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有关化学工程与石油化工节能的分析

有关化学工程与石油化工节能的分析

时间:2022-04-02 08:17:1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不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石油化工当中,均必须要依赖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当中的提纯与分离技术是生产阶段最为关键的一项技术策略,其对于整体石油化工生产工作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作用。若要想确保能够顺利完成对整体石油化工生产就必须要对质量传递及化学反应要有一定的了解,以及应用到相关的换热设备、流体传送设备,以便能够更好地开展节能工作。

关键词:化学工程;石油化工;节能

1 节能原理

1.1 质量传递与节能

石油化工的分离主要是以精馏方式为主,这同时也是质量传递的关键所在。依据热力学原理可了解到,完全差异化的物流混合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有着明显的不可逆性;相反的,若要将混合物分离为各种构成成本完全不同的产品之时,便要耗损掉一部分的外部能量。在蒸馏阶段物质位于不同相间的转移是处在温度与压力均保持恒定的状态下所实施的,相转移阶段的推动力量为化学势,其在应对相变以及化学改变之时作用价值巨大。在精馏处理阶段,蒸汽采用特定压力降通过精馏塔是导致不可逆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为再沸器与冷凝器各自通过特定温度变化差异加入以及将热量转移,更为关键的一方面原因是气体与液体的两相接触亦或是在发生混合之后由于远远未能够满足于相平衡从而导致精馏阶段的不可逆性明显升高。因而,减小流体流动所出现的压力降,降低在热传导阶段的温差值,降低质量传递使得浓度差,都能够确保精馏阶段的功耗大大降低,促使被耗损的功耗大幅度降低。

1.2 化学反应与节能

在化学反应阶段当中也会受到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和化学反应等原理的支配。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平衡性是存在密切相关性的,具体可由反应速率将化学平衡导出,然而却不能反推。因而化学反应的动力学相较于反应热力学是更加底层的一项核心基础。热力学纯粹是给出了化学反应的一种可能性,要达到这样一种可能性还需要能够由更高的动力学角度来探讨化學反应速率与有关影响因素。在化学反应阶段,绝大部分状况下均会同时出现热量放出亦或是吸入现象。怎样能够高效化地应用或供应反应热量将是在化学反应阶段实现节能最为关键的一方面内容。针对吸热反应,应当尽可能科学化地进行热量供应。吸热反应温度也应将其最大程度地减小,以便于能够更好地应用过程剩余热量抑或是采取汽轮机抽气予以热量供应,降低对高品质燃料的损耗。针对放热反应现象,便需要尽可能确保对反应热的科学化应用。放热反应温度必须要在允许的范围内达到最大值,以期能够确保所回收到的热量有着较高的品质。化学反应设备是开展化学反应最为关键的部分,在绝大多数的反应阶段当中往往都会同时存在有流体流动、热传导、质量传递等流程,其中每一项流程均会不同程度地产生一定的阻力,且还要耗损一定的能量。因此,对反应装置予以适当的改进,降低阻力,便可实现对能量耗损的有效减小。

2 流体传送设备的节能

2.1 泵的节能分析

流体在流动或传送的过程中,会与传送的管道内壁发生碰撞摩擦,导致一部分的能量转换为了热能,造成了能源的消耗,增加压头损失。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对流动的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要想减少离心泵的能量损失,需要对流体流速进行控制,减少管道内不必要的阀门部件,必要时增加减阻剂降低流体损耗的能量。此外,还可以采用高质量、高效率的泵,将流体通过的部件的表面打磨光滑等方式来减少流体的能耗。

2.2 压缩机节能

石油化工的生产过程中,除了离心式压缩机之外,还会采用往复式压缩机。虽说这两种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节能方式有所不同,但是两者在进行压缩工作的过程中,都是有效能发生损失。造成有效能损失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进行了非等温压缩。所以,要想使压缩机变得更加节能,就要改变压缩机的结构,将其改变为多等级压缩,在传送下一级的过程中冷却,这样就可以使压缩机趋于等温压缩,可以有效的减少有效能的损失,大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离心式压缩机在工作的时候会在流动、冲击、轮阻、漏气等环节造成能量的损失。要想提高离心式压缩机的节能效率,就必须改进其操作方式和设计方案。例如:通过增加吸入过程的压力,降低吸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减少叶轮的阻力,改变叶轮叶片的角度等方法,降低能量的消耗。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今世界能源危机问题的日渐严重,资源短缺问题不断凸显,节能技术的重要性也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节能技术有着多种形式与类型,每一种节能技术也都有着其最为显著的优势特点,科学应用好有关的节能技术,尽最大努力减小能源耗损将是未来在能源应用领域最为重要的一项研究内容。石油化工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其完全枯竭只是时间长短问题,对此就必须要在这一方面大力加强有关的研究工作,由每一个环节来降低浪费,以期最终能够实现对经济成本的节约。

参考文献:

[1]刘维康,杨树林,等.化学工程与石油化工节能[J].广东化工,2014(5):99-100.

[2]王春燕.化工分离,经典工艺欲写新传奇[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6(7):54-55.

[3]吴晶,裘炎.有关化学工程与石油化工节能的分析[J].化工管理,2015(18):213-213.

[4]赵士达.石油化工生产节能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5):15-15.

推荐访问: 化学工程 石油化工 节能 分析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