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汽车车养护品行业的困惑

汽车车养护品行业的困惑

时间:2022-03-30 08:25:35 来源:网友投稿

作者从事汽车养护品行业多年,历经中国汽车养护品行业多年来的跌宕起伏,繁荣衰落。“如今的汽车养护品行业已经快沦陷于玻璃水、化清剂之列。汽车养护品行业兴起于车主对养护产品的懵懂,衰落于专业维修人员对养护产品的不认知。”这两句话圈子外韵人很难理解。本文不仅阐述了这两句话背后的旨因,而且介绍了养护品基础知识,供读者参考。

行业起伏兴衰皆因“不认知”?

1995年以后,私家车开始出现增长,当时中国车主们对车辆保养还处于懵懂之中,各品牌养护产品如雨后的春笋一样从各地的泥土中钻了出来,有中的,有洋的。这些养护产品品牌开始把广告行业的素养表现得淋漓尽致,功能夸大得漫无边际。2000年左右多地出现因不了解养护品实际性能,而给车辆滥用汽车养护产品,造成发动机、变速器损毁的情况。也正是这个时候,很多品牌的养护产品已经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开始向正规、规模化汽车精细化工品生产商的方向走去。

2000年至2005年期间,是汽车养护产品的一个青黄不接的时间段,各个4S店当时对养护产品没有多少认知,维修厂对养护产品也在抵触。汽车养护产品在这个时间段发展缓慢。2005年以后,各地4S店因为竞争压力,开始逐渐把关注点转向汽车养护产品。

2006年开始,每一个经过严冬期的养护产品厂家开始大肆地攻城掠地,从省内到省外,从南向北,从北向南,几股主要养护品势力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相撞并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小战役。从单店的角逐到集团的攻坚,从公平的竞争,到回扣的比拼,到最后的大打出手,赔本血拼。相信每一个从那段时期走到今天的汽车养护品从业人员都会有深刻的记忆。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很多的4S店也被卷入到这场不属于他们的战争当中,各个养护品厂家开始在各个集团、单店搞促销活动,派遣驻站维护人员,投资各类设备,给前台各类奖励诱惑、为店内制定各类产值提升方案,制作各类保养套餐。一时间,全国养护品市场在弥漫的战火硝烟中有了突飞猛进的销量上升,这时候很多4S店集团突然发现对自己员工控制力度下降,员工为了自身能多拿提成,不惜以牺牲客户利益为代价去推销养护产品。这样的行为引起了4S店集团、主机厂的逐渐关注。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汽车养护品行业兴起于客户对养护产品的不认知”。

从2009年开始,为了规范养护品销售管理,杜绝“我家园丁吃你家饭”的现象,各个汽车4S店集团开始出现了汽车养护产品项目招标。此时,各个汽车养护品厂家开始为各个集团招标工作做标书、唱标,攻坚关系忙碌起来。当时笔者一年最多能做几十份不同集团的标书,以至于后期公司培训新员工的时候,制作标书是一个必要考核项目。不过,在2009年~2013年这段时期,汽车养护品行业开始高速发展,也逐渐趋于正规化。当然,供货价格也因招标行为开始一落千丈。主机厂也开始关注汽车养护产品,逐渐开始做OEM汽车养护产品,并且强行配给各个4S店。此时的各品牌养护产品厂家,开始了新的一轮战役。他们把品牌之争跑马圈地放在第二位,与主机厂争夺有限的口粮是当务之急的,一个“开地千倾,不如精耕一亩”理念开始在各个养护品厂家形成。就如同两个邻居正在吵架,突然各自家中都着火了’自然就不吵架了,想赶快回自己家救火。当然了,救火的过程中能往对方家玻璃上扔个砖头、砸个洞这种事情也还是可以干的。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汽车养护品供货价格开始出现下滑,行业开始出现衰落。

2014年汽车养护品遇到了一个双重夹击的寒冬,—方面是市场因素,—方面是深受人民欢迎反贪风暴和公车改革因素。各个养护品厂家的市场销售额已经达到了低谷。

反贪风暴和公车改革因素是大政治环境,不是我们讨论的主题。市场因素是我们应该深刻分析的,市场因素其实是养护品厂家自己造成的,每一个养护品生产厂家或经销商都应该好好的深刻反省一下。

汽车养护品真的就是保养品吗?汽车养护品到底有没有用?到底应该给谁用?什么时间用?什么样的情况能用?什么样的情况不能用?在这个寒冬期,我们真的应该考虑了。直到今天,绝大部分维修企业,仍然把汽车养护品定义为汽车保养品,包括专业维修技术人员也很少有人知道汽车养护品真正的作用。国内汽车维修业中没有多少人真正懂汽车的“五油三液”。国内几乎没有一家培训机构去培训汽车运行油液的相关知识。笔者在为很多维修人员培训时说过,“机电技术再好,也不过就是个汽车手术匠,也成为不了汽车医生。因为你们不懂汽车油液相关知识”。

汽车养护品的正确应用基于对汽车污染物形成原理、油液、燃料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汽车高级维修知识的了解。例如润滑系统是否要清洗,取决于对润滑油的基本检测;冷却系统是否清洗要对水箱内残留物进行检测;燃油系统是否要清洗要基于对电控系统长期燃油修正值变化的检测;很多的维修企业在车辆电控、机械故障检测方面很擅长,但是在对车辆运行材料造成的污染物检测方面,不论从设备上,还是技术上都是空白。所以造成很多养护品滥用现象,养护品使用后没有效果,甚至造成故障,以至于失去客户信任,造成客户流失,这就是“汽车养护品行业衰落于专业维修人员对养护产品的不认知”。

养护品基础知识知多少?

下文中笔者将养护品基础知识对读者做一个普及,希望能给维修人员、驾驶员带来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知识与信息。

养护品分类

广义上划分,养护品分为两类:一类是清洗剂,另一类是保护剂。清洗剂是根据车辆各个部位所受到的污染物、油液衍生物不同而设计的。例如:燃油供给系统内主要的残留物为汽油胶质,汽油胶质分为可溶性胶质、不可溶性胶质(沉渣)、管壁黏附性胶质。根据胶质性质不同,所设计使用的清洗剂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针对可溶性胶质的除胶剂,第二种是针对管壁粘附性胶质的除胶剂。然而,汽油箱在使用过程中会有冷凝水集结,所以对于汽油箱的清洗除了使用除胶剂还要使用除水剂。例如,目前大家都在讨论去除积炭,积炭分为干性积炭(进气道)、胶性积炭(进气门背部)、高温积炭(燃烧室及活塞顶部)。同时高温积炭还分为普通高温积炭(活塞中间)、沥青质高温积炭(活塞边缘)两类。在普通高温积炭中又分为燃料高温积炭(黑)、高碱值高温积炭(白),高锰值高温积炭(褐红)等分类。所以,在设计清洗剂的时候针对不同部位的积炭形成原理和组分不同,设计了以去除干性碳烟与润滑油混合物(干性积炭)为目的的节气门进气道清洗剂,以去除碳烟与可溶性胶质残留物混合物(胶性积炭)为目的的燃油系统全效清洗保护剂,以去除高温积炭为目的的浸泡——燃烧型燃烧室积炭清洗剂,和以去除各类非常规高温积炭为目的的浸泡型燃烧室清洗剂。在选用清洗剂时,要根据不同部位所产生不同的残留物,正确选用清洗剂是—项很有知识含量的专业技术。

保护剂也是如此,例如同样是加入到润滑油中的保护剂,要区分为极限条件使用的发动机抗磨保护剂(极压抗磨类),以增加发动机润滑油高温黏度为目的的发动机修复剂(黏度改进类),以减少发动机磨合期超负荷运转造成磨损为目的的发动机磨合保护剂(强油性剂类)等。

燃油系统养护示例

我们拿燃油系统产品列举一个例子。燃油系统的养护分为五类:喷油器清洗剂——可溶性胶质清洗剂,燃油系统清洗剂——管壁粘附性胶质清洗剂,燃油系统除水保护剂——油箱除水剂,辛烷值改进剂——燃料抗爆性改进剂,燃油增效剂——富氧燃烧剂。

喷油器清洗剂:主要是应用于清除喷油器口所残留的汽油可溶性胶质,应用里程最大为20,000km清洗一次,也就是说使用30~40箱汽油左右应该清洗一次,数据测量点主要是长期燃油修正值,长期燃油修正值的增加,代表了喷油器的堵塞。当长期燃油修正值增加到初始修正值(新车)的20%以上时,应该将喷油器拆解清洗,不能再使用免拆清洗的方法进行清洗了。所以,当车辆出现抖动时,要考虑喷油器是否被堵塞。例如奥迪车系出现0054~0059喷油器故障,00577~00584故障码代表各缸爆燃传感器故障,16533、16554~16559燃料调配系统故障等故障码时,要考虑是否是喷油器堵塞造成的故障或喷油器进油口滤网堵塞后造成的衍生故障。根据实际检测结果,选择是否要使用清洗剂及正确的清洗方法才能有实际效果。

燃油系统清洗剂:主要功能是清洗燃油系统内的管壁黏附性胶质。油箱在使用过程中,燃油中的管壁黏附性胶质会逐渐积累,形成各层级滤网堵塞,造成供油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专用的管壁黏附性胶质清洗剂是很有效果的。燃油系统清洗通常在更换燃油滤芯前的保养比较好,例如燃油滤芯更换里程为20,000km,那么燃油系统清洗剂应该在15,000km使用效果比较好。

燃油系统除水保护剂:专门为处理油箱中的冷凝水设计。通常当发动机出现偶发性抖动时,可以考虑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中出现水分,在某一个工作循环中出现燃烧缺失造成的故障。这种故障不易检查和排除,可以从车辆燃油箱方面考虑,例如乙醇汽油地区10~15箱汽油,就应该对燃油箱进行一次除水,而普通汽油地区在20~30箱汽油就应该对燃油系统进行一次除水保护。

辛烷值改进剂和燃油增效剂:它们是两个设计途径做出的燃油改进类产品,辛烷值改进剂是通过调整油箱内燃油的抗爆性能(用抗爆剂调节)来降低发动机在燃烧做功过程中产生的爆燃和微爆燃现象,降低燃油在燃烧做功过程中的内在无用功消耗。而燃油增效剂是通过发动机压缩做功行程中在高压高温状态下,将药剂中一部分游离氧分子分解出来,增压混合气中的氧含量。提高燃油的燃烧热能,从而促进燃料完全燃烧达到增加发动机动力的效果。这两种药剂可以使用在车辆均速行驶过程中(跑高速),也可以作为维修过程中检测动力性能的产品。当车辆出现因油品品质导致的动力性不良时,很多维修人员用解码器很难查出动力性不良的原因,在这个时候正确地改变油品品质是一种很好的诊断故障的方法。

其他系统养护

上述是对燃油系统产品正确使用的一个简述,其他系统产品可以大致分为几种方法使用。除炭类产品,例如节气门清洗剂、进气道清洗剂、缸内积炭清洗剂、燃油系统全效清洗保护剂(可以清洗气门背面积炭和活塞顶部积炭)、三元这些除炭类产品正确使用时,要根据对车辆进排气系统、燃烧系统进行检查后,根据积炭生成的不同来选择使用。

节气门清洗:主要是清洗节气门边口的干性积炭,恢复节气门边口的密封眭能,通常在车辆使用半年左右就应该清洗一次;进气道清洗主要是清洗进气道各个真空管路及进气压力传感器表面所附着的积炭,降低积炭堵塞对传感器数据的影响及对各个真空管路的影响。

缸内积炭清洗:主要作用是恢复压缩比、降低爆燃,降低发动机动力损失。缸内积炭清洗需要通过内窥镜观测缸内积炭情况进行清洗,根据积炭形成的不同来正确选择清洗方式。达到完全除炭的效果。缸内积炭清洗通常是在更换火花塞的时候同时检查操作的。

三元催化器的清洗:清洗的方法大致有五种,其主要作用一方面是恢复活性、提高催化转换效率,另—方面是降低排气阻力、提高发动机动力性能。

第一种是常规有机溶剂清洗方法,该方法是通过进气管上真空管路将高燃点的有机溶剂型药剂吸入到燃烧室,由于此过程中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喷油器正常喷油,燃烧室内形成过浓混合气。高燃点的有机溶剂由于比汽油难烧,所以在此过程中不参与燃烧,直接被排放到三元催化器表面,从而进行清洗,这种工艺适用于一般性维护,通常发动机在运转300~400小时(20,000km左右)后进行一次此类维护是比较合理的。第二种是水基双性溶剂清洗,这种清洗药液以水基为基础,也是从进气管的真空管路吸入,但是水基溶剂不能燃烧,从而顺利到达三元催化器表面起到清洗效果。水基双性溶剂是一种高碱值溶剂,有强烈的碱蚀作用,适用于轻微堵塞症状的清洗,且有良好的清洗效果。第三种是拆解清洗,这种方法通过弱酸或强碱性药剂(通常是自己调配)将严重堵塞的三元催化器进行浸泡,来溶解堵塞物质达到通畅的效果。但这种清洗方法将严重损坏转换效率,目前还没有任何相关报告能证实该方法能够恢复三元催化器使用性能。第四种是氢氧除炭机高温燃烧清洗方法,通过电解水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增加燃烧室燃烧温度及排放温度,对三元催化器表面的积炭进行高温燃烧,这种方法从理论上是有效果的,但从实际意义上看没有应用效果,并且检测结果也不尽人意,通常会带来发动机的一些由高温所产生的伤害。第五种是拆卸氧传感器,从氧传感器接口处注入高温蒸汽的清洗方法,该方法目前没有证实实际应用效果,但是对于老旧车辆存在着氧传感器容易在拆解时损坏的危险。

油液清洗:发动机润滑油液、自动变速器润滑油液、手动变速器润滑油液、差速器润滑油液、转向助力油液在每次更换时必须要进行系统清洗。因为各类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高温极压作用产生酸性胶质物质黏附在各个膜材表面、阀体表面、齿轮表面等处,对摩擦件表面产生化学侵蚀、堵塞各个油道、滤网,对齿轮表面淬火层产生化学腐蚀降低淬火层抗磨性能。对滑阀体产生阻尼作用导致液压系统滑阀卡滞影响转向系统正常工作,所以这些有润滑油、液压油的系统在每次换油时要进行必要的清洗工作,当系统洁净后在加注新的油液才能确保安全使用,并保证新加注的各类油液的使用寿命。

发动机润滑系统、手动变速器系统、差速器系统所使用的各类添加剂、保护剂的正确选用要根据车辆使用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缺陷问题进行正确选择。例如,新车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车主不了解新车磨合相关事项或实际情况不允许按车辆磨合期正规方法进行驾车(如山区)。在这种情况下磨合期的发动机是有必要添加发动机磨合保护剂,变速器系统、差速器系统也要同时添加系统专用保护剂。在车辆经过磨合期后,使用各个系统的专用保护剂可防止在极限情况下发动机产生剧烈机械性磨损,如发动机高负载爬坡,长时间山区驾驶、新手驾车等恶劣驾驶情况及驾驶习惯。

何为立足行业之本?

正确的选用车辆养护产品,可以减少车辆各系统磨损,延长各系统油液的使用寿命。相反,错误地选择养护产品,会增加车辆受损害程度。对于养护产品的使用,我们业内相关人员希望各个维修企业能够以正确的观点对待,并且对维修人员进行正规的培训,从而提高车辆保修质量,减少客户不必要的开支。我们并不希望养护产品成为保健品,以实际利益来驱动各个维修企业对其销售力度。

记得电视剧《大宅门》中有两句话“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如果一个企业把产值和利润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其自身会将行业道德泯灭,从而为了利益去坑害客户、欺骗客户,客户会自然流失掉,那么这个企业也最终会走向失败。汽车养护品本来是好的,但是如果为了利益滥用,为了产值去销售,这个行业最终会走向衰落。以上是我从业养护品多年的一些见解,有说实话得罪同行之处还请见谅。

推荐访问: 品行 养护 困惑 汽车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