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把握定位 勇于创新 精益求精在编辑《中国共产党历史简明辞典》工作中运用专科辞典编纂理论的思考

把握定位 勇于创新 精益求精在编辑《中国共产党历史简明辞典》工作中运用专科辞典编纂理论的思考

时间:2022-03-17 08:37:2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以党的历史知识为主线,兼顾与党密切相关的知识,内容准确、简明、权威,是广大党员干部实用的工具书,具有党史知识小百科的作用。

[关键词]编纂总则 细则 理论思考

作者简介:韩冬梅(1976-),北京市人,大学本科,编辑,武汉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

中共党史出版社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直属的中央级党史专业出版社,主要以出版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和著作为主要任务,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自1983年建社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出版了不少高质量的党史、革命史优秀图书,这对促进全国党史部门工作,推动全国党史研究、教学、宣传及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十几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共党史的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学术活动更加活跃,而且随着材料的积累、发掘以及人们认识的提高,档案材料的公布,研究、编纂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新的扩展,不断有新著问世。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虽然以辞书作为载体形式介绍党史的工具书出版过一些,但总体来讲,党史类工具书的出版和修订工作一直是滞后的。这既不利于实际形势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科的发展。

近日,中共党史出版社将全面启动《中国共产党历史简明辞典》编辑工作。这部辞典无论在编纂指导思想、编纂原则、还是编纂的组织等具体的细则上将是一部权威的、内容准确、简明适用的辞书。

以往,辞书市场上党史类同题材的工具书种类很多,如《中国共产党大辞典》、《中国共产党人名大辞典》、《中共党史简明词典》、《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等等,但其共同的不足是:(1)定位不准确,这里的定位包括读者定位和辞书本身性质和规模的定位。这就造成确定的读者对象与辞书本身所提供的知识系统和结构出现不匹配、错位的问题。(2)出版时间距今较长,多为十年前出版。(3)材料较陈旧,其中一些辞条释文分析问题的角度,使用材料的侧重点以及某些结论和断语,都已过时或不准确,无法反映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4)在辞条的结构设计上,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随意性比较大,出现了一些漏收、重复、繁杂的问题。

作为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简明辞典》的一名编辑,我先试用在工作实践中跟各位老师所学到的专科辞典的编纂理论和知识,为我社即将全面启动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简明辞典》编纂工作写一简要的编写说明,在把握其定位的基础上力求突出其特色。

《中国共产党历史简明辞典》编写说明

一、总则

(一)编纂指导思想

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党中央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新时期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有关结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达到思想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统一。要求内容准确、简明、适用、权威。适用于党、政、军及各条战线的党员干部从事宣传、教学、研究工作及开展学习活动之需。

2.力求编成党员干部实用的工具书,具有党史知识小百科的作用。

3.以党的历史知识为主,兼顾与党密切相关的知识。

(二)基本框架

该书结构定为总论;人物;三编(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直到十七大以来),总字数控制在150万左右,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史上的重大事件(含战役战斗);重要会议;重要组织;重要人物;重要文献、讲话、报刊;取得的胜利或建设成就等。

(三)编纂组织

成立专门的编委会,主要成员应来自中组部、中宣部、党史研究室、文献研究室、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对党史有研究专长、特别是对党史辞书有编纂经验的名家、专家和学者。中央党史研究室主要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全部参加撰稿和审、定稿工作。

(四)编写的基本原则

1.所列辞目和辞条释文,其内容必须符合中共中央在1945年和1981年通过的两个历史决议精神,并注意新的发展。

2.收入的辞条要反复推敲,确实是相关内容的要点,特别要注意多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词,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的新词语。释文要完整,简明扼要,注意突出“简明辞典”的特色。

3.编写的辞条使用第一手材料,内容新,注重学科的新发展。尽量反映出最新研究成果,严禁抄袭。释文准确、精练,用语规范,评价客观、公正、要反映事物核心。

4.每一辞条字数按长、中、短三类区别,长条1000-1500字;中条600-800字;短条300-500字左右。长条占少数,主要以中短条为宜,一目了然,不仅便于查阅,还要益于理解、记忆和使用。

二、细则

(一)条目安排

1.总论:主要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论述;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党的建设;统一战线等。跨越多个历史时期的辞条,放在总论内。

2.人物:所收范围是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人大委员长、副委员长,政府国务委员和政协副主席以上,民主党派正副主席及有关著名人士,著名烈士、著名英模,与中国有关的著名国际人士、国民党著名人物。

3.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史上的重大事件(含战役战斗);重要会议;重要组织;重要人物;重要文献、讲话、报刊;取得的胜利或建设成就等。

(二)辞条要素

1.事件类:何年何月何日发生;经过、性质;影响作用;何时结束。

2.会议类:召开的起止时间、地点;主持单位、主要参加人员;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会议结果、作用影响。

3.组织类:性质;成立时间、地点;组织状况;主要活动;作用影响。

4.纲领路线方针类:制订或提出的时间;基本内容;作用和影响。

5.文件类:发文单位和时间;发文背景;主要内容;作用和影响。

6.著作类:作者成文或发表于何时何地;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已收入何文集。

7.报刊类:主要是当时有影响的报刊;创办和停办的起止时间、地点,创办人、主编、主要撰稿人;主要栏目及特色,发表过有重大影响的文章;变迁情况,作用与影响。

(三)编排体例:

1.本辞书按党史发展阶段编排;每阶段按内容分若干块;每块按辞条内容的时间顺序排列(除“人物”类辞目按姓氏笔画排列外);同一时间的辞目,按党、政、军、群顺序排列,并注意相关条目的适当集中。

2.释文中的序号一律用(1)、(2)、(3)......分别叙述。

3.如一个辞目的释文涉及另一辞目,并在另一辞目中有完整解释的,或辞目释文相同而名称不同的,只列辞目,并注明“参见某某”条。

4.释文中出现的组织、机构、地名等一般采用历史称谓,必要时夹注现名。既有地域名称,又有数字序列称谓的组织机构,根据习惯用法书写其名称,同时用括号注明其另一称,如“泰山地位(亦称地位)”。书写领导人姓名时直书其名,不加“同志”,必要时加职务,统一写常用的或解放后的正名,同时注明其化名、别名。

5.根据地称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除井冈山称“根据地”外,其他均称“苏区”;抗日战争时期均称“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均称“解放区”。

6.在同一编写单位中,第一次出现的组织机构、重要会议和文件名称以及部队番号等,均用全称,同时用括号注明简称。

7.对于学术上有争论的问题,一般用第三人称作客观陈述,不做主观判断,不引伸、不议论。

8.文字一定按国家语委最新颁布的各项语言文字规范和科委颁布的科技术语规范,历史纪年,一律采用公元纪年。

9.本辞典所用资料,一律以中共十七大(含)以前发表的为限。

10.本辞典后附笔画辞目表、《中国共产党大事年表》以及有关的统计资料。

在编写本辞典时应注意的以下问题:

第一,定位准确,全书都要贯彻编纂的指导思想。

第二,框架结构严谨、科学,所收入辞条精当。

第三,内容新,具有现代气息,注重学科的新发展。本辞典应特别关注新词、新概念、新辞语、新事物。

第四,释语准确、精练、简明通俗,用语规范,评价客观、公正,反映事物核心,便于学者及普通读者利用。

第五,注意补充新内容,尽量反映出最新研究成果。例如,在本辞典的组织词条中,有关第五届中央政治局成员有陈独秀、蔡和森、李维汉、瞿秋白、张国焘、谭评山、李立三、周恩来 ,已出版的历史资料书和中委名录都沿用了这种旧的资料,本辞典依据有关专家根据中央档案馆的档案和瞿秋白当时的日记等材料进行研究和考证,把邓中夏、陈延年、张太雷增补了进去,变为11人,并为这个新材料加了注释。

第六,很多辞条的释义是原创性的。因本辞典收入的新词多,前人所编辞典未曾涉及。本辞典在这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和尝试,有借鉴又有创新。

第七,编写队伍阵容强大,权威。

当然,辞书仅作到把握定位、勇于创新还不能称其为一本好的辞书,还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严格按照辞书的编纂流程和规律进行操作,才能做出自己的品牌,实现效益双赢。最后,我就本辞书的编纂流程和如何编好这部辞典谈几点设想:

第一,要作好辞书市场调研。总结出目前出版此类辞书的情况,分析他们的优势和不足,找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作到知己知彼,以确定自己的定位,这里也包括对自己作者队伍的分析和自身出版条件的评估。

第二,提出选题,选题要通过社委会严格的选题论证,如有可能,邀请专家到场,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以达到优化选题的目的。

第三,要成立专门的辞书编委会,邀请我们上级的主要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全部参加撰稿和审、定稿工作,特别是对党史辞书有编纂经验的名家、专家和学者。对辞书的编写宗旨和体例进行科学的总体设计。

第四,对框架设计的分类,每一类都要指定一位有丰富经验的专门负责人负责。还要成立专门的资料部门,负责收集翔实、最新的相关资料,以便在后期的编辑、校对等环节使用。并按辞书的编写宗旨和体例要求作者拟订编写方案,然后集体进行讨论,提出有关意见。

第五,审查完编写方案后,要求作者按照编写条例撰写样条,认真对辞书的样条进行审查,来发现作者的水平和认真程度,不行的我们决不姑息,淘汰或另请高人。

第六,样条审查完毕后,尽快提出修改意见,反复修改,以达到样条的统一性要求,把握住每个细节,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第七,书稿完成后,社里要严格执行稿前的三审制和发稿后的三审制规定,而且每一审级要根据编写条例认真负责、字斟句酌、严格把关、提高质量,特别注意是否存有抄袭现象。不符合要求的退改。

第八,三审完毕发稿后,一定要进行至少5次以上的通读检查,聘请资深的编辑和编审进行通读质量检查。

第九,聘请专业人士进行5-10次的校对,及时发现问题。

第十,要成立专门的出版印制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来监督整个辞书的物质生产流程,确保整个辞书的质量。

第十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著名语言学家陈原先生曾经说过:“修订是保持字典词典青春活力的唯一法门”,辞书通过修订,才能获得长久旺盛的生命力,保证其永不落后的时代性和规范性。《新华字典》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它正是以其平均三、四年修订的频率创下了中国修订之最,这也是它在辞书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一方面。所以我社在此书出版以后,一定要紧跟时代发展,时刻把握定位和读者需求,重视修订再版工作,使这部辞典在内容上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做到在修订中一步步前进,一步步提高质量。

到此《中国共产党历史简明辞典》的编纂流程基本完成了,但我在想,这不应该算完,真正的细程等待着我们在编纂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无休止、循环往复的良性循环过程。只有我们真正的以“十年磨一剑”的精打细磨的精神和态度,严格按照辞书的编纂规律编辑这本辞书,就一定能编好这本辞书,就能经受起读者的检验、社会的检验,为我国的党史研究工作做出它的贡献,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推荐访问: 辞典 中国共产党 编纂 简明 精益求精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