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制氢转化炉大修改造治理隐患提高热效率

制氢转化炉大修改造治理隐患提高热效率

时间:2022-03-29 08:29:5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针对制氢转化炉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分析本质原因,提出治理方案,对转化炉进行大修改造,消除隐患,提高热效率,实现了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关键词:制氢转化炉;大修改造;治理隐患;热效率

某炼厂60000Nm3/h制氢装置是目前全厂唯一一套制氢装置,主要给全厂2.0MPa工业氢管网供氢,确保全厂氢气平衡。转化炉是制氢装置的核心设备,已累计运行12年,大修改造前转化炉存在炉管下锥段焊缝处易泄漏、冷壁出口集合管超温、炉顶弹簧吊架老化卡涩、炉管受热不均、排烟温度高、辐射室炉底超温等问题。同时,按照中石化《加热炉管理规定》中“加热炉热负荷在10MW及以上,通过技术改造后长期运行热效率应在91%以上”的要求,转化炉热效率长期未能达标。利用2017年底全厂大检修的机会,对转化炉进行大修改造,改造后除消除隐患外,转化炉设计热效率不低于92%。本文就转化炉改造方案及运行效果做简要介绍,为解决转化炉安全隐患和热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方案。

1 隐患治理改造方案

1.1 优化转化炉管出口管段结构,更新炉管,消除泄漏隐患

制氢装置自原始开工运行至2017年底,转化炉管出现过多次泄漏。

2013年全厂大检修期间,对泄漏的炉管进行检查分析,发现炉管下锥段锥体与下猪尾管焊接处附近开裂,断口表面呈灰黑色,无金属光泽,属陈旧性断口,其表面凹凸不平并有台阶,内外壁均未见剪切唇,壁厚未见减薄,可以确定属脆断开裂,主要原因是下锥段焊缝热影響区处应力腐蚀开裂,更换了2根泄漏的炉管。

2014年受外电网影响全厂停电,转化炉紧急停炉,导致7根转化炉管焊缝部位破裂。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装置紧急泄压阀卡涩未能及时打开,转化炉出口压力迅速上涨;另一方面鼓引风机均停运,炉膛内蓄热量较大且无法冷却,导致炉管壁温升高,而且炉管寿命也已至末期。在炉管内压增大、管壁温升较高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导致炉管焊缝薄弱部位处破裂。停工抢修期间对炉管进行全面检测,部分炉管出现蠕涨超标、裂纹、鼓包、变形等严重缺陷,对存在缺陷的112根炉管进行了更换。本次改造,更换了192根优化出口管段结构的新炉管,利旧96根2014年已更换的旧炉管,彻底消除应力集中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1.2 更新冷壁出口集合管,消除集合管超温隐患

冷壁出口集合管也是本装置的安全隐患之一。制氢转化炉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原料气在转化炉中经反应后生成转化气,转化气由下尾管导入3根冷壁下集合管,最后汇入1根冷壁输气总管。冷壁出口集合管外壳采用20R钢,内衬两层衬里,外层为轻质隔热衬里,工作层为刚玉质耐磨衬里。2013年大修时发现衬里裂纹较2009年大修时有所增多,并且裂纹深度加深;2014年抢修时发现下尾管与下集合管平形封头焊接后多处出现裂纹,无法打磨消除,并出现金属尘化现象;2017年大修改造前委托第三方对集合管衬里进行寿命评估,使用寿命已至末期。大修改造前转化炉大集合管最高壁温为250℃,设计温度为180℃,已严重威胁到安全生产,为消除隐患,本次改造更换了3根下集合管和1根输气总管,并优化结构。

1.3 采用滑轮组平衡锤悬吊技术,消除弹簧吊架失效隐患

转化炉炉管弹簧吊架自原始开工以来几乎没有进行过维修保养,每次在开停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卡涩问题,改造前多台弹簧吊架已失效,影响炉管自由伸缩,导致炉管受力不平衡,而且弹簧吊架位于入口猪尾管和炉顶热风道之间,位置狭窄,无法正常监测弹簧位移和荷载,存在安全隐患。本次改造更换为安全可靠的滑轮组平衡锤悬吊结构,减少机械应力,保证炉管的长周期运行。滑轮组平衡锤悬吊技术相比传统弹簧吊架:简单、可靠、免维护,降低投资;特别适合烘炉时现场通过调节载荷方便有效的调整炉管受力;有利于装填催化剂前后,管系重量变化的拉力调整。

1.4 更改炉底隧道形式,消除炉管受热不均隐患

当转化炉热负荷增大时,烟气量增大,为保证烟气均匀流出辐射室,辐射室炉底隧道形式更改为“步步高”形式。烟气统一从炉底开口进隧道,在隧道内分层流动,各行其道,使烟气进入炉底隧道均匀、流畅,没有短路现象。新形式的炉底隧道使转化炉辐射室温度场分布均衡,防止烟气偏流,保证炉管受热更均匀。

2 提高热效率改造方案

2.1 更新空气预热器模块,降低排烟温度

转化炉是制氢装置的能耗大户,空气预热器让助燃空气与转化炉的高温烟气进行换热,不仅可以降低排烟温度,而且可以提高炉膛温度,节省燃料,提高转化炉热效率。按照中石化《加热炉管理规定》“最终排烟温度一般应不大于150℃。如燃料含硫量偏离设计值较大,则应进行烟气露点测试,然后确定加热炉合理的烟气排放温度(一般应髙于露点温度20℃~30℃)”的要求,转化炉排烟温度长期高达190℃,这是影响热效率的重要因素。

低温段空气预热器改造前采用热管式空气预热器,由于热管存在年久失效、积灰结垢和高温爆管等弊端,导致热管空气预热器换热效果越来越差,使转化炉热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受到限制。本次改造采用成熟可靠的铸铁板式空气预热器代替热管空气预热器,具有较强的抗低温露点腐蚀和耐磨损性能,可以实现长周期高效运行。高温段空气预热器式空气预热器改造前设计流通截面很小,与整个对流段流通截面不协调,经常“卡脖子”,导致烟气流通面积小流速高换热效果差,压降超出设计范围,同时在引风机满负荷工作的情况下,还经常出现辐射室炉膛正压的情况,具有较大安全隐患。本次改造更新的高温空气预热器模块扩大烟气流通截面,与前后换热段协调统一,不再形成“卡脖子”现象,将烟气侧压降严格控制在1000Pa以内,并将空气预热温度由450℃提高到500℃,最大限度回收烟气余热。

2.2 增加炉管伸缩保温套,减少炉管散热损失

改造前转化炉管伸出炉顶的炉管呈裸露状态,这部分炉管加上炉管受热后膨胀伸出的部分散热量非常大,还有高温伤人的隐患。本次改造采用LPEC的伸缩保温套专利技术,解决了动态保温问题,减少炉管散热损失,降低炉顶环境温度,从细节上做到节能减排。该软密封套采用非金属波纹膨胀节吸收炉管的热胀冷缩位移量,保温套可以随炉管水平侧向移动,也可以随炉管的热胀冷缩轴向有规律的伸缩。炉管冷态时,柔性波纹膨胀节很规整的折叠在一起,炉管由冷态到热态变化时,炉管热胀上移,拉动柔性波纹膨胀节的多个V形波逐波展开,随炉管自由伸展;炉管热态时,柔性波纹膨胀节保持很规整的伸展形态;炉管由热态到冷态变化时,炉管冷缩下移压迫柔性波纹膨胀节的多个V形波逐波收缩折叠,随炉管自由回缩,当炉管再由冷态到热态变化时,柔性波纹膨胀节又随炉管自由伸展,不需要人工干涉,如此循环往复。这样,无论冷态或热态炉管各部分均有保温套覆盖保温隔热。

2.3 改造辐射室炉底衬里,减少炉体散热损失

改造前辐射室底部环境温度非常高,除了受下部冷壁集合管超温的因素影响之外,辐射室炉底钢结构温度高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大修时检查发现炉底衬里浇注料存在贯穿性裂纹,主要原因是炉底衬里出现老化强度下降,同时炉底衬里施工时未按施工要求留有膨胀缝导致浇注料开裂,考虑到本次检修同步拆除旧炉底隧道,检修空间扩大方便作业,本次改造集中更换炉底及炉墙衬里,使辐射室炉底壁温符合《一般炼油装置用火焰加热炉》规定中“零风速、环境温度27℃的情况下,辐射段底部表面温度≯90℃”的要求,消除安全隐患,减少散热损失,提升加热炉效率。同时,对炉墙衬里表面喷涂耐高温反辐射涂料,使炉管再次吸收辐射热量,节能降耗,提升经济效益。

3 改造效果

制氢转化炉设计热负荷为110.22MW,占全厂加热炉总负荷的17.3%,因此,转化炉热效率的高低,对全厂加热炉的热效率影响很大。大修改造后,炉效由88%提高至91%以上,热负荷可节约2MW以上,按燃料热值34MJ/Nm3计算,节省燃料量212Nm3/h,按燃料气价格3元/Nm3、年开工时数8400小时计算,每年可节约燃料费用534万余元,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全厂加热炉的整体水平也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月平,刘海洋,李树卓,娄庆海,王德瑞.转化炉管的软密封技术[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2,42(12):39-42.

推荐访问: 热效率 大修 隐患 转化 治理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