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姆拉迪奇与斯雷布雷尼察惨案

姆拉迪奇与斯雷布雷尼察惨案

时间:2022-03-16 08:10:40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iMunN<ͶiyMu6ۭuM4}׎}m}i4O_}i7_8iv_駎?7uݹo?i}xM}5uiM4t~yO_}ۍ}NۍxAunuiם4mMu۾5^?駽zw׿4O7p5iuuםx]㍴M?6ۯ6ۯiz^m4iM7]}iiM<۞M=]Z报告曾把荷兰政府拉下台,迫使内阁集体辞职,以示对“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承担“一定的政治责任”。为此,坚决要求逮捕姆拉迪奇,成了荷兰等欧盟成员国打给塞尔维亚申请加入欧盟的一张王牌。

2010年3月31日,经过约13小时彻夜激烈辩论,塞尔维亚议会以微弱多数通过一份决议:谴责针对波黑斯雷布雷尼察居民的罪行,对受害者表示哀悼并向其家属致歉。决议承认塞尔维亚当时“未能尽一切可能阻止悲剧发生”,但没有使用“种族灭绝”一词。舆论认为这是塞尔维亚有意通过道歉向欧盟“示好”,但欧盟方面仍要求塞尔维亚寻找并逮捕姆拉迪奇。

塞尔维亚国内一些反对人士对会议的致歉决议则深感不满,以“耻辱”、“不公”等词汇展开抨击,宣称决议“给后代涂上永远无法抹去的污迹”。据塞族居民遭迫害罪行调查委员会的材料,斯雷布雷尼察同时也是塞族人的坟墓,波黑战争期间,至少3227名塞族居民在斯雷布雷尼察地区死亡,参与犯罪的穆斯林多达469人。

不过,塞尔维亚当局似乎铁了心要抓捕姆拉迪奇,为此特意悬赏一百万欧元,后又提高到一千万欧元。

就在塞尔维亚政府和欧美大肆展开搜捕行动时,姆拉迪奇的行踪却不时显现。有迹象表明,在女儿安娜的生日和祭日,姆拉迪奇总会来到女儿的墓碑前献花吊祭。姆拉迪奇曾要求助手:“一旦有人来抓我,你们就开枪打死我”。颇为讽刺的是,2010年,68岁的姆拉迪奇迫于生活压力,一度在工地当临时工。该工地位于贝尔格莱德附近小镇一个名为“新时代”的小区,由欧盟捐资修建,当年塞尔维亚总统和欧盟代表还曾到此地参观。

姆拉迪奇终究是被捕了。不过,他只是前南刑庭第160个被逮捕的“前南战犯”。外媒披露,姆拉迪奇被捕并非本•拉丹式的闪电突袭,更多的是外交官谈判的结果——塞尔维亚方面负责与姆拉迪奇协商,确保照顾其家人,许以养老金并同意给他一个体面的葬礼。

塞尔维亚不少人表示 :政府屈从西方压力逮捕姆拉迪奇是民族耻辱,国家出卖了自己的英雄。总统塔迪奇则称:塞尔维亚及其人民“摆脱了长久以来背负的污点”,塞总理也表示:称逮捕姆拉迪奇“清除了塞尔维亚在欧洲一体化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姆拉迪奇或许怎么也想不到,他将再次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如果各项指控成立,姆拉迪奇将面临终生监禁。不管是民族英雄,还是战争屠夫,他终究成了一枚“棋子”,抵不过一张欧盟入场券。

人类走过的20世纪,烽烟过处,处处血腥:从一战时土耳其对亚美尼亚人的大屠杀,到二战时纳粹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从“红色高棉”对柬埔寨境内少数民族的清洗,再到卢旺达的百万杀戮,一幕幕惨绝人寰、怵目惊心。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事件,成为20世纪末又一个惨痛的历史记忆。殷红的血迹已经风干,当年的战场和坟场也都鲜花绽放,但有些人永远回不来了。对于痛失亲人的遗属,很多人每天带着悲痛入眠,醒来时依然充满悲伤。

推荐访问: 布雷 惨案 迪奇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