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2021第一学期山东省济南市砚泉学校九年级复习测试地图 黄鹤楼原图

2021第一学期山东省济南市砚泉学校九年级复习测试地图 黄鹤楼原图

时间:2022-03-22 00:44:3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1第一学期山东省济南市砚泉学校九年级复习测试地图 黄鹤楼原图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2021第一学期山东省济南市砚泉学校九年级复习测试地图 黄鹤楼原图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

1 / 8

2021-2021第一学期山东省济南市砚泉学校九年级复习测试

一、单选题

1. 在比例尺为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 两地距离为5厘米,AB 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

A. 40千米

B. 400千米

C. 4000千米

D. 4千米 2. 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 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

B. 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

C. 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

D. 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

4. 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

A.

B.

C.

D.

下图为某地等值线图,数值关系为a >b >c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 若三条线为等温线,则该地区位于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6. 若三条线为等高线,则①②两地代表的地形分别是

A. 山脊 山脊

B. 山谷 山谷

C. 山脊 山谷

D. 山谷 山脊

7. 如图为小明家乡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7~8题.

小明家乡甲村连年干旱,致使用水紧缺.小明和同学准备从该图中的①②③④条线路进山寻找水源,最有可能找到水源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如图为小明家乡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7~8题.

图中A 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 A. 1550米 B. 1450米 C. 1350米 D. 1250米

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的三角洲图。读图并回答下列各题。

9. 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 )

A. 东南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

10. 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 )

A. 甲大于乙

B. 乙大于甲

C. 甲乙相同

D. 无法判断 11. 若地图的图幅相同,则下列比例尺中能让地图内容最详细的是( )

A. 1:30000000

B. 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30 千米

C.

D.

12. 如图为学生绘制的所在学校的平面示意图,读后回答3~4题.

该学校大门的朝向为( )

A. 正东

B. 正南

C. 正西

D. 正北

13.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正确选择和使用地图,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读下面四幅图,回答4-5

题.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

2 / 8

若上述四幅地图图幅相同,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4. 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新图比例尺为1:20210000

B. 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 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 在原图上沪杭铁路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为20厘米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5. 图中山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 285米

B. 300米

C. 338米

D. 400米 16. 为选择正确的登山路线,某小组展开了讨论,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 从甲处最近、最费力

B. 从乙处较远、最省力

C. 从丙处较远、最费力

D. 从丁处最近、最省力 17. 在图例中,表示水库的是

A. B.

C.

D.

18. 在陌生的环境里,下列现象能够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是:()

①晴朗的夜空北极星的位置 ②河流的流向

③山体不同方位积雪融化情况 ④房屋顶上太阳能热水器的朝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 小芳在北京游览时,用到以下地图(如图)。读图完成11、12题。

甲、乙两图相比( )

A. 甲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较小

B. 乙图的比例尺比较大

C. 甲图上表示的地理事物更加详细

D. 乙图表示的范围较大 20. 从图可以看出,李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A. 高原

B. 盆地

C. 丘陵

D. 山地 21.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综合题

22. 读江西省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处在山脊线上的是______处,三地海拔最高相差________米。

(2)甲处山体部位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____。 (3)该地区气候类型为_______,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___。 (4)等高线地形图中,缺少地图三要素之一的______。

(5)如果甲处的气温是10℃,只考虑地形因素,乙地的气温应该不低于______℃。 (6)在山区公路建设中,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原因是______。 A .尽可能连接居民点 B .尽可能减缓坡度 C .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 D .尽可能节省材料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

3 / 8 (7)图示地区主要地形是______。

A .丘陵

B .高原

C .山地

D .平原 23. 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图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图中的比例尺是线段式,请你把它转化为比例尺的数字式:__________;图中甲村位于乙村的____方向。A 地的海拔高度是______米,该地形图的等高距是_____米。

(2)写出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B ______,C _____;如果你要爬此山,对于D 处和E 处,你会选择从________(D 或E )处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4. 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字母C 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

(2)图中乙、丙两条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在该地区修建水库,则大坝地址最好选择在M 、N 、P 中的______地。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25. 阅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C 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 (2)A 点在B 点的________方向。 B 点在D 点的__________方向。 (3)A 、B 、C 、D 四点中位于东半球的点是_________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

4 / 8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解: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5×8000000=40000000厘米=400千米. 故选:B .

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计算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 2.【答案】C

【解析】

解: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分析可得,甲是山顶,乙是陡崖,丙是山谷,丁是山脊;其中,山谷为集水线,有可能发育河流。 故选:C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答案】C

【解析】

解:从甲处到山峰比从乙处到山峰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攀登费力;故A 错误。 丁处的等高线比丙处的等高线密稀疏,丁处的坡度比丙处平缓;故B 错误。

甲、乙、丙、丁四处位于同一等高线上,海拔高度都是280米;故C 正确,D 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C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

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4.【答案】B

【解析】

解: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且河流总是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

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选项C 、D 中,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选项A 、B 中,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根据河流总是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可判断,B 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5.【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因为数值关系a >b >c ,读图可知,则图中的气温向南降低,图中所示的是南半球的等温线图。所以,C 正确,ABD 错误。故选C 。

此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属于基础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盆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鞍部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图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

5 / 8

中是等高线地形图,数值关系a >b >c ,①则是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②则是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所以,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D 。 7.【答案】B 【解析】

解: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条线路中,只有②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最有可能找到水源.故选项B 符合题意. 故选:B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8.【答案】B 【解析】

解: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A 山峰的海拔高度在1400米~1500米之间,故选项B 符合题意. 故选:B .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9.【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向的判读。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 表示。由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可知,图中甲河三角洲的位置范围是(90°

W —94°W ,28°N —32°N ),乙河三角洲的位置范围是(30°E —32°E ,30°N —32°N ),两河三角洲都位于北纬度,度数偏大的位置偏北,一个位于西经度,一个位于东经度,且两者度数之和小于180°,所以东经度偏东,西经度偏西,所以甲三角洲位于乙三角洲的西南方向,B 对,ACD 错。故选B 。 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的关系。由图可知,图中甲地纬度数差大于乙纬度差,甲经度数差大于乙经度数差,所以甲三角洲的范围大于乙三角洲的范围,在图幅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由于甲乙两幅图图幅相同,甲图的经纬度范围比乙图的经纬度范围大,所以甲图比例尺小于乙比例尺,B 对,ACD 错。故选B 。 11.【答案】D

【解析】

解: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大小比较时,比例尺不是数字式的应先化成数字式再比较大小.四个比例尺为:A 是

1/30000000,B 是1/3000000,C 是1/30000,D 是1/3000,数字式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则越大.比较选项中的比例尺得知,1/3000比例尺最大,表示内容最详细. 故选:D .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以及与内容和范围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12.【答案】A 【解析】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

6 / 8

解: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可以判断该学校大门的朝向为正东;依据题意. 故选:A .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本题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 13.【答案】D 【解析】

解: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石油输出路线地图、主要铁路分布图、武汉轨道交通图和黄鹤楼景区导游图所表示的范围大小不同,其中黄鹤楼景区导游图表示的范围最小,所以选用的比例尺最大.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解答该题时,要注意必须是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比较. 1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以及比例尺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A.把比例尺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比例尺即为1:5000000,A 错误;

B.根据数学的相似性知识我们知道,“相似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这一几何定理很容

易就得出,面积为原图的4倍,B 错误;

C.比例尺放大后变大了,其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详细,C 错误;

D.根据两个比例尺得知,原图上某河段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D 正确; 故选D 。

15.【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考查了学生根据地图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重点在于分析图中等高线的海拔高度和等高距。 【解答】

由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米,所以图中山峰海拔高度在300米到350米之间,C 对,ABD 错。故选C 。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考查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重点在于分析等高线地形图中缓坡与陡坡。 【解答】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稠密,坡度较陡,缓坡登山省力,陡坡登山费力。由图可知,图中从甲处登山最近,由于从甲处登山等高线最稠密,所以登山最费力,从丁处登山最远,由于从丁处登山等高线最稀疏,所以登山最省力,A 对,BCD 错。故选A 。 17.【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图例的识记,牢记即可。读图可知,A 表示铁路,B 表示沙漠,C 表示水库,D 表示季节性河湖,故C 正确,ABD 错误。故选C 。 18.【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陌生的环境里方向的辨别。晴朗的夜空北极星的位置指示的是北方,①对;一般山体不同方位积雪融化情况不同,阳坡积雪少,北半球在南方,南半球在北方,③对;房屋顶上太阳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

7 / 8

能热水器的朝向太阳,北半球朝向南方,南半球朝向北方。④对;河流是从地势高的地区向地势低的地区流动,故河流的流向不能辨别方向,②错。故C 对,ABD 错。故选C 。 19.【答案】B 【解析】

解: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甲、乙两图相比,甲图范围较大,比例尺小,因此甲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较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较简略,因此A 、C 错误;乙图的范围小,因此乙图的比例尺比较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较详细,B 正确、D 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B 。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内容和范围的关系,理解解答即可。 20.【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旨在考查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对地形部位的判别是解题关键。 【解答】

观察题中李村的位置和等高线可知,李村所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就可以判断为盆地。故B 正确,ACD 错误。故选B 。 【分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旨在考查学生对山体的五种地形部位的判读,学生对这些地形部位的准确判读是解题关键。 【解答】

在山体五种地形部位中,适合攀岩运动的是陡崖,陡崖是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观察图可知,

①处就是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就是陡崖;②处位于两座山峰之间,是鞍部;③处等高线闭合,中部高,四周低,是山峰;④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故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 。 22.【答案】(1)③ 100

(2)山峰或山顶 自北向南 (3)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稻 (4) 比例尺 (5)13.6 (6)B (7)C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别、气候的分布、比例尺的应用等,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等高线地形部位的名称、比例尺的计算、气候的判别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图中①②③处,③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三地中,①地海拔为1000米,②地海拔为900米,③地海拔为900米,因此海拔最高相差100米。 (2)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甲处山体部位的名称是山顶。根据指向标可以看出,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自北向南流。

(3)江西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 (4)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由此可判定,等高线地形图中,缺少地图三要素之一的比例尺。

(5)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如果甲处的气温是10℃,只考虑地形因素,乙地的气温应该位于10℃+(1400-700)÷100×0.6℃=14.2℃与10℃+(1300-700)÷100×0.6℃=13.6℃之间,所以最低不低于13.6℃。

(6)在山区公路建设中,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原因是尽可能减缓坡度。故B 正确,ACD 错误。故选B 。

(7)从图示信息可以看出,该地区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主要地形是山地。故C 正确,ABD 错误。故选C 。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

8 / 8 23.【答案】(1)50千米 1:5000000 西南 800 100

(2)山顶 山谷 E E 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

地形部位的判别、方向的判断、比例尺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读图可知,该图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50千米=5000000厘米,因此

图中的线段比例尺转化为数字式是:1:5000000。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判定甲村在乙村的西南方向。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读图可知,A 地的海拔高度是800米,该图的等高距是:(700米-500米)÷2=100米。

(2)B 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C 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D 与E 所在地相比,D 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不易攀登;E 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容易攀登。

24.【答案】(1)鞍部

(2)乙 乙处是山脊

(3)N 此处建大坝工程量最小,水库容量最大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等高线地形图中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C 位于两座山峰之间比较低洼的部位,是鞍部。(2)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甲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乙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是山脊。河流应发育在山谷中,而乙处是山脊,不能发育呈河流。

(3)从图可以看出,N 处位于盆地的出口,比较狭窄,此处建大坝工程量最小,水库容量最大。

25.【答案】(1)(0°

,20°N ) (10°E ,10°S) (2)西北 正西

(3)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半球的划分、方向的判别,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经纬网定位、方向的判定方法、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向西增大的是西经;向南增大的是南纬,向北增大的是北纬。据此读图

可知,A 点的经纬度是(0°,20°N ),C 点的经纬度是(10°E ,10°S)。 (2)在经纬网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可知,A 点在B 点的西北方

向;B 点的经纬度是(10°E ,0°),D 点经纬度是(40°E ,0°),B 点在D 点的正西方向。 (3)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

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20°W 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

E 以东为西半球,根据四地的经度可以判别,A 、B 、C 、D 四点都位于东半球。

推荐访问: 黄鹤楼原图 济南市 山东省 第一学期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