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自动洗片机处理射线底片时出现的底片伪缺陷现象,分析了导致底片伪缺陷的原因。并通过现场试验得出可行性措施,对提高采用自动洗片机处理的射线底片质量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控制;自动洗片机;伪缺陷
1.前言
随着电力建设火电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现场安装的焊缝数量也越来越多,大大增加了射线检测的工作量;在加上工期紧,而留给射线检测的时间越来越少。要及时跟踪反馈焊缝的射线检测结果,确保焊接的质量和现场的施工速度。。因此,采用自动洗片机进行射线底片处理工作,同时自动洗片机处理底片产生伪缺陷也给底片的评定带来很大的困难。
2.自动洗片机的机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自动洗片机的机构组成
自动洗片机由送片系统、显影系统、定影系统、水洗系统、干燥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及药液补充系统组成。
2.2自动洗片机的工作原理
按照底片透照参数,在液晶显示器上设置好自动洗片机的温度和时间,底片从输片台通过自动滚轮系统逐一进入显影系统、定影系统、水洗系统、干燥系统,从出片口得到干燥好,可以评定的底片。
3.自动洗片机的优点
自动洗片机采取连续冲洗的方式,能自动完成显影,定影,水洗,干燥整个暗室处理过程,它比手工处理胶片相比有以下优点:
3.1速度快:自动洗片机能在8~12分钟内提供干燥好的可评定的底片,手工洗片须2个小时以上才能评定底片。
3.2效率高:自动洗片机每小时可处理200张左右胶片,手工每小时可处理80张左右。
3.3劳动强度低:操作者只需将胶片逐张输入自动洗片机即可,对操作者的技术熟练要求,手工处理则需要丰富的洗片经验。
4.自动洗片机冲洗过程中常见伪缺陷影像
伪缺陷是指由于照相材料、工艺或操作不当在底片上留下的影像,自动洗片机常见的以下几种:
4.1化学条痕:冲洗过程中,洗片机滚轮粘附的药液不均匀,滚轮间隙或受力不均匀,就可能在胶片上留下条痕。
4.2灰雾:显影温度过高,定影不充分,干燥速度慢。
4.3污迹:胶片冲洗后就可能出现明显的污迹。若水洗水补充不当,水较脏而又未经过滤时问题会更为严重。表面污迹可在反射光下通过观察底片表面加以证实。
4.4粘痕:胶片与胶片相互接触,特别是自动洗片机冲洗胶片在显影液中时,接触处会产生严重的粘痕。
4.6 卡片:有于滚轮机械转动,没有把底片传送到下一滚轮上,在此处不动
4.5 黑度不均匀:由于显影、定影液循环泵和相应的循环管道不流畅,使其洗片药液浓度和温度的不均匀。
4.7 黑度过大:底片黑度大于4.0,显影温度过高时间长。另外,在自动洗片机工作中,突然停电,底片在自动洗片机停留时间长。
5.控制自动洗片机冲洗过程中常见伪缺陷影像措施
5.1 保持暗室清洁干燥,潮湿环境往往会导致自动洗片机电路故障造成工作时突然停机,另外,自动洗片机要配备专用电源,工作时,禁止拉闸停电。
5.2开机后,前观察指示灯是否正常,达到洗片温度时才能输入清洗片。
5.3输送的底片一定要在输送台里放正,防止相邻胶片在洗片机中造成重叠。
5.4经常清洗自动洗片机的滚轮,每次洗片前先用费片走几遍滚轮,把滚轮上粘附的一些干涸的药液吸附下来,及时把一些松动的橡胶圈更换掉,保证滚轮受力均匀。
5.5适当的降低显影液的温度和延长显影的时间,提高定影液的浓度,使用快干式胶片。
5.6检查补充液管道是否畅通,补充液是否充足,以免显影活性不足使黑度过低。
5.7安装净水器过滤水质,使水冲洗充分清洁。
5.8在洗片时先洗一,二张试验片进行观察效果怎样,如有问题及时改正,避免造成大量废片,在第一张底片完全进入显影液20秒后(听到蜂鸣声)或看到进片指示灯亮后再输入下一张底片,避免前后两张底片搭接粘连。
6.现场应用
在最初使用自动洗片机的时候,由于机器原因和操作不当所造成废片伪缺陷,给底片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也给现场工作人员增加了很大的劳动强度,在认真学习研究下,总结出了控制措施,大大降低了自动洗片机冲洗过程中产生的伪缺陷影像。在采取措施前和措施后随意累计抽取100张底片,底片的伪缺陷率下降17%。
7.结束语
暗室处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底片质量的好坏,要做好暗室处理工作,关键是加强自动洗片机的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措施,强化暗室处理的每一个细节,才能提高射线底片的质量,减少伪缺陷的影像。
推荐访问: 冲洗 过程中 缺陷 影像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