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微机保护监控系统中不同规约的微机保护兼容性问题,通过对保护装置生产厂家通讯规约的应用分析,解决微机保护装置的联网,实现保护装置的远程监视、维护。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ssue of microcomputer protection compatibility about different agreement in the microcomputer protec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Through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agreement among the protection device manufacturers, the paper solves the networking of microprocessor-based protection device, and realizes remote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 of protection device.
关键词: 微机保护;规约;处理
Key words: microcomputer protection;statute;processing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174-010引言
为了实现微机保护至的远程维护和加强机电保护运行管理,成分应用微机保护装置资源,近几年,集机电保护装置运行信息采集与集中监控、计算分析、维护管理、故障诊断于一体的微机保护监控系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在微机保护监控系统中,建立支持多种规约和多种网络通信模式,使系统具有通用性、可扩充性的通讯规约是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将为系统的发展扫清障碍。
1微机保护监控系统对通讯的要求
通讯功能不能影响微机保护装置原有功能和运行的独立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讯规约的开放型和标准化等是保护监控系统实用化的基础和关键技术。
数据通讯网络应满足可靠性高、抗电磁干扰性强、实时性强、能兼容不同通讯规约的保护装置及安全自动装置、能支持各种传输介质和传输方式。
充分考虑信息共享问题,不但满足机电保护专业的管理、分析的需要,还要兼顾调度和变电运行的需要,可方便的与其他网络系统和应用系统互联,扩展自身功能。
2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法
以本地区保护监控子站系统建设为例,它由工作站、各保护装置及其他智能设备组成,主要完成数据的采集和上传,同时,可实现保护装置的统一管理。电力系统中微机保护装置种类繁多,保护通讯的开放程度存在差别,尤其是保护装置的通讯规约不统一,这些给保护装置的联网通讯、高级应用功能的开发带来较大的困难;同时,也造成微机保护系统的建设周期长,问题多。
2.1 传输媒体的应用在非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具有串行接口的保护装置用双绞线通讯,传输率为10Mbit/s左右,传输的距离一般为几百米;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主要是利用光纤星形以太网和总线型网等通讯网络。
2.2 通讯规约的应用分析工作站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块负责解释微机保护装置的不同规约的报文,进行预处理,将各装置数据汇总后发向工作站数据处理进程,同时也负责将子站端的操作控制命令转化成报文下发至各保护装置,返回执行结果等,其中规约管理器专门用于管理不同规约。子站系统为不同的设备编制相应的规约模块。
采集的保护信息主要包括运行、动作事件和异常告警信息。其中,运行信息主要有召唤保护装置运行定值和软件版本、保护压板投退状况、开关变位、遥测值、保护采样值。数据采集的主要问题是保护信息开放程度不一样,表现为规约内容的不一样,如部分厂家对故障录波定值、部分故障信息为定义或每开放、部分装置采样值不能上传。
2.3 系统功能本地区保护监控系统已接入110KV综自站8个和1个330KV变电站,包括南瑞继保、国电南自、许继集团和四方公司等保护装置,并于2003年11月投入运行。它实现了对接入的微机保护进行实施检测,尤其是能及时发现装置的异常信息,快速的处理缺陷,为开展的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提供重要依据。系统故障时,进入专家系统进行分析并提供处理意见;同时,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运行报表,进行设备参数差距,提高了继电保护专业的运行管理水平。该系统分为电网扫描、保护运行工况监视、保护管理、故障录波分析四个模块,其中,保护运行工况实现对接入微机保护装置运行状态的实施检测,利用其进行继电保护巡检,能够及时发现装置异常;保护管理和专家分析系统式高级应用模块,能实现实时信息统计,对接入系统的微机保护装置进行统一的管理。
3展望
微机保护联网,实现在线检测和管理将成为保护专业管理的发展方向之一,微机保护通信规约的开放和规范是这一进程的基础。与其他网络互联,实现信息共享;进一步加强保护定值在线校核等实用功能的开发等问题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浩.工业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5).
[2]姜蕊辉,周建.变电站微机自动化系统的集成.电气时代,2001(7):56-58.
[3]罗雪莲.多变电站分布微机监控系统的设计测控技术,2001,20(4):20-22.
[4]马永庆,刘革.变电站微机监控与保护系统电站设备自动化.1990(2):26-29.
推荐访问: 规约 微机 监控系统 通讯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