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发展中的循证教育学:多元特征与研究前景

发展中的循证教育学:多元特征与研究前景

时间:2022-03-13 08:08:3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循证理念的发展及传播,为教育实现有证可循、依证实践、促使优质教育资源价值最大化创造了一种可能,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教育领域以来便影响到了教育的四方主体,并逐渐形成了循证教育这一科学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循证教育具有的全新的系统科学理念、理论与实践双向流通、互相融合的跨学科性等特点吸引了政府重视和学界关注,但国内的循证教育研究在文献数量、研究质量、认知度等方面与国外相比有一定差距。循证教育学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未来将在树立循证教育学理念、基础理论研究、培养专业的学术队伍、循证教育学数据库系统研发、与教育主体的深度融合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及无限发展空间。

关键词:循证理念;循证医学;循证教育;循证社会科学

中图分类号:G40-034;R-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18042

Evidence-based Education in Development: Multivariate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 Prospects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evidence-based concept has created a possibility for education to evidence-based follow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nd to maximize the value of education resources. Since the evidence-based concep entered education field in the 1990s, it has affected the four parties of education and gradually formed a scientific system of evidence-based educ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evidence-based education, the new system science concept, the two-way circul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he interdisciplinary of mutual integration have gotten the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academia. However, there is a gap from the number and quality of research to awareness between the domestic evidence-based education research and foreign studies. Evidence-based education, as an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will have broad prospects and development space in establishing evidence-based concept, basic theoretical research,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academic teams, developing the database system of evidence-based education, and deep integration with educational subjects.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concept;evidence-based medicine;evidence-based education;evidence-based social science

教育是一個亘古不变的话题,也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基础工程。教育所输送的人才不仅关系到国家其它投入的产出效果与效率,也是社会资源和国家潜力的核心成分,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国家的教育需要全社会从上到下的共同努力。教育所培养的人力资源是国家文明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正是这些资源决定了国家未来的高度和发展速度。教育发展到今天,历经了从形式、形态、模式再到核心价值观的变革。从古至今,教育的变革有传承,有蜕变,有减缩,有增长,却始终在努力跟随并同时指引社会的发展方向。如今,教育面临信息化、终身学习、智慧教育、大数据等诸多环境及需求的变化,也必然会顺应时代之需加入高速发展的教育经济共同体。如今的教育早已从“谁来教?教什么?”转变为“从哪里学?怎么学?”的模式,未来教育要切实关心如何学习的问题,除了要端正态度、修养习惯,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更具价值的学习方法,而循证理念为未来教育提供了思路,其发展及传播为教育实现有证可循、依证实践、促使优质教育资源价值最大化创造了一种可能性,并为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效地迈向智慧教育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循证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虽然只经过了短短二十余年,却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教育实践者想要搜集全面且高质量的研究证据,往往还是束手无策,原因在于循证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尤其在我国,自2004年有人陆续开始研究[1],至今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本研究在追溯循证教育学发展起源的基础上,界定循证教育学的概念,分析循证教育学的特点,解析国内外循证教育学的研究现状,力图让大家对循证教育学的概念、范畴、发展脉络及研究现状有一较为清晰的认识。

1 循证教育学的起源

循证理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医学领域[2],当时的医学中,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之间也一直存在分裂,研究者认为医生依赖于肤浅、零碎、未经证实的个人经验或信仰,对理论已然证实具有良好效果的治疗方案视而不见;医生本来也想遵循研究证据进行实践,但研究者提供的证据浩如烟海且良莠不齐,医生缺乏有效评估的手段与足够的时间,最终只能继续按照自身经验进行治疗。直到1992年,加拿大学者Gorden Guyatt[3]正式提出基础意义为“遵循证据进行治疗的医学”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一词,1996年被后人誉为“循证医学之父”的David Sackett将循证医学定义为经典的“将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专业技能、病人的价值观三者结合”[4],之后,循证医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其理念也逐渐超出医学领域,向其他社会科学的实践领域不断渗透,形成了一场“循证实践运动”[5]。循证教育学始于循证医学,是循证实践运动的一部分。

推荐访问: 教育学 前景 特征 研究 发展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