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旦出现故障,将会直接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配电线路常常会出现单相接地、短路、断线等故障,为了有效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务必要做好运行检修工作,加大线路改造和技术管理力度,做好防范措施,选用质量可靠的电气设备和配电线路,掌握科学、高效的故障检修维护方法,有效避免线路故障的发生,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配电线路运行中的问题和检修技术作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出合理化管理建议,希望和同行交流。
关键词:电力企业;线路运行;技术;管理
前言
配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旦出现故障,将会直接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配电线路常常会出现单相接地、短路、断线等故障,为了有效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务必要做好运行检修工作,从设计、检修、维护等方面下功夫,加大线路改造和技术管理力度,做好防范措施,选用质量可靠的电气设备和配电线路,掌握科学、高效的故障检修维护方法,有效避免线路故障的发生,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1配电运检一体化的特点
1.1统筹化
配电运检是电力业长期实践积累的一套方案,主张将运行、检修等工作综合为一体,如图1,制定统筹性的配电管理方案。市县级供电公司以国家电网为指导中心,按照地区具体供电的需求情况,设计配电运检组合式的调配模式,既减小了供电企业的物资消耗量,也降低了公司对市县级地区用电管理的难度。配电设备检修维护就是确保各个元件及其相关运行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升设备的动态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绝缘性能;维护配电网中设备装置的运行环境,防止元器件老化,最大限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
配电运检的统筹化
1.2安全性和意义
配电设备的检修维护管理主要是在保证企业、用户的安全和效益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供电企业所辖范围内的配电设备的运行、检修和维护情况,通过对配电设备的监控、巡视、检修、缺陷管理等,合理通过技术的监督管理、设备状态的评价以及故障风险分析等手段开展设备检修维护工作,以提高设备检修维护管理水平,确保设备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检修成本的最小化和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总的来说,配电设备检修维护管理的目标就是确保各个元件及其相关运行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升设备的动态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绝缘性能;维护配电网中设备装置的运行环境,防止元器件老化,最大限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
2配电线路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和技术维护分析
2.1在配电线路运行中,常见故障主要包括单相接地故障、短路故障、断线故障等,这些故障主要是由天气、线路、绝缘、角跨以及其他外来因素引起的。比如:线路中的某一绝缘点被破坏,或是大风将树枝吹倒碰到电线,导致单相短路,配电线路中就会产生过电压、过电流现象,进而对设备造成破坏,影响人身安全。电路之间的绝缘被破坏、人为将两条不一致的线路短接可能会产生线路短路故障;在维修人员进行停电维修时常常要将短接线挂上,但是维修后由于未及时拆除或未拆除短接线就会引起短路故障;遇到雷电时,雷击会引起线路绝缘子表面闪络,严重时会引起断线或爆炸,最终导致线路导线间线路碰撞而出现短路;遇到大风大雨天气时,由于线路通道间距较窄,树枝倒向导线上可能会压断导线引起短路,而树枝与导线之间的碰撞也会产生断路或短路;在架空电力线路或进行其他作业时,如果不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也可能会引起线路短路故障的发生。
2.2检修维护技术的巩固
针对配电线路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必须加大检修力度,充分利用监测手段对配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分析并掌握设备实际运行状况,根据预测结果科学拟定检修项目、间隔、工期、内容等,严格按照检修方案执行检修工作,确保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经济。首先,从方案设计、交付以及日常检修这三方面做好对配电线路危险点的控制。不管是对配电线路进行小修、大修或是技术改造,相关工作人员都应深入检修现场,明确工作任务和具体注意事项,从而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检修方案和防范措施;在执行检修工作前,应做好技术交底,由设计人员向检修人员讲解检修方案,要特别强调对危险点的控制,使每个检修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将每项检修控制措施都落到实处;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应当对杆塔、导线、底线等进行巡查、检查和故障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特别是对导线、底线的断股应及时消除,避免断线事故的发生。其次,要对配电线路检修现场作业进行安全控制,比如检修现场作业人数较少、作业内容比较简单,不办理工作票、不指定现场检修监护人、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问题就会出现,使检修现场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种问题,应当贯彻落实工作票制度,每个检修人员都必须掌握安全措施的操作程序,明确带电部位以及其他注意事项,树立安全意识,杜绝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开展检修工作。另外,要做好日常维护工作,检查线路立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杆塔基础是否坚实牢固,对于土质松散和黏性较差的基础应采用混凝土浇筑手段对其进行技术处理;定期修剪道路两旁和配电线路下方的树木,确保线路通道有足够宽度;定期清除绝缘子表面灰尘,发现绝缘子工作异常,应及时更换,杆塔上的鸟巢以及杂物也都应清除干净。再次,检修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停电和验电标准,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在检修工作时禁止少挂接地线或对接地点随意变更,挂接地线时应当有专人进行监护;由于配电线路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有多条相互靠近的平行线路以及交叉跨越且平行距离较近的线路,这样很容易引起检修人员的误登杆,所以应当在派工单上做出明晰的线路标识,派设专门监护人对检修工作进行监护,同时派设管理人员和安全人员作为第二、第三监护人,以加强对特殊配电线路区段的监护,并对检修人员的操作行为以及检修工具的可靠性进行监督。最后,传统检修方法为故障检修和周期检修,随着配电线路运行复杂性的提升,这种检修方法就显得比较滞后。因此,应以现代技术为支撑,积极引进并推广新技术比如红外测温技术、在线监测技术等,提高对配电线路运行状态的检修水平。
3配电线路的配电设备检修维护的有效管理措施
3.1电力电容器也是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证电网运行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大量弱感性负载存在于配电网中,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提供较多的无功功率,这些无功功率大大降低了发电机的工作效率,增加了传输线的电压损耗,导致电压幅值过低,这就需要电力电容器的加入,由电容器产生的无功功率对负载所消耗的无功功率进行平衡,以提升系统的功率因数和工作效率。
3.2配电设备检修维护的有效管理措施
电力线路检修维护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为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落以及机械伤害,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为:工作班组在没有得到调度许可的情况下私自进行工作任务的变更;工作班组在与调度运行管理人员协调交流过程中专业用语不规范;没有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基于此,应当加大对检修人员的管理,加大对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培训力度,每个人员只有通过相关考试并取得上岗证后才能参检;建立健全配电设备检修维护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检修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管理,将安全生产意识渗入他们的头脑中,明确责任分工,规范人员行为;在执行检修前,检修人员必须对工作区域内的潜在故障、故障类型、故障风险等级、故障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及时制定解决措施,将故障消除在萌芽中。检修维护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要求验电,按照标准挂接地线,禁止在变电站线路出口和开关厂内携带长物行走,禁止线路跨越高低压等级线路,在杆塔、平台、支架等场所进行作业时,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应当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发生人体伤害和器具损坏事故。
3.3倡导“科技创新”理念
科学技术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尤其是电力业工程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融合高科技成果才能创造预期的价值。基于市场对电能资源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我国电网也开始走向一体化控制模式,用以解决传统电压调度中遇到的问题。
4结语
运检管理工作要适应公司深化改革创新、加快电网发展的要求,全面推进“大检修”体系建设,构建适应“两个一流”的现代运维检修体系。管理者也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还要有专业的网络知识,能够灵活地使用新形势下的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和发展管理方式,及时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汲取更多的管理经验,从源头上杜绝设备故障的发生,确保电力系统供电的高质、高效、安全和可靠。
参考文献:
[1]柯东敏.变电站地网的运行、维护及改造的探讨[J].引进与咨询,2005(04)
[2]苏建军,曹旭,宋强.供电企业变电检修机制改革[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11)
[3]苏玲.浅谈配电线路的检修工作[J].科学与财富,2011(9):246
[4]冯晋红,梁云超.配电运行设备检修与维护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2)
推荐访问: 配电 检修 电力企业 运行 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