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农药具有安全、有效、无污染等特点,但是在推广中却举步维艰。调查发现农民缺乏对生物农药使用技术的掌握科学合理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更好地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因化学农药过量使用带来的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问题,本文简述了生物农药使用过程中的主要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为生物农药的使用及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生物;农药推广;使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S4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3010
1 生物农药推广的背景意义
长期以来,人们控制病虫害的手段主要还是依靠化学农药。化学农药在防治病害虫的同时,也一同杀伤了天敌和其他有益生物,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同时,化学农药的长期、过量使用,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污染和破坏,近几年“毒韭菜”、“毒生姜”、“毒西瓜”事件不断出现,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生物农药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限制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生产和使用,减少因化学农药过量使用带来的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问题,大力推广和使用更加安全、低毒、环保型的生物农药,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 生物农药在推广中的现状及问题
尽管使用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的呼声日益高涨,然而生物农药在实际推广中却举步维艰,目前一些国家的生物农药产量已经达到了10%,而我国的生物农药产量仅为1%。
因为农民在选择农药时,首先关心的是农药的防治效果,由于生物农药使用技术推广不到位,农民缺乏对生物农药使用技术的掌握,大部分农民简单地认为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在使用上没有什么区别,还是按照化学农药的使用方法,用药时间用药,生物农药的药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影响了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
而农民考虑是否采用生物农药的重要依据就是它的防治效果。所以要想农民采用生物农药,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就必须加大对生物农药使用技术的宣传和推广。
3 生物农药在使用过程中的主要技术要点
3.1 生物农药的混配
为了取得更好地杀虫防病效果,喷药时农户往往会把几种农药进行混配,生物农药也可以进行混配,但要区别对待。
化学杀虫剂多呈化学酸性和生理中性,对细菌、真菌没有抑杀或中合作用,所以生物杀虫剂可以与大多数的化学杀虫剂进行混配,如苦参碱、BT等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乐斯本混配不但可以提高杀虫速度还可以提高防治效果。但是,细菌性生物杀虫剂决不能与化学杀菌剂混配,因其活性孢子会遭到化学杀菌剂的扼杀而失去其应有的活力。生物杀菌剂可以和多数化学药剂、生物药剂进行混配,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木霉菌类等药剂均可以与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杀虫剂和乐斯本、啶虫脒等化学杀虫剂同时混配使用。
科学混配生物药剂可以提高防治效果,但要随用随配,配好的农药一定要一次用完。例如混配白僵菌,最好在2小日内用完,否则一旦孢子早期萌发,就会失去其应有效力。
3.2 生物农药的喷药时机
生物农药比化学农药作用机理不同,杀虫速度缓慢,一般喷药后,害虫3-5天才逐渐死亡。因此用药时间应比化学农药提前2-3天,依据不同药剂以及不同害虫特点选择在害虫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期使用,如利用甲维盐、阿维菌素在广东地区防治小菜蛾最好在卵期就喷药,而BT、白僵菌防治稻纵卷叶螟则最好在低龄幼虫期喷药。
多数生物农药遇到强烈阳光照射会产生分解,降低药效,特别是细菌性生物药剂中的芽孢晶体会被强日光中的紫外线杀伤或变形,影响使用效果。所以应选择在傍晚或阴天喷施。
特别注意细菌性生物农药在潮湿环境下越能发挥其防治效果,因为细菌性生物的芽孢在潮湿环境下极易生长繁殖,因此使用时如果田间湿度越大,药效就会越高,如白僵菌、bt等细菌性农药施药后5-6小时遇小雨,或者在毛毛雨中喷药,非但不会降低药效,反而会有利于芽孢发芽从而提高杀虫效果。但要尽量避开大雨,大雨会将菌液冲刷掉,失去杀伤力。所以药后遇大雨须重喷1次。
3.3 生物农药的使用方法
因为生物杀虫剂的杀虫谱没有化学药剂的广,所以要依据不同害虫的不同特点选择正确的生物农药,如水稻稻纵卷叶螟可选择苦参碱、BT、白僵菌等药剂,螨类、蓟马等害虫可选择苦参碱、印楝素等药剂。
配药时要采用二次稀释的方法,现配现用。在旱地作物上使用时,要尽量喷足药液,使作物的每个部位都喷湿喷透,防止漏喷,这样才能发挥生物农药的特点,取的理想的防治效果。
推荐访问: 注意事项 生物农药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