皮肤管理,预防肺部感染及压疮的发生;⑤ 加强营养支持,加强口腔及鼻饲管的管理,以及食物的摄取,能量的摄入、液体出入量的测量、保持水电解质水平;⑥ 患者病情平稳后采取早期床旁功能康复,体位摆放等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1.3 疗效观察

评价患者患者满意度、患者死亡率情况以及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压疮、水电解质紊乱情况的发生;

1.4 统计方法

所用数据统计软件使用 SPSS 17.0统计学软件,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分析分别采用χ2检验和 t 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比较

循证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而且患者预后好于常规护理组,植物状态患者发生低于后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死亡率及植物状态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

2.2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结果

对循证护理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及家属进行答卷调查、科室主任及护士长考评、医生评价、护士及护工间互评、总评价等来分析患家属的满意率,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结果比较

对患者并发症进行统计,包括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压疮、水电解质紊乱情况,循证护理组的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3。

3 讨论

几年来,神经内科疾病在死亡病例中所占的比例很高,重症的脑血管病,由于病情凶险,变化快,常常导致多个脏器功能障碍,因此,目前采用有效的措施提供神经内科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研究证明,良好的护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降低并发症,护理医学在此类疾病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循证护理模式是是由加拿大科学家Sacktt于1992年正式提出的,是依据遵循证据进行医学决策的方法创立的。其最大的优点是强调从临床实践出发,对于具体的病人,在护理工作中通过文献检索,结合专业技能及经验,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总结出可能出现的突出问题,制定适合的循证护理方案,以获取最高的护理质量[1-2]。

我科室在临床实践中,基于循证医学理论,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从2013年1月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组建护理小组,规范护理操作。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根据每一个患者的病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采用个体化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包括与医生共同分析患者的病情,危险因素,制定护理重点,经过比较,循证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尤其是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方面,包括卧床患者常见的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以及水电解质紊乱,循证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低于常规治疗组,这些并发症的降低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改善患者的预后。另外,在护理模式上,通过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共同制定计划,培训护理方法,循证组患者在患者预后及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组。

对于重症脑卒中患者采用循证医学护理模式,通过护理小组共同讨论。规范患者的治疗程序[3-5],针对病人的易患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调动护工和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提高家属的配合和理解程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救治质量,最终达到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提高患者治愈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环境。循证小组的建立可以通过具体的病情分析及情景模拟,使护士熟练掌握患者的抢救流程,掌握神经科常见重症疾病及常见并发症的表现,提高了患者家属的配合能力及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

4 结语

循证护理模式的建立,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良好的个人技能,同时与患者家属具有进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掌握患者家属的期望值,从而得到家属的理解与配合[6-8]。循证护理要求护理工作基于客观性,有目的地进行护理,需要有据可依,避免仅凭感觉行事,以提高护理质量。通过规范的操作规程,可以细化护理工作的细节,明确护理责任,同时通过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的带领,使神经内科的循证护理更加规范。

[参考文献]

[1] 汪红慧,孙静英.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模式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6):3336-3338.

[2] 黄丽燕.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效果的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72-1773.

[3] 邓芳丽.借鉴日本护理管理模式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叨.护理学报,2011,18(10):30-33.

[4] 宏雨珠,书惠.解读《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护理和多学科管理的全面论述》.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9):65-67.

[5] 成东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周手术期整体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4):46-47

[6] 李良兰,唐万珍.循证护理在预防股骨干骨折卧床患者便秘中的效果[J].重庆医学,2013,42(29):3588-3589.

[7] 侯春影.循证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2):2653-2654.

[8] 杨焕珍.循证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868-1870.

(收稿日期:2015-12-18)

推荐访问: 预后 脑血管 病患者 重症 护理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