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在机房进行的,通过广播教学软件给学生进行演示,然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具体的问题,在会考练习系统的基础上巩固并拓展知识点。本节是信息技术课程“收发电子邮件”中“Outlook软件的应用”,在会考中是重点内容。所以笔者设计一节课的内容,结合会考练习系统进行知识点的传授。
2 案例主题
1)认识电子邮件;2)学习邮件软件Outlook Express;3)掌握收发电子邮件。
3 案例事件
3.1 复习引课上节课浏览了Internet,看到许多好的网站和漂亮的网页,也下载了部分软件和文章。怎样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同学、朋友和亲人呢?又怎样让他们得到呢?有什么办法?(打电话、写信、电报、传真等)有没有一种既如打电话般快速,又有信件的通讯方式呢?那就是电子邮件。
3.2 講述新课
1)基本知识:拨号上网;启动Outlook Express;认识Outlook Express界面(文件夹窗口;邮件主题列表窗口;邮件预览窗口)。
2)制作电子邮件并发送。①单击“新邮件”。②认识新邮件窗口:收件人格式为“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域名”,如stu1980@163.com;“抄送”和“密送”亦同上述格式一样;“主题”可自己命名,如信件、通知、论文等;“正文”书写要表达的内容。③附加文件。方法:单击附件/选文件名/单击“打开”。注:可附加别的软件编的文章、图片、声音、视频、软件等,但收件人必须有该软件。④保存电子邮件。方法:文件/保存/草稿。⑤发邮件。单击工具栏的“发送”,邮件发出。单击Outlook文件夹窗口的已发送文件夹,如已发出,则显示该信件;否则,单击发件箱,选定该邮件,单击“发送和接收”发送该邮件。
3)收电子邮件。给学生演示收邮件的方法:单击Outlook工具栏“发送和接收”按钮。
4)浏览邮件。方法:单击Outlook文件夹窗口的收件箱,单击浏览的邮件,可在邮件浏览窗内浏览;双击邮件列表窗的电子邮件,可打开要阅读的邮件;双击附加文件邮件,即可打开该文件(必须有该附加文件的软件,如文本Word、解压缩软件等。也可以补充一些知识点,就是怎样保存附件:在附件处右击,选择“另存为”,这样就能利用收到的附件)。
3.3 实习操作利用高中会考系统练习这节的知识点:建立账号;收发电子邮件,并保存邮件的内容;发送和保存附件,同时给多个人发送电子邮件以及抄送和密送;回复作者和转发邮件、删除邮件等。
4 案例分析与启示
本节课抓住学生想发送电子邮件这一兴奋点,将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会考练习系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知识点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法,灵活掌握知识点。任务的设计体现层次性,教师的教学采用讲练结合和自主探索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不同套题不同知识点的结合,使学生的知识点更加灵活地应用在一起。
5 案例问题及解决
当然案例中也有不足的地方,在一开始每个学生必须先设置添加自己的账号,如果不细心就会影响下一步收发邮件。这样就造成学生建立多个账号,结果还是接收不到邮件,浪费时间。同时学生也没有真正理解Outlook软件的用法。因此,教师在讲建立账号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强调:每一步都要细心,邮件地址、服务器名称、账号、密码一定要正确。假如建立完账号还没有接收到邮件,也没有必要重新建立,只需把建立完的账号的属性打开,直接修改就可以。这样既节省时间,又修改了错误的地方。所以说第一步既繁琐又重要。
6 案例思考
通过这节课上课反应,结合会考知识点,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1)仔细建立账号,并通过属性能进行修改;2)同时发送邮件给多个人,邮件地址中间要用逗号或者分号隔开;3)回复或者转发邮件的时候,一定要选中收到的邮件再单击回复或转发;4)保存附件时,要打开带有附件的邮件,右键单击“附件”,选择“另存为”就可以;5)抄送和密送其实也是对方的地址,讲解概念的时候要给学生讲解清楚;6)把邮件里的内容保存到文本文件里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而在给定的位置建立文本文件,然后再保存就容易了。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应总结的几点易错知识点,提出来供参考与分析。■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第一中学)
推荐访问: 利用 收发电子邮件 Out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