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公路预防性养护,指出了当前高速公路公路养护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高速公路实际情况,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策略,希望对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
近些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呈现出了繁荣发展趋势,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在方便人们出行、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因而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成为了社会关注热点。
一、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
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是指通过对路况进行定期调查,及时发现路面中一些不够明显的破损和病害迹象,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对路面进行保护性养护,防止公路病害进一步扩大,减缓公路老化速度,从而最大程度的确保公路处于良好状态。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采用预防性养护措施,能够对路面产生的微小病害进行恢复,以防水分渗透到破坏的路基中,使整个路面结构得到保护,防止重大损伤现象的产生。
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现状
(一)高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不完善
当前,路面管理系统是在全国公路干线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又由于每个地区的实际高速公路路况有所不同,因而不能将现行的公路管理系统直接复制到高速公路路面管理中。有些地区,虽然研发出了高速公路管理系统试用版,但是还不够完善,而且由于种种原因还不能得到有效使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作的进行,导致养护工作不够规范化、科学化。
(二)高速公路路面保养时间把控不到位
纵观我国多数地方的高速公路,由于在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多原因影响下,使得路面存在先天性的缺陷,而且当公路正式通车运行以后,过大的交通载荷、自然环境等因素会进一步导致公路路面功能下降。为了能够更好的使公路路面保持良好的服务状态,应该在最佳保养时间展开对路面的保养工作。通常情况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生命周期内的状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当公路竣工投入使用后,路面上的沥青开始逐渐被氧化,进而开始损耗,这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沥青路面上已经出现了微小裂缝或者是一些小坑槽;第三阶段的沥青路面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裂缝,结构问题严重[1]。因此,一定要在公路处于最佳状态时,进行养护。然而,当前在高速公路的路面养护工作中,绝大部分地区都没有掌握好最佳时机对路面展开养护。
(三)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机械化程度低
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需要先进的检测技术来支持,不仅能够提高数据信息的获取能力,还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然而,当前在公路路面的养护工作中,大部分地区机械化程度还很低,还存在着养护工作量大、养护效率低等问题。
三、加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高速公路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现代化的高速公路管理少不了管理系统的支持。完善的高速公路路面管理系统在提高公路管理的质量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减少资金的使用。由于高速公路自身存在一定特殊性,而高速公路管理系统与原来的公路管理系统有所区别。因此一定要根据本地区高速公路网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路面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依靠先进的技术,能够对实际路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为了保证公路管理系统的有效性,还可以建立起数据库,数据库系统能够对整个路面使用状况进行去全面评定,为高速公路路面的养护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确保高速公路维护和保养工作顺利开展。
(二)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增加路面强度
为了消除公路出现的微病害,可以使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以此来提高路面的整体强度。如果高速公路的路面出现了轻微程度的车辙、裂缝,而且此时路面的整体抗滑能力和平整能力显现不足时,采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就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又被叫做PSM,由于施工技术的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种类[2]。乳化沥青稀浆封层能够对原来的沥青路面进行密封,从而能够提高路面的防水性能和密实程度,能够对路面上的微小裂缝进行填充,同时沥青封层可以在车辙痕迹中自动铺展开,对车辙填补效果明显,而且使用范围较广,节省资源,被广泛使用。
(三)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机械化水平
路面检测结果是路面养护工作的前提和开展工作的依据。在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展维护之前,需要对路面的详细情况进行检测。因此要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在确保高效检测的基础上,还能够保证监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准确性。而且对信息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处理功能也十分强大。现阶段,我国在高速公路路面养护领域中,已经研发出了一系列的沥青路面检测技术,并且取得了良好成果。例如先进检测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减少装备用车的使用数量,一般情况下,路面养护维修中,仅仅使用一辆装用车就能高效完成工作任务[3]。机械化程度越高,则对路面的养护维修效果越好。因此,我们还要在沥青路面养护措施研究中加大科技的投入,采用创新形式的新工艺,也可以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机械化程度。
(四)应用沥青混合料罩面技术,提高路面平整程度
在对公路路面进行养护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沥青混合料罩面技术,应用该项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路面的平整程度,从而确保高速公路路面的整体平整度能够达到国家相关规定标准。在我国,沥青混合料罩面被广泛的应用在水稳定性较强的橡胶粉沥青混合材料中,从而能够增强路面的使用性能,能够在基层与面层之间改善沥青路面的微结构与承受能力。另外,我国在公路养护工作中,也逐渐使用了沥青马蹄脂混合材料,这种材料无论是在抗疲劳能力、抗滑能力还是在抗温能力方面都作用明显,但由于其价格较为昂贵,还不能在大范围内广泛使用[4]。在公路表面上采用涂抹沥青再生的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渗透性沥青密封技术,在不改变原来沥青路面形式结构的前提下,起到平整路面的显著作用,同时还能够预防沥青路面的开裂和脱落情况的出现。
(五)准确把握养护时机,科学制定养护周期
在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养护时,一定要对沥青路面在不同阶段呈现的状态进行合理把控,当路面处在良好的运行状态时,就要开始进行养护工作,消除路面安全隐患,确保路面的各项指标都能够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同时要根据高速公路实际情况,可以对公路状况进行抽样检测,定期对公路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公路呈现良好服务状态。通常情况下,我国高速公路路面在在其生命周期,进行的检查和维护工作要超过8次。
结束语
由于每个地区的高速公路网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实施预防养护措施时,要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开展,进而采取不同的技术,确保路面安全、通畅。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措施的研究,从养护技术、管理方法等方面入手,改善路面质量,延长高速公路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魏纲.公路预防性养护最优化决策与研究[J].建筑结构,2012(6):78-80.
[2]何小林.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初探[J].工程技术,2012(17):31-35.
推荐访问: 预防性 养护 高速公路 策略 沥青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