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以人为本,做人以德为先,强化思想道德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笔者认为新课程的物理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教学认识和体会。
一、通过物理学史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爱国主义教育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的中心内容,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介绍我国古代物理学方面的成就及发明成果,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达国家之一。在物理学理论和实践方面有辉煌的成就。其中《墨经》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自然科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几何光学著作;《论衡》这部著作,可称得上是中古时期我国的一部百科全书,等等。教学中结合教材有关章节通过多种形式陆续穿插介绍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感。
第二,介绍当今我国物理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建国以来,我国在物理方面提出了原子核结构的层子模型理论,超导的研究与实践等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尖端技术方面有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等。结合教材内容今昔对比,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另外,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今天我国的科学技术在某些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通过一些优秀物理学家如钱学森等的感人事迹,以及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发愤图强的工作精神教育学生,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唤起他们的远大理想。
二、通过物理实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公德教育的渗透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课外实验,教育学生重视和尊重每一个实验数据,每一个实验现象,不盲从;培养他们踏踏实实,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态度,这是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的具体体现。实验过程既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追求真理的科学思想品质的最好过程。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了解到实验不可能每一次都成功。实验数据的测量往往也要反复多次。这是枯燥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有耐心和毅力,而科学实验更是如此。我们的实验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塑造人的优秀品质的过程。
实验过程中同学间只有团结协作,互相帮助,才能共同完成实验。因为物理实验的各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在逻辑顺序上是不能颠倒和混乱的,而每一环节往往又要多个人共同协作才能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应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实验教学正是渗透团结协作精神的最好手段之一。
通过实验教学,教育学生爱护公物,爱护实验仪器,遵守实验规章制度,杜绝弄虚作假;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助人为乐;通过实验中的对废气、废物的处理,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这些都对学生渗透了公民道德教育。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应注意的几项原则
一是德育的渗透应注意适度。物理毕竟是一门自然科学,不能把物理课上成政治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物理学特点,挖掘教材的内在思想性,发挥教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自觉地、和谐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物理学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德育渗透应力求多样化。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而物理竞赛、课外实验、多媒体教学、黑板报、专题讲座、参观访问等是进行德育的好形式。合理安排这些形式,精心组织这些活动可起到知识教育和德育双丰收。如可以用作专题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对物理学发展的贡献是不磨灭的, 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另外,还可以用多媒体、图片、参观等形式,使学生了解我国解放后在物理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及科学家们优秀的科学品质,这都能达到较好的德育渗透效果。
德育的渗透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物理知识的各个章节,绝对不能将它们孤立起来。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关键是应渗透到教学当中,这中间贵在有意,重在有机,紧扣教材,有机渗透。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第四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推荐访问: 德育 物理 初中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