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管理和设备管理的两名专家KaHarina和Seorg 正在沈阳铁西工厂。因为在冲压生产线上更换模具和工具的程序最复杂,对生产效率影响也最大,宝马特别挑选了富有经验的专家前去指导,以便从一开始就让铁西工厂建立正确流程,规避一般工厂会犯的错误。
今年8月,莱比锡负责生产管理的专家Udo Zaspee先生也将前往沈阳,他将在铁西工厂工作1年,协助那时已步入正轨的铁西工厂进行高效生产管理。此外,借助宝马网络化的管理系统,未来任何莱比锡工厂生产设备的优化都实时传输到铁西工厂。
“如果我有铁西那么现代化的工厂,该多高兴啊!” A.Seucar博士边走边说。这是因为铁西工厂比莱比锡厂多了一条冲压生产线。在冲压厂,生产不同汽车部件时,需要不同的模具。每天,莱比锡冲压厂的生产线要停下9到10次,更换模具和工具。虽然现在每次更换的时间已从原来的15分钟缩减到不到7分钟,但这对A.Seucar博士来说,仍然极大地影响了生产效率。“铁西工厂多出来的生产线可以做生产准备,更换模具时,生产线不用停工。这是莱比锡冲压厂没有的”。
百尺竿头
冲压厂生产出的数百片钢板在离开冲压厂之后,会被运进车身车间,并在这里被焊接在一起组成白车身,而一部白车身有多达5000多个焊点,以确保车身坚固。
这是个机器人林立的车间,机器人数量多达700台。在沈阳铁西新工厂,车身车间自动化率同样非常高,达到95%左右。而且,由于铁西厂采用了全新的机器人,耗电量比莱比锡可降低25%。同时,车间里的工业电脑耗电量也将降低14%。
莱比锡工厂中还有一片与世隔绝、一尘不染的地带——喷漆车间。在这里,经过一系列复杂程序和四层喷涂后,车身就有了不同的个性:宝石青、泰坦银、深海蓝、神秘灰……
即便莱比锡工厂的喷漆车间的各种工艺技术已经是当前的世界级水平,但在沈阳的铁西工厂,宝马仍采用了全套更为先进的喷漆技术:干式净化装置,可以降低水资源消耗及废水的排出;全旋反向浸渍输送系统,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还能降低化学试剂的消耗;集成喷涂工艺,省去以往喷涂流程的三道工序,显著降低了能耗。
总装车间是一辆新车离开工厂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在一条移动生产线上,操作工人按照每辆车的个性化订单逐一将诸多设备——动力总成、错综复杂的布线、保险杠、方向盘、空调机、座椅安装到白车身上,再添加上保证车辆正常运转的“液体”,一辆辆个性化的BMW就诞生了。
莱比锡工厂中的总装车间有着非常独特的外形。从工厂内悬挂的一张鸟瞰图上看,总装车间的外形像一个伸出“四个手指”的手。据说,当年27岁的小伙子简·克劳设计它时,是考虑到这样的分布能更好地与物流结合在一起,还能够省地儿。
在莱比锡工厂里,每天大约有一万立方米的材料被输送到各个生产环节,材料大量堆积将大大降低效率。因此,所要运输的材料必须得在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顺序到达恰当的地点,这需要高度精确的物流系统、与供货商之间的密切配合以及工厂的造型。
物流中心就在总装车间“四个手指”的南侧。在这里,车辆座椅、车门等部件都会被预先组装好,它们按次序运到某个“手指”部位,直接进入总装车间进行安装。
而在“四个手指”的北部是各种质量检测工序,被检测通过的汽车也会旋即被物流车辆从北部运出工厂,发货到各地。
现在,沈阳铁西新工厂的总装线同样也是按照克劳当初的设计原则设计而成的。并且,铁西工厂的物流中心将更高效:火车将直接开进工厂,拉来物料和配件,运走整车。同时,新工厂的物流可用“抠门”形容,国产零配件的包装必须是可重复利用的,进口零配件包装,也会把可再利用的部分挑选出来进行废物回收利用。
按照宝马公布的计划,其沈阳铁西工厂目前已经开始生产BMW X1,年底投产全新BMW 3系,包括专供中国的新3系长轴距车,今年的产能将达到10万台。
推荐访问: 莱比锡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