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的拍摄。两天的时间十分紧迫,从每天早晨四点直到下午七八点拍摄结束,没有一个人松懈,也没有一个人向高原反应妥协。海西州的金子海、万亩枸杞园、可鲁克湖、白公山、外星人遗址等地都留下了选手们专注而忙碌的身影。有的选手在集体拍摄结束后,仍扛着长枪短炮在夜幕中奔忙;有的选手还要在住处彻夜修整作品。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桐胜,中国著名人像摄影家付欣,中国著名纪实摄影家于德水,中国著名摄影理论家、教育家宿志刚,中国著名纪实摄影家孙海波等摄影界的领军人物担任本次大赛的评委。专家评委一致认为,选手们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创作出这样优秀的作品,体现了高度的技术水准和艺术造诣。最终,梁明、梁勇、吕学海、刘乘良、刁祥瑞、马舒、赵萍、靳祥连、沈振宏、陈生贵获得第四届“中国十佳数码摄影师”称号。
镜头下的创作宝地
德令哈是此次大赛组委会安排的最主要拍摄地。1988年夏天,诗人海子途径德令哈,望着夜幕下苍茫的戈壁,写下了“今夜我在德令哈”这充满孤独与温情的诗作。海子笔下这座雨水中荒凉的城由此同这位诗人发生了最紧密的联系,也让德令哈成为摄影师和文人画师们的魂牵梦萦之地。
决赛的第一天,夜色还没完全褪去,参赛的选手们就已赶到怀头他拉镇的可鲁克湖畔进行拍摄。可鲁克湖在蒙语中是“水草丰美”的意思,它发源于祁连山脉哈儿科山的巴音河,湖水透澈清淡、芦苇茂盛,不时有天鹅和珍稀保护动物黑颈鹤来这片高原湿地休憩。晨曦中的可鲁克湖成为了摄影师们绝佳的拍摄地,也在每个人心中留下了璀璨的一笔。
顺着湖边一条银色的河道往前,就可看到另一片与可鲁克湖风姿迥然、生态各异的湖面——托素湖,这也是在德令哈不可错过的绝佳拍摄地之一。托素湖是内陆咸水湖,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很少,只有湖心小岛上能够听到鸟鸣啁啾。湖的周围全是茫茫的戈壁滩,愈发显得湖面辽阔、湖岸宽广。此时的托素湖安静地沉寂着,好似一片秘境,让人不禁联想在这静默的湖面下定是藏匿着骇人的巨浪;果然,天气变幻时,托素湖就露出了狂野的一面,波涛汹涌,浪花飞溅,拍岸有声,动人心魄,也不枉摄影师们为了这一刻定格的守候。
托素湖东边的“外星人”遗址是组委会选择的第三处创作景点。这其实是一座被当地藏民奉为“神山”的白公山,山下堆满了朝奉者竖立的玛尼石。白公山山脚有三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岩洞,岩洞内一根直径40厘米的大铁管从顶上斜通到洞内,此管状物的成分无法化验,来历也尚无定论,加之周边奇特的地理容貌,从而有了“外星人遗址”之说,这又为德令哈增添了些许神秘的魅力。
9月7日的决赛颁奖晚会上,众多在德令哈创作的作品受到专家评委和组委会的好评。其中,《梦幻托素湖》的摄影师刁祥瑞、《今夜我在德令哈》组照的摄影师沈振宏成功入选第四届“中国十佳数码摄影师”。
推荐访问: 人和 魅力 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