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v߭z{eʛ+!x#j[(~覊튉}0^躹ږ(!)bz
zǚhj\y^mO6^Ϲv)ܖ^w~jk*'jZZZm0!v߭ަ^v)pwyxy%-}0^Z)ܭyܞjۇ(躹ږxjh֧:.v躹ږ(!)bz
zǬr%j0zz)ubhfޮȧjبijݶqjw%Ȩ8^zz"v^nnXmk+*'Zjwm({kʚ}ޝǨ~z,ujkz+ޗ'(ȝzi^"x躹ږ0ޱzwJ{,(#jZnnX)४^˛+,ȧjبij1"http://www.gzzcxlzx.com/t/zongjie/"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总结,特定学科专题的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可以反映其研究及发展的状况。随着中医药学相关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在国内外日益受到重视,学术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作为成果展示的学术论文发表量也逐年增多。为了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加速中医药走向世界,提升学科领域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大量学术研究成果以外文撰写并发表到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本文主要调查中医药学国际论文(本文指“非中文发表”的论文)的发表情况、发文期刊的国别、语言分布,以及国际期刊在刊载中医药专业论文、中国作者论文数量等方面的特点,为中医药学期刊选读及论文投稿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选取PubMed数据库,检索数据库中收录的2008-2017年以非中文发表的与中医相关的论文。
1.2 检索方法
分别利用主题词(MeSH Terms)和其他词(other term)进行检索。检索词的选择:中医用“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MeSH Terms] OR“yin deficiency”[MeSH Terms] OR“yang deficiency”[MeSH Terms] OR“Chinese medicine”[other term] OR“yin deficiency”[other term] OR“yang deficiency”[other term],中药用“drugs, Chinese herbal”[MeSH Terms] OR“Chinese herb”[other term] OR“Chinese herbal”[other term],针灸用“acupuncture therapy”[MeSH Terms] OR“acupuncture”[other term]。检索年限为“2008-2017”。检索时间为2018年6月24日。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剔除其中以中文发表的论文,将获得的各种类型的其他全部文献纳入研究范围,作为中医药学国际论文的分析数据。
1.4 统计方法
套录并下载论文的题录信息,统计论文的发表年代、语种、发文期刊及其出版国别的分布情况。分别利用PubMed和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统计高发文期刊的出版者、影响因子、发文总篇数、中医药学专业论文篇数、中国作者中医药学论文篇数等,继而计算各刊刊载中医药学国际论文所占百分比、中国作者中医药学国际论文所占百分比等。
2 结果
共检索到2008-2017年PubMed收录的中医药学相关专业论文36 862篇,其中23 620篇是以非中文发表的,占64.08%。即在PubMed收录的中医药学专业论文中,有大约2/3是以非中文发表的。
2.1 中医药学国际论文的发表年代分布
2008-2017年PubMed收录的23 620篇中医药学国际论文,按照中医、中药和针灸疗法分类后,每类论文的篇数及年代分布见表1。
鉴于同一篇论文可能涉及多个类别,本文对中医、中药、针灸类文献分别检索计数,在类别间存在文献重复计数情况。表1中每行最后一列的小计文献数是3个类别的非重复文献数,即剔除了类别间的重复计数(表2、表3、表4同理)。
2.2 中医药学国际论文的发文期刊分布
2.2.1 中医药学国际论文核心发文期刊 PubMed收录的23 620篇中医药学国际论文分别来自2 452种期刊。选择刊载中医药论文>195篇的期刊作为中医药学国际论文的核心发文期刊,共24种,约占全部期刊的0.98%(见表2)。该24种期刊合计刊载的中医药学论文占全部中医药学论文的43.52%(10 280/ 23 620),分别占中医、中药和针灸疗法总发文量的45.06%(2 794/6 201)、48.01%(6 594/13 736)和37.62%(2 448/6 508),这些期刊在中医药学国际论文发文中贡献较大。
除了国内机构主办的几种英文版专业期刊外,国外主办出版的中医药学国际论文高载文期刊(本文主要依据Clarivate科睿唯安收录期刊说明确定期刊出版国)主要集中在传统医学、针灸、补充与替代疗法、天然药物、植物药、民族药等学科专业。此外,鉴于针灸疗法的应用特点,其论文也发表在神经科学、疼痛、麻醉、不孕不育等学科期刊上,值得针灸相关研究者关注。
2008-2017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英国医学会杂志》(BMJ)及《柳叶刀》(Lancet)等国际生物医学界顶级期刊均刊载过中医药学相关论文,分别为13、14、7、24、24、7篇;但其中只有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JAMA、Nature刊载过极少量有关针灸或中医药方面的研究性论文,分别為2、6、1篇,其他多为读者来信、消息、展望或评论等非研究性文章。
2.2.2 中医药学国际论文的重要发文期刊 选择2008-2017年刊载中医药学国际论文篇数占比>15%该刊同期发文总量的14种期刊作为中医药学国际论文的重要发文期刊(见表3)。中医药学是这些期刊发表论文的主要专业内容。无论是专业文献阅读还是论文投稿,从其刊载论文的专业性特点考量均应属于优先选择的重要专业期刊,但应注意各刊在刊载论文时的专业主题侧重。
2.2.3 高占比刊载中国学者国际论文的期刊 在23 620篇以非中文发表的中医药学国际论文中,有14 422篇是来自于中国学者(论文第一作者署名为中国机构),占61.06%(14 422/23 620)。表4列出的19种期刊在2008-2017年刊载中医药学国际论文均>200篇,且其中来自中国学者的论文>24%。这些期刊合计刊载中医药学国际论文9 162篇,其中有6 640篇是由中国机构的学者所撰写,平均占比达到72.47%。可以认为这些期刊既是中医药学国际论文高载文期刊,也是刊载较多中国学者撰写论文的期刊。需要注意的是,除了JAMA在2017年刊载过2篇来自中国作者的中医药学研究性论文及少量读者来信和评论以外,其他包括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BMJ、Science、Nature、Lancet等生物医学界顶级期刊均没有刊载过来自中国作者的中医药学研究性论文。
2.3 中医药学发文期刊的国别和语种分布
PubMed收录的中医药学国际论文分别发表在62个国家和地区的2 452种期刊上。其中,6 201篇中医学论文来自48个国家的1 201种期刊;13 736篇中药学论文来自46个国家的1 382种期刊;6 508篇针灸学论文来自53个国家的1 235种期刊。这些期刊主要出版自英国(28.02%)、美国(23.57%)、中国(10.28%)、荷兰(7.25%)、爱尔兰(6.10%)、德国(5.62%)、瑞士(3.36%)、日本(2.79)、韩国(2.26%)、希腊(1.96%)和新加坡(1.66%)等国家,合计发表中医药国际论文达到全部论文的92%以上。上述中医药学国际论文的发文期刊主要来自Elsevier、Springer-Nature、Wiley-Blackwell、Taylor & Francis、George Thieme、World Scientific等国际商业出版公司,同时也有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The Pharmaceutical Society of Japan等专业学术组织和PLoS、BioMed Central等开放存取性出版机构。
所有论文涉及23种语言,但最主要还是以英文(98.18%)发表,只有极少量以日文(0.63%)、德文(0.42%)、俄文(0.21%)、法文(0.10%)、韩文(0.06%)等文种发表。而且,以非英文发表的中医药学国际论文只有3篇来自中国作者(以德文发表),其他均来自国外研究机构。
3 讨论
3.1 中医药国际论文的分析数据来源
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制作的PubMed/Medline是国际上最具权威的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是相关专业人员在文献检索、课题查新等信息收集中必查的数据库。反映学科研究状况和最新进展的学术论文被其收录,可以扩大文献的全球利用率,对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起到促进作用。该数据库的最大特点是其特有的主题词系统,可以保证文献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而被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的期刊论文,也是在科研绩效评价、学位申请和职称评定等活动中被认为是具有高学术影响力的成果。
PubMed收錄的以非中文发表的中医、中药及针灸方面的论文,结合SCI的期刊评价指标,可以全面反映出2008-2017年中医药学在国际上的成果发布状况。分析中医药学国际论文发文期刊的出版国别、出版机构及语种特点,及其刊载中医药论文的专业和作者国别的选择倾向性,对相关专业研究者在文献阅读和论文投稿时的期刊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2 中医药国际论文的发文特点
近年来,中国学者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逐年上升。在全球最大的摘要和引文数据库Scopus中,来自中国的论文已经达到18.6%[1]。经检索,2008-2017年来自中国研究者的论文占PubMed收录论文的9.67%,而且以英文为主。在PubMed收录的全部中医药学国际论文中,来自中国学术机构的成果达到61.06%,显示出中医药学作为中国的一个特色学科,中国学者在该研究领域获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对学科文献产出的贡献率非常大,突出体现了中国在中医药学科的地位。
3.3 中医药学国际论文的重要文献源
某一学科专业的重要文献源,既体现在其刊载该专业学术论文的数量上,也体现在质量上。同时,其刊载的专业论文占其全部论文的百分比也是观测指标之一。此外,为了有助于国内相关研究者对海外投稿期刊的选择,还要考虑刊载来自中国研究者成果的百分比。中国作者向国外期刊投稿会受到语言、投稿人身份、国外同行推荐及期刊对中国作者的友好程度等制约。本研究中,刊载中医药学专业论文的数量及所占百分比可以反映期刊的专业载文情况;而刊载来自中国作者的论文情况,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这些期刊对中国研究成果的认可。
在高百分比刊载中国学者国际论文的期刊中,除了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和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等4种有中国背景的期刊刊载中国作者论文的百分比较高以外,其他期刊多处于20%~40%间,在国内科研产出快速上升及中国国际论文所占比例逐年加大的情况下,此比例属于正常范围。在西方学术界对来自中国的科学成就存在不信任现象,特别是对中医药的科学性存在质疑的情况下,中国学者论文稿件所占比例较高,表明这些期刊在稿件录用中对中医药专业及来自中国稿件没有明显的学科专业和国别歧视。
3.4 中医药国际论文重要发文期刊的专业特点
中医药学国际论文多集中刊载在本专业的期刊上,同时还根据专业特性和临床应用呈现出分散刊载在相关学科期刊上的特点,尤其是针灸学与神经、麻醉、疼痛及不孕不育等学科密切相关,在阅读与投稿时需注意。此外,有些中药学及中医基础性研究成果还分别发表在综合、化学、药学及分子生物学期刊。如PLos One、Trials、Explore、Molecules、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Scientific Reports、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Molecular Medicine Reports等期刊也将中医中药学论文纳入其收稿范围,但所占比例一般<10%。
从中医药学国际论文的来源国别可见,除来自中国作者的论文以外,还有>1/3的论文来自于其他国家。一方面说明国外的研究机构和研究者也在开展中医药学相关研究,另一方面也提醒国内作者在向国外中医药学期刊投稿时,不仅要考量载文情况,也要注意期刊刊载稿件的来源国别特点。
3.5 中医药国际论文的投稿建议
期刊被国际权威数据库收录,表明其具有被认可的学术质量,有助于其刊载的论文被广泛检索与阅读。而影响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因此,从学术交流、绩效考核及提高学科专业影响力方面考虑,在投稿选择期刊时应重视期刊被权威数据库的收录情况及其影响因子。而在高频刊载中医药学国际论文的期刊中,影响因子普遍不高,其中还有3种期刊尚未被SCI收录。因此,为了提高国际论文的稿件录用率,投稿时还应该了解期刊的发文特点,包括刊载中医药学专业论文的数量及百分比,同时也不能忽视中国作者论文所占比例。既要尽可能将稿件投向高影响力的期刊,还要综合考量这些期刊的专业论文刊载情况和专业侧重,迎合期刊接收并发表论文的“偏好”。
参考文献
[1] 陆默编译.中国成世界最大科技论文产出国[J].世界科学,2018(3): 37.
(收稿日期:2018-09-06)
(修回日期:2019-01-22;编辑:魏民)
推荐访问: 医药学 发文 年中 期刊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