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充氮保护技术在空冷器中的应用

充氮保护技术在空冷器中的应用

时间:2022-03-29 08:30:22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iMO7_ii_ioiii_ioiiߏiߟ₩?ם5i`šc0ky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ϕ为焊接接头系数。

5 模拟试验

通过模拟试验测试各方法对管束内表面防锈的效果。采用同材质挂片试样,同种前处理过程,置于表1所示的充氮方法容器内进行试验,充氮压力均为0.05MPa,密闭存放3个月后观察试样表面状态,见表1与图1(a)~图1(e)。

6 综合比较分析

直接加压法:此方法操作简单,但是无法彻底清除管束内残留空气,可降低管束内部腐蚀速率,然而长时间存放会产生锈蚀,如图1(a)所示,因此仅适用于对内部防腐要求不高或短途、短时间存放的管束。

反复加压法:此种方法可有效降低管束内氧含量,降低腐蚀速率,但对于多管程、结构复杂管束,操作过程较为烦琐,且氮气用量较大,由于无法彻底清除管束内部残留水蒸气,因此长时间存放表面会产生少量锈蚀,如图1(b)所示,此方法不适用对管束干燥度、露点有要求情况。

置换法:此种方法为目前普遍使用的充氮方式,相对于反复加压法,防护效果略有提升,操作简便,氮气置换效果较好,但氮气用量相对较大,也无法彻底清除管束内部残留水蒸气,因此长时间存放表面也会产生少量锈蚀,如图1(c)所示,适用于长期储存、运输,且对干燥度、露点无特殊要求情况。

抽真空法:此种方法不仅仅能够最大程度地排出管束内残留空气,还可有效降低管束内相对湿度,但由于空冷器管束结构特殊,具有较多死角与螺纹连接处,因此无法彻底清除氧气与水分,長时间存放表面也会产生个别锈点,如图1(d)所示,对于有露点检测要求的可采取此方法,实际操作相对简单,但各连接接头较多,对工装密封性要求较高。

复合法:通过以上多种方法组合并配合局部处理方法能够更加彻底地排除氧气与水分。由于是将多种方法组合使用,实际操作较为复杂,连接接头较多。但防护效果较为明显,不仅有效地置换管束内部空气,还可排出大量水蒸气,适用于长途运输、海运或长时间存放的管束,且能够满足对露点有较高要求的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采用充氮保护技术可有效降低并控制管束内部锈蚀,保证在运输、存放过程中管束内部不受到污染、侵害,提高设备安全稳定性,对于实际应用的充氮保护方法多种多样,不仅限于本文中所提到的方法,因此本文中所提到的内容请读者借鉴,对于不详尽、歧义之处愿与读者交流、修改。

参考文献

[1]王守新.充氮防腐技术在换热器防锈中的应用[J].技术推广与应用,2013(9):32-32.

[2]张庆红,安汝文.氮气密封技术在储运生产中的应用[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2(9):29-30.

[3]林宝森.浅谈石化空冷器的防腐蚀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1):47-47.

推荐访问: 器中 保护 技术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