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降低材料成本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得到充分挖掘后的今天,更多的企业开始将物流提上日程。企业物流管理的战略战术营运而生。但我国的物流成本核算现状堪忧。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对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概念、范围、方法以及会计模式的选择、账务处理程序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构建了我国物流成本核算体系。
关键词:制造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
一、引言
物流作为提高企业利润的潜在子系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发展至今,物流的管理与控制已衍生出完整的系统,但物流成本具体的会计处理程序却少有人问津。因此,笔者决定对制造企业关于物流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界定
制造企业一般是自己进行经营并独立进行核算的法人组织,他们以卖商品或者劳务为方式,来达到营利的目的。物流成本不仅包含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与运输、装卸、包装、仓储等有关的费用,还包括与存货持有期间相关机会成本、损失成本等。也就是说物流成本不仅仅包括在物流环节直接支付的费用
物流成本具有很强的隐含性。物流活动的发生不仅涉及企业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涉及企业外部的供货商或销售商,同时存在于采购、生产、消费等多个环节,有仓储费、装卸费等多种形式。很难在财务报表上体现。
三、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现有不足
(1)物流成本的核算内容和范围不完整。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所涵盖的内容很广、复杂,具有极大的隐含性。当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能反映的仅仅是供应销售人员的物流信息费、工资及福利费等实际支出。几乎不涉及存货相关的隐性物流成本。
(2)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和模式模糊。成本法和作业法是目前物流核算的受争议的两种方法。传统法是在会计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在物流成本和非物流成本之间进行分配。作业成本法始终以作业为核心,选择每项作业的成本原因,将相同原因的成本归集在一起。最后再将物流成本归属于每种产品。物流成本的处理模式包括单轨制、双轨制。
(3)物流成本财务报告与会计监督系统缺失。当前物流成本是由其他成本科目进行核算的,因此,物流信息都被隐藏在会计报表中,不能被报表使用者掌握。由于我国对物流成本的研究较晚,加上核算制度不健全,很少有企业设立与物流成本相关的监督人员与部门,对物流成本进行合理的监督和控制。
(4)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标准不统一。我国并没有相应的物流成本核算的法律规章。2006年的法律阐述了物流成本的范围、内涵以及过程。但该标准的原则性规定较多,实际应用能力并不强。
四、我国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改进措施
我国并未涉及物流成本单独核算的会计体系,各企业的核算标准也不统一。在相应的会计制度颁布之前,各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适合自己的一套物流成本核算的体系。
(1)确定制造企业物流成本范围。企业不仅要核算能直接通过原始凭证反映的显性成本,还应当单独对隐性成本进行核算。一般我们所指的隐性成本包括以存货、设备方式占压的资金、缺货或者退换货带来的损失等。
(2)确定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方法。制造成本通常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进行传统成本核算。这样做,往往会使成本分配不准确。鉴于作业成本具体细致化,理論来看企业应当采用作业成本法。事实上,采用作业成本法是一项长期投资,我国企业当前采用作业成本法的能力不足。因此现阶段应该继续采用成本法,法律制度、核算标准健全之日再采用作业法。
(3)会计方法对会计模式的影响。作业成本法对象既可以是某一产品也可以是某一物流功能,这和单轨制的思想一样,所以采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应该选择单轨制。传统成本法与双轨制的模式相一致。
(4)明确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会计科目设置。一是单轨制模式下的科目设置。单轨制不用改变原来的一级科目,保留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只需要在成本费用科目下设置物流成本对应的二级科目。大致包括供应、生产、销售、废弃物、委托物流成本。所有与物流相关的费用在发生或摊销时计入明确的二级科目后,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物流二级成本下(转58页)(接59页)设置运输费、仓储费、人员费、保险费等三级科目。二是双轨制模式下的科目设置。双轨制模式下的会计科目设置需要单独设置“物流成本”一级科目年末通过贷方结转到“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一般无余额。在物流成本科目下设置供应、生产、销售、废弃物、委托物流成本五个二级科目,二级科目具体核算内容和单轨制下的内容相同。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保险费、装卸费等三级科目。
(5)完善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报告。物流成本也必须和其他成本一样进行汇报。汇报项目按显性物流成本和隐性物流成本。显性物流成本和隐性物流成本又分别包括供应、生产、销售、废弃、委托物流成本。
(6)建立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监督体系构想。保障物流成本信息真实性、完整性的前提是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监督体系。会计核算监督体系除了建立成本预算、审批、执行、记录、复核几个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权限和义务,还应当保证不相容的职责相分离。月初根据上月的物流成本情况进行成本预算、交由相关的审批机构批准后,由物流执行人员在操作中贯彻。每项经济业务都要入账。月末,由相关人员对会计记录进行复核,将各总科目下的物流成本进行归集。物流成本随一级科目直接计入本年利润,并不需要分配物流成本。
五、结论
综上所述,物流具有财务杠杆的作用,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它的减少,可以为企业带来数倍的利润。现在我们对物流成本的认识还停留在最浅层的部分,具有局限性。所以,想要加深对企业物流成本的了解,企业必须对物流进行管理。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核算是最重要的部分。解决成本核算的范围、方法、模式、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报告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全方位的体系。在企业探讨的同时,政府应当加快物流成本核算制度的建立,完善制度空缺、细化核算细节、提高制度实用性。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对企业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谨瑞,孙丹.浅析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中国市场,2014-04-12.
2.滕宪灵.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问题研究.现代商业,2014-10-18.
3.王驰.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与成本控制研究.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2-26.
4.陈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在企业中的分析和改进对策.现代经济信息,2014-11-08.
5.杨杰.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物流成本中的应用研究.河南大学,2014-05-01.
(责任编辑:刘海琳)
推荐访问: 制造企业 会计核算 探讨 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