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热西两百平米的同步辐射实验室里布满了各种线路。在顶部,一条很粗的管道横贯整个房间,高能粒子在那条管道中被加速,放出同步辐射。奎热西的日常工作,就是收集同步辐射的数据进行研究。
进入中科院高能所之后,这个维族科学家已经主持了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正在主持的这第四个项目涉及到量子物理学上的著名悖论“薛定谔的猫”。
把一只猫放进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盒子连接到包含一个放射性原子核和一个装有有毒气体容器的实验装置,设想这个放射性原子核在一个小时内有50%的可能性发生衰变,如果发生衰变,它将会发射出一个粒子,触发实验装置打开装有毒气的容器,从而杀死这只猫。而在未进行观察时,这个原子核处于已衰变和未衰变的叠加态,猫处于死或活的叠加态。
“人也好,生物也好,实际上都是一些叠加态的结果,也叫量子混沌效应。我现在做的这个试验,就是在量子的微观尺度上来观察量子叠加态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个子不高,有些谢顶,鼻高目深的奎热西站在实验室的中间,解释他正在做的事情。
他说他思考这方面的问题已有二十年,而他的人生也一直被相似的问题所困扰。
最早的一次是1969年小学毕业。当兽医的父亲为他在家乡最好的民族学校——新疆喀什一中报了名。这所中学用维语教学,主要面向维族学生招生。
第一天踏进一中校门,奎热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上千个孩子在院子里追逐打闹。奎热西不停地问教室在哪里,却没有一个孩子知道。花费了一整天之后,奎热西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教室,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没有学生,也没有老师。
“我对自己说,不能待在这个学校里。”奎热西回忆,在回家的路上,一个小学同学告诉他,汉语中学喀什二中正在招维族学生,他决定一试。
“报名的时候也没有考试,招生的老师问了我的名字后,他就用汉字写了出来:奎热西·伊布拉欣,一直沿用到现在。”他说。
在二中,奎热西展示了自己的语言天赋,汉语很快就在班里拔尖,并被选为班长。本科时,毫无基础的他用了一年时间就熟练掌握了英语,还有后来的日语,法语。1992年,奎热西在比利时列日大学进行博士论文答辩,用英法两种语言回答问题,在当时的留学生中引起轰动。
后来的这些事情由一个个叠加态的结果所导致,如果不是改上二中,奎热西将生活在另一个“平行宇宙”。
为解决薛定谔的那只猫,平行宇宙理论在上世纪50年代被提了出来。支持这个理论的科学家认为,“薛定谔的猫”实验中,箱子在被打开观测之前,与其说猫处于一种既死又活的状态,不如说同时处于不同宇宙中。一个宇宙中猫是活的,一个宇宙中猫是死的。听起来是不是很奇怪?但这个理论成功避开了很多问题,将微观和宏观世界联系在了一起。

单调的知青生活很容易让人沉沦,每天干活吃饭睡觉,人很快就麻木起来。高考前,进城的唯一渠道是招工,精通汉语的奎热西也面临着诱惑。当地有个喀什农业大学,来疏附招工,看上了奎热西,对他说,到我们学校来工作吧,你会汉语,就到收发室当门卫 吧。
很多知青为了返城几乎可以不顾一切,这份工作在当时是非常大的诱惑。“我觉得一辈子不能轻易就定下来,人总是要为梦想付出一点代价。”奎热西拒绝了多次招工的诱惑,全力备战当时并不确定的高考。
1977年的高考在11月进行,新疆自治区有10万人报名,一共录取了不到四千人,奎热西是这些幸运儿中的一员,被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录取,毕业后到喀什师范学院任教。
1987年,国家教委给了他任教的新疆喀什师范学院两个公派留学的名额,他开始攻读比利时列日大学原子分子物理专业的博士。由于设备原因,很多实验都要在法国做,在接触过巴黎第六大学的同步辐射装置后,奎热西逐渐对这个领域产生了兴趣。
到1992年,接近毕业的奎热西开始为前途发愁。回喀什是不可能的选项,喀什师范完全不具备研究同步辐射的设备和团队。奎热西和中科大、中科院以及复旦大学三个拥有同步辐射实验室的机构取得联系,他们都非常欢迎奎热西来做博士后。但喀什师范学校和新疆其他机构一样,采用了很多非常规的手法来挽留日益流失的高层次人才,对奎热西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此时的奎热西又成了那只薛定谔的猫,处在要不要回喀什的叠加态之中。
但他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猫。他给人事部专家司写信,希望人事部协调解决这个问题。人事部很快直接给喀什师范发文,说根据国家的政策,应该让奎热西出来做博士后,奎热西这才得以解脱,于1993年来到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量子世界。
那时,各国科学家开始从实验上来检验这只猫。1996年5月,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的门罗等人用单个铍离子做成了“薛定谔的猫”并拍下了快照。但奎热西认为,这些实验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他怀疑可能很多人钻到了牛角尖里,被引导到一个错误的方向上去了。
奎热西决定改进实验方法来研究这只猫,并已经有了一些突破。“目前已经有了一些成果,但还未发表。这些成果让我在实验中更有信心。”他说。
“我一听到‘薛定谔的猫’,就会去拿枪。” 霍金的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一个是开枪打死猫,量子态坍塌,生与死的状态就确定了,就是一个确定的宇宙了,一切就可以用经典物理来解释了;另一个解释是,霍金也被这个问题困扰得头大,谁问他,他就会拿起枪来干掉提问者。
站在那200平米实验室的中央,奎热西指了指左胸的一个徽章,“这是一个辐射计数器,如果超标,就会发出警告声”。 他在这个实验室花费了太多时间,猫依然生死不明。但人生的选择不可能是叠加态,经过一系列重大抉择的奎热西终于拿着枪站到了那只该死的猫面前,枪声会何时响起呢?
奎热西也不清楚。在经过一天的纷忙后,他只想陪着太太做拉条子、散步,这样的机会很少,却是一个确定的世界。
推荐访问: 杀死 奎热西 薛定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