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办公建筑的用电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如电力、照明、电梯、空调、消防、通信、计算机等,而且不断向智能化设备方面发展,耗电量明显增加,对供配电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把供配电的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摆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下面结合实例对高层办公楼的电气设计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办公楼 供配电
1.工程概况及设计要求
中国联通陕西分公司办公楼,总面积12903m2,高42m,地面11层,地下1层,属二类高层建筑。按甲方提出的要求,需做到方案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还要简捷实用、便于操作、管理和维护,减少综合投资。
2.负荷计算和估算
本次主要进行本工程的一次设计,二次装修部分由专业装饰设计公司完成。办公楼内包含一般办公室、大会议室、展厅、大堂、多功能厅(礼堂)、信息中心(计算机中心)、通讯中心(电话总机)、空调机房、水泵房等。
在一般办公区按50~60W/m2考虑,在特殊办公区按50~80W/m2考虑。
2.1三相负荷计算方法:
2.2单相负荷确定:
尽量将各单相负荷逐相均匀分配,以减少不平衡。计算时,当回路中的单相负荷的总容量小于该回路三相对称负荷的总容量的15%时,全部负荷按三相对称负荷计算,当超过15%时,应将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再同三相负荷相加,功率及电流计算公式同上。
3.10kV供电系统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7年版)9.1.1条规定,该建筑中的消防水泵、防排烟设施、消防电梯、应急照明及消防用电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
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3.2.3.1条规定,本楼的消防设备、客梯电力、生活泵、主要的办公室、会议室照明属二级负荷。本办公大楼通讯设备属一级负荷供电,通过传统的几种供电方案比较,选定了下面的供电方案。
即由不同区域变电站引来两路10kV电源,10kV系统设计为单母线分段,中间有联络柜,正常工作时,两路电源同时供电,互为备用,一路电源故障时,另一路电源供全部负荷。这样做既方便检修又可达到供电要求。此方案表面上符合供电要求,但实际很难做到,因为,国内各地区的大电网都是并网的,电力网内的各种故障均可能引起全部电源进线同时失去电源。多年来的实际运行经验表明,很多电气故障难以限制在某一范围内部,因此,即使设计中采用了两路市政电源,也很难保证一级负荷的供电要求。所以,为保证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必须增设应急电源柴油发电机作为第三备用电源。
4.220/380V配电系统
本建筑配电电压为交流220/380V,联结形式采用TN-S系统。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通过负荷计算,考虑到空调用电负荷占建筑物总用电量的50%,耗电量很大。因此,空调系统合理的配电与控制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大楼的经济运行情况。设计时,选用一台2500kVA变压器供中央空调用电。照明及其它动力负荷,选用另一台2500kVA变压器,两个供电系统之间采用分段母线联络,在不使用空调的季节,可将空调变压器退出,减少变压器功耗,达到节电效果。同时,该变压器可作为另一台变压器检修时的备用设备。
4.1照明及其它动力配电系统。
办公楼的配电系统主要由配电变压器、低压主开关柜、垂直干线、各楼层的配电箱和其后的分支电路组成,变压器低压侧出线经低压主开关柜中的母线接至垂直干线,1~11层照明负荷采用NH-YJV-1.0KV电缆作为主干线,各楼层设层箱,目的是提高供电可靠性、便于管理、检修。地下室其它动力设备,如水泵、电梯、风机等由低压配电屏单回路放射式配电,这些重要动力负荷要求在末端配电箱设双电源自动转化装置,使供电更可靠、更安全。
4.2空调机组的配电及控制系统。
4.2.1空调机组的配电
从变电所低压引一路电源至地下室机房控制中心配电屏,主机、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冷却塔等外部设备均采用独立回路供电,即放射式供电方式。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
4.2.2空调机组的控制方式
分手动和自动两种控制方式。手动控制时,制冷机与外部设备以及外部设备之间无电气连锁关系,各设备均可单独启动和停止,此时,制冷机由内部保护电路进行保护,此种状态主要是为了机组的调试和维修。自动控制时,各设备之间有连锁关系,机组的启动顺序:冷却塔风机—冷却水泵—冷冻水泵—主机。停机时顺序与启动时相反,按照这个要求,设计空调系统的二次控制回路,在火灾自动报警方面,空调系统与火警信号也要求有连锁控制,当确定有火警发生时,消防值班室发出信号切断空调机的总电源,并将开关动作信号反馈回消防控制中心。
5.采光与照明标准。
为了减少动力设备用电对照明线路电压波动的影响,照明用电与动力用电线路尽量分开供给,本楼设有一般照明和应急照明。
5.1办公室照明设计
利用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的方法,在天气允许条件下,充分依靠天然采光以节约能源,当阴雨天气时,工作面的照度不够,则利用人工照明。
5.2应急照明设置
地下室车库、电梯间、楼梯间、公共通信和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应急疏散指示照明及楼层指示灯,它们在正常及事故时均点燃。应急疏散、楼层指示灯均自带蓄电池。应急供电时间不少于20分钟。
地下室、电梯间、重要办公室、重要会议室、大堂、礼堂、变配电房、主机房、消防控制中心、水泵房、电梯机房、电话总机、信息中心,这些场所均设应急照明及工作照明,应急照明分别占工作照明的25%~100%。
6.防雷与安全
防雷设计按二类防雷建筑物处理,利用建筑物金属构件作防雷装置。屋面敷设避雷带,共用天线用避雷针保护,利用建筑物结构钢筋作引下线,并利用混凝土基础钢筋作自然接地体。为防侧击雷,从30m以上,每三层设均压环,所有金属门窗、建筑玻璃幕墙均应与作防雷引下线的钢筋连通。为了保证建筑物外立面的效果,所有防雷装置均采用暗装作法。
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安全接地以及其它需要接地的设备,弱电设备采用共用接地,共用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Ω。这样既保证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也减少了由不合理接地引起的干扰。
7.结束语
对本工程的保安监控、电话系统、电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预留有关的强电电源。通过以上对本工程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情况的介绍,我认为办公建筑电气设计的合理性应从总体考虑其经济指标,才能取得最佳的技术及经济效果,真正做到高效、节能、舒适。
参考文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贾丽菊,女,1978年生,工程师,陕西宏基建筑勘察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推荐访问: 中国联通 陕西 办公楼 高层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