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学物理对于地方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科学素养、科学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河北北方学院各专业大学物理教学,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6035(2014)07-0345-01大学物理是理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它是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的基础,它可以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有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认识。通过对物理学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科学实验能力和抽象能力等方面受到初步严格的训练,使学生熟悉物理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物理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近代科学技术打下必要的物理基础。本文就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浅谈一些粗浅的认识。[1]
1课程内容体系改革
课程内容改革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针对本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将采用不同的授课计划和不同的授课内容;(2)合理配置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在讲清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和难点,重点放在基础性强、适用性广、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上,并适当顾及广度;(3)保持前沿性和先进性。结合物理学研究的进展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近代,联系前沿,激发创新。有计划的增设当今科技界热门的高新技术,如光纤通信、激光全息技术、超导材料、纳米技术、量子隧道扫描技术、核磁共振、量子计算机等讲座;(4)充分体现学科交叉,增加边缘学科的内容。将加强大学物理与各学科的联系,增加物理学应用于各学科的典型案例,体现我校物理教学的特色。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针对本课程基本公式推导多,内容较难理解等特点,教师多采用启发式地讲授,努力做到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清晰,注重师生交流;对于经典物理内容中动量、能量、刚体运动、振动与波及光学中的共性部分,注重采用类比法启发式教学与归纳。
(2) 自学与讨论:对于气体动理论等相对易于理解的部分内容,采用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安排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同时结合课上讨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教学手段的更新提供了大力支持。而对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运用图形图像,而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表现。多媒体教学以大量的视听信息,利用不同色彩的组合、三维动画的使用等独特优势,图文并茂,可以更加直观地表述物理规律,更加形象地再现物理过程,逼真地展现很多平时难以看到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可以使大学物理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对于近代物理部分非常抽象的新现象及新概念,就可以采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演示图形、图像、动画等内容。[2]
3实践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实验被认为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这一观念显然已不适应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对大学物理教学的要求。根据本课程理工科基本课程的性质,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注重实践教学。实验教学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实验教学要加强学科融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并且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要紧密结合又相互独立。实验教学包括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从基础做起,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开设探索实验将实验的功能从单纯的辅助教学向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延伸。开放大学物理实验室供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物理实验室充分开放,学生根据开放性实验课表,选择自主进行设计实验并验证相关理论,教师随时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3-4]
总之,结合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通过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物理在各个理工科专业的基础作用,为各专业学生进一步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物理基础,培养他们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孔德国,张红美,罗华平.地方院校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1).
[2]陈继红, 浅谈大学物理教学改革[J], 中国西部科技,2013(2)
[3]雄向东, 魏秀芳, 吴学勇等.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理论与探讨, 2013,42(20):100-101.
[4]包秀丽,刘国华.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策略[J].教育评论,2013(3).
推荐访问: 教学改革 实践 大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