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关于中学生语文作文的思考

关于中学生语文作文的思考

时间:2022-03-20 09:56:2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社会“唯分数论”的教学的评价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仍然是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和学生学习好坏的“砝码”。笔者在本文就如何写好作文浅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思考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这也是个难点。“作文难,作文难,难于上青田!”这是中学生对学作文的普遍感受,“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这已经是中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找到产生这种感受和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对于我们教师更作文教学,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一、中学语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想要去改善中学写作的问题首先就必须找到当今中作语文中问题的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有所提高。下面就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作简要分析:

1、“考试”仍为作文的目标。虽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在持续地变化,但领导、家长、社会“唯分数论”的教学的评价使得教师和学生都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分数仍然是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和学生学习好坏的“砝码”。因此学生是为了考试中得到高分而努力在平时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也就围绕“考试”来训练学生。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教学偏于形式,自然把作文看成一种特殊的事,跟实际生活部怎么切合,于是学生自然要叹无内容之苦。“教师总是花比较多的精力在指导学生怎样写出符合考试要求的作文上,然后不知一篇篇的练习让学生写。而学生面对一次次的作文慢慢地会产生害怕甚至厌恶情绪。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2、内容思想性要求过高。在当今的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旺旺过高的看重作文内容的思想性。但是现今独生子女比例高的情况使得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很多的生活体验,没有那么多的生活题材可以挖掘。于是“让位子、捡票子、推车子”等一系列的“好人好事”就在作文中泛滥成灾了,大家的作文列举的事例千篇一律。更有甚者,构建“海市蜃楼”,借助优秀作文来完成任务。这不仅抑制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使学生在精神上产生了作文就是“虚伪”的感觉,这与我们所期望的结果是背道而驰的。

3、不注重素材的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就好比大米,没有大米就做不了饭,没有素材就写不了作文,素材是作文大楼的砖瓦。学生怕写作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没有积累的习惯和写作的兴趣。当然这和学生的年龄和自身的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大部分是学生经历的事不算少,吃食住行,家里家外,年复一年。许多经历过的事情,可是到了写作文的时候,一片迷茫,没记住什么。很多老师都会遇到过这种情况:把作文布置下去以后,学生顿时不知所措,不知道些什么。老师对此也有点束手无策,学生对此往往是瞎编乱造一些所谓的“素材“,因为不是真实的事例,在编造的过程中往往漏洞百出,令人哭笑不得。

4、学生的阅读量过少。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的算机使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空余时间网游戏或是电视占据着,部喜爱阅读,尤其不喜爱阅读文学作品;很多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的藏书并不合理的,缺乏真正符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更有甚者,有些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没有对学生真正开放,使得学生阅读的书籍过于单一。我们能指望没有阅读量的学生能写出多好的文章来?学生阅读量过少带来的不良后果在作文语言表达欠缺方面尤为严重,经常能看到口语、方言出现在中学生的作文中。

二、应对中学写作问题的对策

1、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可以使得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去进行写作。那么问题在于我们要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中学阶段的学生大多都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富有创造力,同时也比较任性,往往是喜欢的就做,不喜欢的兴趣缺缺。教师要对这些特点要加以利用,使写作变成一件有趣的事,而不是当成任务去命令学生完成,从而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而对写作产生厌恶。在平常的写作练习中教师的写作主题应尽量贴近广大学生喜欢并熟知的事物,例如让学生写一个自己喜欢的明星,相信每个青春期的孩子对于偶像都会有一种狂热的崇拜,让写作给他们提供一个宣泄情感的渠道,从而使得他们慢慢地认识写作,提高写作,热爱写作。

2、让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一切艺术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伟大的文学家并不是那些一股脑写好人好事的样板文的码字手,他们往往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生活体验,因此他们的文章也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与反思。中学的作文教学目标并不是让学生写出千篇一律的作文来,而是形成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这一切都离不开生活这个大课堂,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琐事中的点点滴滴,观察身边形形色色人物的喜怒哀乐,领略自然的瞬息万变。这些都是好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来源和创作灵感的源泉。

3、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素材。做菜前我们都要对才进行挑选,把烂菜叶丢弃。中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三观正在形成的时期,教师要加以正确合理的引导。在积极鼓励学生积累素材的过程中更要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素材,从而使素材发挥出最好的效果。在素材的使用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于素材的创新性,不要局限于一个角度去看待素材。例如对于方舟子打假的这个素材不仅是使用在实事求是的立意上,更可以鼓励学生从吹毛求疵的立意去考虑,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全局观。

4、学生要多看多写。作为学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各种渠道,在长期的课外阅读中积累优美词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当然,合适的写作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练习老师无法了解学生写作的学习状况,学生就不会知道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网络文学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扇心灵的大门。但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不能过分沉迷于网络文学中。

写作能力是学生一辈子都需要用的一种能力,是他们表达思想、服务社会,甚至是求得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十分重要也更加必要,也相信在不断地实践中,作文中碰到的问题一定会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温海福.《初中作文教学管见》[J]中学时代2013(16)22-23.

[2]耿玉兰.《在渐进中养成习惯——初中作文教学探析》[J]成功之路2013(11)33-35.

[3]张兰.《浅议初中作文有效性教学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3)13-14.

推荐访问: 作文 中学生 语文 思考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