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智能后视辅助泊车系统研究与设计

智能后视辅助泊车系统研究与设计

时间:2022-03-23 09:16:49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智能后视辅助泊车系统利用先进的后视摄像头和高级算法来计算倒车轨迹,系统首先辅助测量停车位可用空间,确定是否可以容纳本汽车,然后引导驾驶者完成泊车操作。泊车过程中,在车内显示屏上显示车位辅助线指示信息。操作者只要按照系统提示的操作,非常轻松地就可以准确完成泊车入位。该文从智能后视辅助泊车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系统设计两大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主要讨论了智能后视辅助泊车系统的总体构架,着重研究了其中用于识别泊车周围环境的视频处理模块。

关键词:智能后视 辅助泊车 倒车轨迹

中图分类号:TP368.1;U4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02

据统计,由于车后盲区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在中国约占30%,美国20%,汽车尾部盲区所潜在的危险,往往会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以及精神上的严重伤害。智能后视辅助泊车系统可以实现让驾驶员通过显示屏清晰的了解车尾10 m范围内的路面情况,提高了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和安全性,进一步降低了新手司机驾驶车辆的难度。与同类辅助停车系统相比,该系统无需超声波传感器,减少了系统需要的电子部件,进一步降低了成本,使原来仅应用于高端车型的智能泊车辅助系统有可能在中、低端车型上得到应用。

1 工作原理

智能后视辅助泊车系统通过CAN收发器接受CAN总线数据。系统会对CAN总线的数据进行过滤分析,只对倒车信号、方向盘传来的角度信号、大灯信号、速度等系统需要的信号进行接受分析,并将分析出的数据传送到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对角度数据处理,将角度信息转换成辅助驾驶员泊车的泊车线。再根据倒车信号、速度信号、大灯信号等来控制是那种车和泊车的信息。并通过后视摄像头接收传来的CVBS信号,并将其转成RGBS信号输出给显示屏。在转换过程中会添加泊车辅助线的信息,这样就可以使驾驶员实时的在显示屏上看到车身后图像和泊车辅助线信息。

1.1 系统设计

智能辅助泊车系统组成见图1。

该系统主要有CAN数据收发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视频处理模块组成。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

CAN数据收发模块,采用单片机LPC11C14收到CAN总线的数据后,单片机LPC11C14会对CAN总线的数据进行过滤分析,只对倒车信号、方向盘传来的角度信号、大灯信号、速度等系统需要的信号进行接受分析,并将分析出的数据用Uart通信协议传送到数据处理模块。

数数据处理模块,采用视频解码芯片TW8835芯片将收到的角度信息转换成辅助驾驶员泊车的辅助线,并将其叠加到输入的视频信号上,以RGB888的数据格式输出传送到视频处理模块。

视频处理模块,负责处理视频信息,由于现今市面上多款车型的原装显示屏是以RGBS信号输入,系统接收摄像头传来的CVBS信号,应将其转成RGBS信号。在转换过程中会添加泊车辅助线的信息,这样就可以使驾驶员实时的在显示屏上看到车身后图像和泊车辅助线信息。本系统采用视频转换芯片CH7025,利用此芯片将辅助线产生模块输出的RGB888和摄像头传来的CVBS信号转换成视频信号(RGBS)输出。这样就可以使驾驶员实时的在显示屏上看到车身后图像和泊车辅助线信息。

2 硬件部分简介

2.1 系统硬件框图

系统硬件框图,如图2所示。

2.2 电源管理

系统采用12 V电源供电,既要满足多应用的供电需求,同时也要考虑降低功耗。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输入工作电压范围要宽,要能够满足各种情况下的电压要求。系统升级更新设备时,更新的设备额定电压可能会有变化,系统会有一个调整范围,不必进行重新设计。系统供电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

3 结语

利用智能辅助泊车系统,用户可以在倒车过程中从液晶屏上清晰到看到车后的影像,辅助倒车。在屏幕的刻度线上,用户可以清晰的判断出车身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系统分析CAN bus信息得出方向盘的角度值,然后通过系统算出正确的泊车辅助线来引导驾驶员泊车,从而方便驾驶员对各种情况下的泊车。

参考文献

[1]李朝青.无线发送/接收IC芯片及其数据通信技术选编[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16-18.

[2]邬宽明.CAN总线原理和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3]张勤,曲宁玺,李艳.神谷好承自动泊车轨迹生成方法的研究[M].北京:计算机仿真,2010.

[4]吴锴.智能自动泊车系统的研究[M].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5]丁鑫.全景视觉泊车辅助系统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推荐访问: 泊车 辅助 智能 研究 设计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