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阐述了国内外城市空间发展的背景及其现状,城市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并且分析了当前城市发展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城市未来空间的发展前景作出总结
关键词:
城市空间;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0-0093-01
1 前言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人类集中、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空间资源和智力资源,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城市发展史。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而城市化就是城市空间的发展过程,并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人流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所以,城市空间发展的研究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城市空间扩展的现状及研究的热点
2.1 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
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时,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城市的最早形式。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特别是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城市开始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城市的数目在增加,规模在扩大。1872年,格拉斯大学的技师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拉响了工业革命的号角,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工业革命加快了世界范围内急速扩张的发展节奏,这对于19世纪前,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城市,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处理这个背景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可惜的是那时的人们对城市空间的平衡发展还没有多少认识,所以,到了19世纪,城市发展出现了衰退的趋势,有专家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城市的演化走向了无序和城市的发展走向了急功近利。19世纪末,随着各种城市问题的出现——城市环境恶化、疾病、瘟疫的流行、交通拥挤等,这些问题变成了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终于,城市发展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城市规划领域专家纷纷把目光投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上,对城市空间的发展变化上,加入了人性化的思想,使城市环境更加适宜于人类居住。
2.2 国内外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其研究热点
(1)国外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三个阶段的发展,其城市空间则经历了两个相应的演变阶段,即城市集中化——郊区化——逆城市化。比如美国,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又是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其城市发展从19世纪80年代城市扩张到郊区化,直到现在的区域城市发展。其中,交通发展对城市空间的贡献不可忽视。
世界各国的城市空间扩张模式各不相同。比如,日本东京以本国企业和资本扩张为动力的国际化策略和多中心的扩展模式,而法国巴黎则是轴向空间扩展模式。
(2)国内城市空间发展现状。
我国属于发展中的文明古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空间演变有其特殊性,之前经历漫长的农业经济时期,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城市空间扩展缓慢;起先阶段,虽然国际的经济发展整体上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但一些大城市因为已经受到经济全球化及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影响,其城市空间呈双元化发展趋势,即一方面仍呈现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曾发生过的空间扩展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受新的经济形态发展的影响,部分呈现出知识经济时代城市空间演化的特征。
21世纪的中国城市将会得到空前的发展,这已经是规划界的共识。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主要集中在三大城市群: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3 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因素或者动力机制及城市空间发展方向
3.1 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因素或者动力机制
城市空间的扩展过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和城市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城市空间扩展的状况不同。所以,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近年来,对于影响城市扩展和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的因素一直作为一个热点在讨论着。一般来说,人口、交通状况、工业化和政策是影响城市扩展的基本动力,城市空间扩展的速度、特征和形式都受到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
3.2 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模式
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与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比如由于交通的影响,有些城市的扩展方向沿着主要的交通路线方向扩展。而受城市经济的影响,城市空间在开发区一带扩展比较明显。一些学派把城市扩展方向分为:内源式、外延式、向三维方向发展。多维空间性包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方向之一就是向地下延伸。以上海市为列,它是拥有15亿多人口的中国主要城市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使上海城市空间发展必须向地下要空间,从而实现达到充分利用有限空间资源的目的。而另一些学派把城市扩展方向分为带状扩展;飞地型或卫星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多核心模式,从外部空间关系看与中心城市是分离的,但是其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密切联系。另外在城市发展演化过程中,还有一种“空洞”现象,即中心城市不断退化,而郊区快速发展,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的发达地区,人们生活水平高,对生活质量环境要求高,有便利的交通工具可以生活在环境质量好的,远离污染大,环境质量差的城市中心的郊区。这种现象也可以称为“后城市化”现象。通常一个城市空间演变不是以单一模式进行的,而是多种模式同时存在,或者演变过程中不同模式交替出现。
4 城市空间发展存在的问题
城市空间发展在我国研究起步比较晚,它是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发展的,所以,城市空间发展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克服。其中,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城市空间扩展就是一对很难调和的矛盾,城市经济要发展,难免引起环境恶化,而环境恶化反过来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如今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5 总结
城市空间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满足了这个物质基础,城市的总体发展才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在我们规划一个城市的发展空间时,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整体长远的规划,要考虑到这个规划对城市未来一段时间的影响,特别是人居环境,城市生态系统等。国外有些国家在规划一个城市的空间发展时,故意预留一个绿化带,作为城市空间以后向内源式发展的基础,等到需要运用这个预留带时,再把它拿出来进行规划建设。这个经验值得我们以后在城市空间发展中规划借鉴。
参考文献
[1]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陈雪明美国城市化与郊区化回顾及展望[J]国外城市规划,2003,(1)
推荐访问: 空间规划 沿革 城市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