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难忘的平尾大战

难忘的平尾大战

时间:2022-03-29 09:52:12 来源:网友投稿

一对单长7米多、宽1米多的银翼强健地平展着,引人注目。

2003年,由上海飞机制造厂为新一代波音737NG飞机量身打造的第300架水平尾翼交付,波音公司为此向上飞厂颁发了质量授权代表证书。这意味着将安上“上海平尾”的波音737NG增加到了300架,也标志着上海的飞机制造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波音737NG是比传统波音737推力更大、性能更好、航程更远的新一代机型。除了在美国本土制造外,我国是其尾翼唯一的国外制造地。上海飞机制造厂生产的水平尾翼,西安飞机制造厂生产的垂直尾翼,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的机身尾部48段“三合一”,就组成了新一代737飞机的“中国尾巴”。

2011年,美国波音公司与中国商飞上飞公司签署了为期10年的737水平安定面生产合同。该合同也是波音与中国航空航天业供应商签署的规模最大、期限最长的合同。

回忆上飞厂平尾生产的坎坎坷坷,故事还得从上世纪90年代生产麦道飞机的平尾说起。

1992年3月11日上午10点,上飞厂二十五车间(波音平尾生产车间)在掌声中诞生了,上飞厂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在二十五车间成立大会上,时任党委副书记魏积森代表工厂任命二十五车间领导班子后,掌声四起。从一阵阵掌声中,人们可以明白:新成立的二十五车间领导班子是深受职工拥戴的。

刚刚上任的车间主任赵仁梁,在宣誓中向职工问道:“我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厂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这句话刚出口,二十五车间的全体职工异口同声地喊道:“有!”

这声音,震动了会议室。这声音,传遍了上飞厂。

上飞厂承担平尾生产任务是机遇,也是挑战。正如吴作权厂长在会上说的那样,从二十五车间成立大会上我们可以看到,职工的精神状况很好,青年职工也很多,充满了朝气。总而言之,随着二十五车间的成立,上飞厂平尾生产将会出现一个新的转机、新的高潮。

人们的愿望是美好的,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转眼猴年已经过去了70天,但上飞厂还没有交付一架平尾。

怎么办?充实骨干力量,稳定职工思想。

为了确保平尾生产,上飞厂对二十五车间生产骨干进行了调整,将平尾工段一分为二,增设了一名总工长,增设了平尾前后梁小组和对接装配小组,并配置了两名助理工长。

那时,上飞厂三项制度改革方案出台后,部分青年工人不安心工作,想跳槽寻找效益高的单位,给平尾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十五车间党支部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在车间内召开了不同层次人员座谈会,使大部分青工正确理解了工厂三项制度改革的意义,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平尾生产中去。

为了完成平尾生产任务,二十五车间发挥工会、共青团的作用,上半年开展了“为工厂转包生产赶上发运计划”和“为工厂实现双过半”的劳动竞赛,下半年又开展了“强化质量意识,满足客户要求”和“抓好产品质量,与TULSA开展竞争”的劳动竞赛。

1992年,上飞厂MD82飞机的平尾生产形势有喜有忧。

喜的是,为完成年产50架MD82平尾,专门成立了二十五车间,达到了预想的目的。尤其是五六月份在奋战“双过半”的日子里,平尾生产打了场漂亮仗,上半年累计交付16架平尾。

忧的是,七八月份出现了“脱节”。尤其是在七月份,MD82平尾1架都没交付。8月份,也仅仅交付了1架平尾。

时任副总工程师郑会琳回忆说,七八月份,上飞厂MD82平尾生产出现“脱节”,主要原因是上飞厂生产的平尾要转入美国吐尔沙检验。

由于麦道公司当时不太景气,飞机生产速率大幅下降。麦道方面正在研究平尾究竟是继续在上海制造,还是转到吐尔沙制造。如果继续在上海制造,吐尔沙的工厂就有可能要关门!由于这些复杂的原因,吐尔沙在检验上飞厂生产的平尾时,难免会“鸡蛋里挑骨头”,甚至出现超过DPS标准要求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上飞厂生产的平尾不能及时交付。此外,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加上五六月份的冲刺,有些职工疲惫不堪,还没有缓过气来,也影响了平尾生产工作。

MD82平尾交付告急!

1992年9月2日,上飞厂领导来到二十五车间召集工长以上的干部连夜开会,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制定对策。

会后,二十五车间干部职工积极响应,果断采取措施,新成立了七段拼一段生产小组,人员再次得到充实。

上飞厂MD82飞机平尾生产线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人们不会忘记,1991年,十二车间生产工人和计算中心技术人员得知加工平尾后大梁,需要进口昂贵的专用设备。为了节约开支,他们大胆提出了用大型数控壁板铣床替代专用长桁数据铣床加工平尾后大梁的方案

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实现了一次同时加工出3根符合美国麦道公司DPS标准的平尾后大梁,提高工效15倍。与原加工方法相比,这个方法为上飞厂节约了168万元人民币。在上世纪90年代,168万元是个不小的数啊!

人们不会忘记,八车间技术员徐书章根据他多年机械加工经验,自己动手,采用室温成形加热处理消除应力的工艺,将以前用于螺旋桨修理手摇泵液压床改造成MD82飞机平尾加工壁板成形机。通过配备30至25MPa压力表及SB-6变量手摇泵,十分精确地控制壁板成形量,为工厂节约了大量外汇。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二十五车间到1992年年底完成了28套平尾和310套舱门的生产任务,为上飞厂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推荐访问: 难忘 大战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