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设计意图:制定食谱编制步骤,并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简便快捷,体现了工程领域中的优化流程,节约成本的思想。同时研究对象的选择具有代表性,对于学生日常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4)教师演示软件操作
①打开软件“营养计算器V2.6标准版”。
②设置对象信息,以18岁轻体力女性劳动者为例进行设置,如图2所示。
③录入食物信息,点击右侧“早餐”,再点击左下角“录入菜肴”,弹出丰富的食物库,双击库中食物名称即可添加进早餐食谱中,如图3所示。
④同理录入“午餐”“晚餐”“加餐”,如果食物库中没有想要的食物,也可以手动输入。每加入一种食物,在上方显示区中就会显示食谱中已有食物的各项营养素数值总和,可以很清晰地与推荐摄人量进行对比。
⑤不断调整优化食谱。软件可以查询相似食物、重点营养素食物等,便于有针对性地精细调整。最终应使得总能量、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以VC为主)、微量元素(以铁为主)等营养素基本达到标准。
设计意图:体现STEM中的技术方面。计算机软件辅助技术可以大大节约我们制定食谱的时间成本,并且精确度和科学性也得到了保证。由于该软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所以需要教师先进行演示操作。
(5)学生合作自主设计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研究不同的对象,如:18岁轻体力女性劳动者、15岁轻体力男性劳动者等,按照本组的对象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食谱,注意兼顾各项营养素的范围。最终确定食谱后,选定适宜的志愿者,进行一日食谱的试吃试验,小组撰写活动报告,讨论交流评比。
设计意图:活动的实践设计洲降R。学生综合运用STEM中的科学知识、计算和时支术、工程思想和数学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如普编制,合作解决小组问题,项目式推进,工程式优化,全面提升綜合素养。
三、结语
“制定一日食谱”活动以化学选修1课本核心知识为载体,同时借鉴吸收了相关生物学、营养学的研究成果,涵盖科学知识、计算机技术、工程思想、数理统计分析等多个领域,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适当调整相关步骤难度,简化探究过程,使之适应高中生的STEM学习水平,切实提高高中生综合素养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学以致用的实践理念。
参考文献
[1]蔡慧英,顾小清.设计学习技术支持STEM课堂教学的案例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3):93-100
[2]Morrison,J.Workforce and school[A]Briefing book.SEEK-6 Conference[C].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ofEngineering,2005:4-5
[3]王旭卿.面向STEM教育的创客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8):36-41
[4]周礼,章亚楠,朱悦卫,肖多闻,周青,李高峰.基于STEM理念的校本课程——以制作“天气瓶”为例[J].化学教学,2016(10):12-15
[5]肖敏,吴晓红.基于美国K-12阶段STEM理念的教学设计——以“‘设计’一座硫酸厂”为例[J].化学教学,2016(2):44-48
推荐访问: 理念 活动 开发 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