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和测试。按照一定层级的集成测试,最后整个控制律与飞机六自由度运动方程组合进行非线性测试,还要在工程模拟器上做飞行员在环试验,确认控制律需求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控制律功能模块测试及确认工作顺序是由下至上的:
首先完成模块级测试,主要检查变量命名、输入输出格式、插值表及参数的正确性,检查模块与系统需求的符合程度,通过模块设计者交叉目视检查或脚本测试等方式完成;
接着,把各模块集成为控制律模块,与飞机六自由度运动方程、推力模型、传感器模型、作动器模型以及环境模型结合,进行控制律功能的非线性测试;
最后把控制律模型加载到驾驶舱,显示、操纵设备,进行飞行员在环试验,依据飞行员的评价来调整相关参数,完善控制律。
7 构型管理
构型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控制律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构型能够得到有效管理,建立、控制和维护控制律构型基线。当控制律设计经过测试和确认后,交付给软硬件供应商进行系统软硬件开发和集成工作。
控制律设计中,以经过分解的控制律功能模块作为构型控制的基本元素,建立构型管理闭环控制流程,包括对控制律功能模块更改的评估、批准、确认和验证流程。控制律基线管理包括对控制律模块基线的建立、更改以及基线的编号规则。
构型控制需要对控制律模块的命名、输入输出的命名、模块内部参数的命名规则进行定义,这是构型控制的基础,如对模块的命名:NM_AutoTrim,正常模式(Normal Mode)自动配平功能;对信号的命名:CAS_AD_kts_d,来自大气数据系统的校正空速信号,单位为节knot,数据类型是double等。
8 控制律交付和验证
经过阶段性评审之后的控制律模块,由主制造商提交
给系统集成商进行软硬件开发和集成。集成商交付的软硬件系统由主制造商进行验证,以确定系统是否达到预期功能,并且满足各自的性能要求。验证方法包括测试、目视检查、分析等。对于控制律,一般通过测试的方法完成验证工作。测试可以是分系统测试和集成测试,分系统测试主要是通过仪器(信号激励器仿真器、示波器或者总线信号查看器等)测试,集成测试主要是铁鸟试验,即接入飞控系统的输入输出硬件设备,如:驾驶杆的俯仰输入,观察作动器是否按照预期的输出进行偏转,或者仿真大气数据及惯导系统输入,以验证控制律软硬件是否能输出预期的系统指令。
9 结语
本文对控制律研发的系统工程过程进行了阐述。控制律开发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并不是按照阶段交付的交钥匙工程,从飞机级的飞控系统需求开始,一直到最后飞机取得型号合格证,需求更改—控制律需求更改—确认—软件版本更新—验证的过程会一直迭代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 吴森堂.飞行控制系统[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311-312.
[2] CECILIA HASKINS.System engineering handbook[Z].INCOSE,2006.
[3] SAE.ARP4754A guidelines for development of civil aircraft and systems[Z].2010.
[4] 朱一凡.NASA系统工程手册[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5] 《飞机设计手册》总编委会.飞机设计手册[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3.
[6] SCOTT JACKSON.Systems engineering for commercial aircraft[J]. Gower Technical ,1997: 34-35.
(责任编辑:杜能钢)
推荐访问: 系统工程 飞机 过程 控制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