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时间:2022-03-28 08:23:35 来源:网友投稿

课程标准:

1、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2、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材内容分析: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显现出三个突出的倾向:农业、手工业领域各项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海外贸易的繁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本课主要分三个子目的内容,分别是“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和“商业的繁荣”,三者之间联系密切:粮食作物发展的同时,经济作物的推广、种植、加工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而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商业贸易繁荣局面的形成,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所以,本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最终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局面的表现,总结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炼自然环境开发、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技术提高与区域扩展、商业与市场等关键词,理解这些因素在宋代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通过列表归纳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总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和完成的时间、标志,提高综合分析和概括知识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经济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的史实,增强民族自豪感;

感知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体会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师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重点】:

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和商业贸易的繁荣。

【难点】:

商业贸易的繁荣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程设计:

★导入环节★

PPT展示“告诉你一千年前鲜为人知的中国”,将一千年前中国宋朝的城市规模、人口、钢铁产量和经济量与同时期欧洲国家相比,引入汤因比“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结合实际设置情境,假设我们一起“穿越回宋代”,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如何才能生存下来?同学们手中的课本,就是我们穿越之旅的图鉴,握紧课本,我们准备穿越!

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步入新课★

一、农业的发展

1.农业发展的表现

PPT展示两宋地图

情境导入:电闪雷鸣中,我们穿越了!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人们说着我们听不大懂的话,到处战火纷飞,很多骑兵从我们身边吆喝着穿过。我们穿越到了北方!此地不宜久留,不远处有几匹闲置的马,我们一路狂奔,跨过黄河,越过蜀道,最终来到了四川。

(1)抛出问题:到了南方,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1:种植粮食;

学生2:从事纺织业;

学生3:从事商业贸易买卖;

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同时PPT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并进一步展示学习目标:

“了解宋代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和商业贸易繁荣的基本史实”;

“知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宋朝时最终完成”

(2)PPT展示“作物调查”,引入问题:要想从事农业,我们应该种植什么?

通过猜谜语,了解宋代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学生1:“白如玉,穿黄袍,一点大,宝中宝”——水稻

学生2:“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茶叶

学生3:“不是桃子偏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成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棉花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掌握基本农业作物)

(3)承接:那么,我们需要用什么工具从事农业生产呢?

PPT展示“主要工具”(曲辕犁和秧马)

了解宋代生产工具的革新,鼓励学生简要介绍秧马的功能和特征:底部平滑,来去自如,既能减轻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4)有了作物种子和工具,我们要去耕作了!

PPT “宋代《耕获图》”

教师讲解:这幅《耕获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采自《宋人画册》,我们神奇地穿越到画中了,画中是一个地主庄园,一派田园风光,远处山峦起伏,近端小河流淌,小河两岸是一片一片的稻田,岸边还有翻车正在车水。画中有很多短衣赤膊的农民正紧张劳作着,有人播种、插秧,有人收割打场,还有一些宽衣大袖的地主,他们不劳而获,静等着分享劳动成果,还有监工指手画脚吆喝着劳动的人们,这幅图是封建等级社会的真实写照,也是宋代农业发展的客观反映。

(5)疑问: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庄园可以同时耕种和收获呢?这是一種什么神奇的粮食作物?

学生回答:越南,占城稻

PPT展示“越南 占城稻”

①粮食作物:水稻的推广和种植——越南占城稻的引进——“苏湖熟,天下足”。

教师提问:占城稻原产于越南中部,又称旱禾或者占禾,占城稻以什么样的优势获得人们的推广,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学生1:占城稻耐旱,适应性强,生长期短,自种到收仅仅需要50多天;

学生2:占城稻北宋时期推广到南方地区,并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推广;

学生3: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和太湖流域成为丰饶的粮仓。

PPT展示补充“苏湖熟,天下足”,水稻种植由南向北推广,标志着经济重心南移。

推荐访问: 宋代 教学设计 发展 经济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