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银行承兑汇票风险浅析及防范措施

银行承兑汇票风险浅析及防范措施

时间:2022-03-28 08:31:2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商业银行的承兑汇票业务飞速提升,同时,各种各样的风险也随之而来。如此,要求商业银行在防范风险上采取积极有效的规避措施,抑制银行承兑业务每个可能发生风险的环节,令承兑汇票良性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 承兑汇票 风险防范

作者简介:金琴云,浙江力汇律师事务所。

中图分类号:D92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6-088-02

银行商业承兑汇票,是存款人于承兑银行开设存款账户所签发,由银行进行承兑,于指定期限里,对收款人或者持票人无条件的支付确切金额的承兑票据业务。商业银行的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意指持票人把没有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转让给银行,银行依据承兑汇票的票面金额、扣去贴现利息之后,把敞口金额支付给持票人或收款人的融资行为。于企业各类结算里,因其存有的信用担保性以及低贴现利率性与便捷便利性等深受我国企业的欢迎。伴随银行承兑汇票、应用范围的持续增长与应用程度的逐浙增加,票据诈骗案例与风险提高,呈现星火燎原之势,对正常的金融秩序造成极大干扰。排除外因,当商业承兑汇票请求权人未于票据法限定时期内向出票人行使付款请求权下,也会给银行承兑的汇票业务带来风险。

一、银行承兑汇票的交易风险

由我国票据法规来看,银行商业承兑汇票的融资体制,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为“敞口”途径,也就是商业银行所承兑汇票票面金额和保证金之间的差额;二为银票贴现。意指资金需求人,把还没有到期的商业票据及短期债券或者银行的承兑票据、向贴现公司或者银行请求转换为现金,票据融资比贷款有显著优势。然而,交易过程中,给贴现的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亦不可小觑。

(一)票据自身识别的风险

其一,伪造票据的风险。意指持票行为人,通过对真票据的大小、图案等外貌进行非法复制印刷等手段,欺骗他人换取利益的行为。其出票、承兑、保证、背书等环节皆可能发生伪造票据的行为;其二,克隆票据,克隆票据欺骗性强、仿真度高,近年被许多不法分子用此行骗作案。其手段是利用常见的流通票据展开模仿制作,模仿他人真实票据的行为,可克隆一份或多份向银行套取现金或诈骗;其三,变造票据,意指利用高科技手段,对票据上的金额进行涂改,将原本10万的票据额度变成100万等的不法手段套取银行现金,还有就是涂改收款人姓名或背书人的姓名,转换票据的受益人行为;其四,票据瑕疵,也就是票据存有一些问题,不可用于正常流通使用的票据,依其特点可分为两种,一为票据存于背书不连续等票据上的瑕疵,二为票据之外的瑕疵,意指前手在使用票据上违规操作,例如,出票人以胁迫、抢夺、走私等不法手段获得票据者通过背书把票据转让、为了清还赌债获取票据通过背书转让行为、拾取票据后把票据转让的行为等等。

(二)承兑汇票操作风险

当银行与收款人签定了贴现合同,约定无论什么原因下,汇票到期若拒绝付款,贴现银行有权对贴现申请人、担保人、出票人、背书人以及其他俩债务人行使追索权或追偿权,保证人、出票人、背书人对贴现银行负连带清偿责任。而且,贴现银行与担保人签订了担保合同。可是,问题出现了,由于贴现银行未在承兑汇票的法定时效内向出票人行使付款请求权,贴现银行跳过付款请求权的环节,直接向票据收款人提出偿还权。而收款人因各种原因拒付时,贴现银行要求背书人及担保人依担保合同要求担保人承当担保责任。

我国的票据法确切指出,依照票据权利的行使顺序,第一次行使付款请求权,若请求付款而未果,可以实行第二次的偿还请求权。而第一次的付款请求权直接向汇票承兑人展开行使,第二次的追索权由未获承兑以及不获付款的票据持有人向出票人、背书人及保证人行使。票据法中,对追索权的规定为,务必于法定期限里向债务人提示付款,未提示付款的情况下,不可行使追索权。但是,由于银行错过了第一次行使付款请求权的时限,其不能跳过第一次直接行使第二次的追索权。若担保人未在商业承兑汇票上签字或盖章,此担保无效。银行不能向担保人行使追索付款权。在行使追索权时,贴现银行允许不依汇票债务人的排序,可对其任何一方及数人或全体展开追索。

二、风险防范的办法

(一)票据风险防范

其一,提高票据凭证的审核鉴别环节,熟悉票据凭证的防伪点。要票据审核过程中,实行双审双查双保险的防险手段,对银行承兑汇票其票面真实性展开初审及复审,首先通过票据经办人员及复核人员采取听、看、验、摸、对比等方法进行鉴别,接下来,递交给会计部门的票据审核人员展开双人交替复核的程序,对票据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进行核查。若财务部门采取电子联行查询查复的手段,票据部门当采取传真第一联的及电话对票面要素展开复查的手段,提醒留意的是克隆通过上述两种办法,是无法识别真伪的,要凭借票据经办人员技能及经验来判明真伪;其二,审查票据自身的票面内容,预防因票据书写错误带来的风险。为了防止因背书人名称添写不正确与背书印章不规范及背书过程里呈现不连续等现象影响银行在票据到期时收款问题,要对票据背书展开严格审核;其三,改进查询途径。创建承兑票据查询行,把银行所有承兑信息、直接收纳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的有关数据运行库内,而查询行能够直接进入此数据库、查询此票据的一切状况;其四,改进票据的印刷。票据印刷过程中,票据数字采取磁编码防伪技术;其五,对票据采取个性化信息隐含技术,;就是把票据全部信息以独特的形式打印于票据内,进行隐形处置,此隐形仅有受理行以独特的解码镜,方可阅览与审核。

(二)银行内部的管理风险防范

其一,对票据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采取各种手段来加强票据操作人员的培训,提升员工业务水平与风险的防范技能,增强承兑票据操作人员的责任感,以预防承兑票据业务的诚信风险。其二,商业银行在承兑汇票办理贴现之后,经办行的操作部门、需妥善保管票据,并把贴现票据归入有价单据进行管理,且登录表外科目。并且还需进行规范管理,及时采取登记台账,其基本内容包含贴现的申请人、贴现的汇票金额、汇票的承兑人、汇票种类、汇票号码、汇票出票日、汇票到期日、汇票贴现利率、汇票的贴现利息、汇票实付的贴现金额、汇票到期处理及票据追索时效期等等。其三,及时办理委托收款。贴现银行在承兑汇票到期之前,需算好邮程时间,在汇票收款单寄出之前,需把已作为委托收款背书的承兑汇票正反两面进行复印保留;并且作好托收的登记,以托收凭证的专夹来保管,当票据款项收回之时需及时销账。在托收凭证邮出之后需以专人电话了解票据寄送状况,尤其是于票据到期的前一天,提醒出票人依时付款。其四,若汇票到期,无法获得债务人付款,在银行收到退回的委托收款凭证及承兑汇票和拒绝付款的理由书后,操作部门应于3日内把被拒付的原因、书面形式通知贴现申请人,在银行承兑汇票敞口贴现没有收回的金额,应采取行使追索权。若贴现申请人的账户内的存款、不够收回缺失的贴现金额,此部分金额会转成贴现申请人的、逾期贷款,依规定收取利息,保留承兑汇票且继续追索。综上,央行与监管当局,须创建票据签发与贴现的数据库,令票据于全国范围皆可统一查询的网络功能;达成和税务机构的联网,第一时间里有效的断别提供的增值税票复印件或者原票据的真伪,强化真实贸易背景的审查,预防与化解承兑票据业务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李文林.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与贴现业务的风险操控.金融会计.2008(5).

[2]范逸伟.我国银行承兑汇票融资的现状与策略.冶金财会.2009(6).

[3]刘田力.银行承兑汇票的风险及措施.科技信息.2010(5).

[4]李升.我国商业银行承兑汇票融资的现状、风险分析及对策.科技信息.2009(6).

推荐访问: 浅析 防范措施 承兑汇票 风险 银行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