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崇州市农业、林业行政审批的基本情况,分析其特点及制约因素,结合当前工作情况,提出发展建议,以促进崇州市农业、林业行政审批工作更好、更快地开展。
关键词:行政审批;农业;林业
1.崇州市农业、林业行政审批的基本情况
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和机构编制整合,2007年,崇州市农村发展局按照便民高效、科学归并、集中办理的要求,在崇州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2个行政审批服务窗口。按照“1个窗口进、1个窗口出、1套程序、1个标准”和“依法、公开、便民、高效”原则,在窗口设首席代表1名,经授权后全权負责所有审批项目,将所有农业、林业行政审批服务项目全部入驻市政务中心,由窗口统一受理,交由市农发局内部业务科室办理,结果仍由窗口送达申请人。目前,在窗口办理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合计35个大项,95个小项,其中,农业行政审批59小项、服务类16小项、林业行政审批20小项。
2.崇州市农业、林业行政审批的特点
在依法治国的大前提下,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已经建立了门类齐全,以法律、行政法规为主线,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为辅助的较完善的审批服务体系。以行政许可为主的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相对固定,崇州农业、林业行政审批大致有以下特点。
(1)行政审批项目多。市农发局的行政审批服务项目有95小项,行政审批项目数位列市政府序列局之首,占全市行政审批项目总数的12.66%。(2)年均办件量大。以近2年为例,2015年全年共办结6939件,2016年共办结5850件,年平均办件6000多件。(2)涉及门类多。市农发局的93个行政审批服务项目,涉及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渔业、农机、森林资源6大门类。(3)办件程序多,用时长。93个小项中,25个项目承诺当场即办,49个项目要经过专家评审或查验现场核实。其中,用时最长的是“兽药经营许可”,法定时限为30个工作日。(4)办件量差异极端化。以近2年为例,2015年,办件量超过100件的有8个项目,2016年也有8个项目。这2年办件量少于10件的事项分别有11个项目和10个项目,甚至很多事项,近两年无人申请办理。
3.行政审批工作的制约因素
(1)环节仍多,流程仍长。在“简政放权”的大环境下,1个办件,从受理、审查到决定,最少仍要经过窗口承办人员,具体经办人员、科室负责人、单位分管负责人4个环节,多的要经过6~7个环节。有的办件经过本级初审后,还要经过上级的批准。审批环节众多,效率较低。(2)电子政务仍不能满足需求。窗口与后方各个业务科室不能实现电子数据交换,信息互通。行政审批办件仍以纸质材料为主,仍需靠人工传递、交换材料,成本高、速度慢。(3)审批资源仍需进一步整合。大部分审批项目仍由后方业务科室独自承担,审批项目关联性差,各自为政,相关资源不能共享。
4.对当前行政审批工作的几点建议
4.1加快建立运转流畅、高效能的审批工作机制
一是要合理设置审批流程,精简不必要的环节,对一些重大审批项目,实行联合审批。二是要着力解决在实际工作中,耗时最长、不确定因素最多的现场勘查环节。当前,现场勘查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勘查的内容、结论方面没有标准,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导致审批尺度不统一。三是要建立督办催办制度。应充分发挥政务窗口首席代表的协调功能,授予其催办督办权,并制订相应制度进行规范。
4.2不断提高审批人员的业务素质
农业、林业行政审批工作关系到农业、林业生产的大局,如果审查不细、把关不严,极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一是应定期组织行政审批人员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使之能在纷杂的申报材料及复杂的现场环境中,明察秋毫,去伪存真。二是应加强行政审批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教育,确保能依法审批。
4.3加快建设电子政务平台
如今已进入“互联网+”的时代,电子政务也应当与时俱进,才能提高审批效率,真正便民利民。一方面,应加快网上审批平台建设,使群众、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完成申请。另一方面对行政审批的证照、批文等结果,全面实行电子化管理,将电子化的行政审批结果通过邮箱、微信等方式发送给申请人,方便其携带和使用。
4.4始终树立服务第一的意识
行政审批不仅仅是权力,更多地是服务和责任。作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努力做好行政审批工作,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审批服务,是应尽的义务。相反,把行政审批作为谋取私利的手段,目空一切,颐指气使是绝不可取的。
推荐访问: 崇州市 行政审批 林业 思考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