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混凝土骨料筛分系统生产建设实践

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混凝土骨料筛分系统生产建设实践

时间:2022-03-29 09:49: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辽宁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混凝土骨料筛分系统建设与运营工程,混凝土骨料总需要量约为119.88×104t,工程毛料处理总量约145.91×104t。考虑骨料综合损耗补偿系数,加工系统毛料处理量为183.06t/h。系统生产流程包括天然料开采、受料、预筛分、半成品料堆存、筛洗、破碎、成品料堆存,以及成品骨料装车外运的所有生产工序及各工序之间的骨料运输衔接工作

【关键词】系统建设 天然料开采 骨料生产 运营

1 工程简介

辽宁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混凝土骨料总需要量约为119.88×104t,工程需处理毛料总量约145.91×104t,按照混凝土高峰年施工强度,确定毛料理论处理强度为162t/h。经计算确定骨料综合损耗补偿系数1.13,加工系统毛料实际处理强度确定为183.06t/h。

为满足电站主体工程混凝土需用骨料,根据地质勘测和电站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混凝土骨料筛分系统布置在下水库进/出水口上游约1.5km的左岸台地上,场地高程在70.0~80.0m之间,与庙台子Ⅰ砂砾石天然料场隔河相望。混凝土骨料筛分系统占地面积约9×104㎡,由受料预筛半成品料堆存系统、筛分破碎系统及成品骨料堆存系统三部分组成。

2 系统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

2.1系统布置

根据地形特点,系统加工厂分三部分布置:受料、预筛分车间布置在系统82.00m高程的台地上,距天然料场平均运距2.1Km;半成品料堆、筛分车间、破碎车间、成品料调节料仓布置在系统80.00m高程的台地上;成品料场布置在73.00m高程台地上。三部分之间通过皮带机运输衔接,并且充分利用了地形高度差,减小皮带机倾角,降低电能消耗及土建工程量。

2.2工艺流程

(1)料场规划及开采施工。本工程砂砾石料场共两个,分别为庙台子Ⅰ砂砾石天然料场和庙台子Ⅱ砂砾石天然料场。以庙台子Ⅰ砂砾石料场作为主料场,庙台子Ⅱ砂砾场作为备用料场。庙台子Ⅰ砂砾石料场面积27.04×104m2,经勘察计算有用层总储量为108.2×104m3。庙台子Ⅰ砂砾石料场地势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54.0~60.0m。

按照系统处理量毛料开采强度183.06t/h,进行天然料开采施工组织设计。结合现场施工条件,采用分层开挖方式,装载机装料,自卸汽车运输毛料至筛分系统受料仓。

(2)受料、预筛分和半成品料堆存部分。天然砂砾石料由庙台子Ⅰ料场经自卸汽车运输卸入毛料受料仓,受料仓上部设置宽度为180mm的轻轨道剔石条筛,剔除大于180mm的特大超径石块。毛料受料仓总长49m,堆存容积220m2。受料仓下设皮带机廊道,剔除超径石后的天然料由皮带机送至预筛分车间。设受料仓主要作用是剔除特大超径石、调节连续生产。

预筛车间为钢结构建筑,设置YAH1842型圆振动筛,作用是将不符合本工程骨料粒径范围的超径石料(大于150mm)筛分出来,做为弃料处理。通过预筛后的半成品料经皮带机与卸料小车配合堆入半成品调节料堆(小于150mm的混合料)。半成品调节料堆总长150m,堆存容积6.50×104m3。

(3)筛分、破碎、成品料堆存部分。半成品毛料通过皮带机输送至筛分楼进行筛洗分级,筛分车间为钢结构建筑(3层),筛分设备为2YA-1536型圆振动筛2组(4台)。筛洗分级后的特大石、大石、中石、小石、成品砂直接用皮带机运入成品料调节料仓,再由成品料调节料仓下的廊道皮带机与摇臂堆料机配合运送至成品料场堆存。由于级配不平衡,其中特大石、大石成品料再由成品料调节料仓下的廊道皮带机运入破碎车间进行闭路循环破碎。破碎设备选用PYT-Z1750中型圆锥破碎机,最大允许进料粒径为185mm,单台最大处理能力280t/h,粗碎后的石料由皮带机送至筛分车间重新分级。

经过筛分车间筛洗的小于5mm的原料,经钢溜槽直接随水流送至螺旋分级机,进行分级脱水并排除小于0.16mm的细颗粒,经脱水后制成成品砂。脱水分级设备选用2台FC-15型沉没式螺旋分级机,总生产能力78.06t/h。成品砂细度模数达到工程需要的FM=2.2~2.8范围。

成品料堆为两组,每组长110米,分别堆存五种骨料,堆高10米,堆存量为3×104m3,特殊情况可通过散料增加储量。两组成品料堆可以满足骨料脱水时间需要。

经系统优化,采用装载机直接装自卸车运输的方法将各级成品骨料运至各主体工程施工区的混凝土拌和系统。

(4)系统内骨料运输线。进入系统的毛料、半成品料、成品料均由皮带机衔接、输送,根据输送能力的不同分别选用TD75-8063型、TD75-6550型皮带机,皮带机总长约1400m。

3 骨料级配平衡分析

根据庙台子Ⅰ砂砾石天然料场的地质资料,计算成品骨料需用量与天然级配条件下的实际产量对比平衡分析计算见下表。

4 结语

通过实际运营表明,系统的生产能力满足混凝土工程施工强度要求,生产的成品料质量合格,设备配置合理有效,破碎级配调整非常方便,现场布置紧凑,便于运行管理。不足之处是由于天然料场超径石(大于150mm)的含量过高,加重了系统对超径石的处理量,增加了破碎设备的生产强度,加大了系统生产运行成本。另外,系统生产过程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对生产区的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推荐访问: 骨料 筛分 抽水 电站 混凝土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