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岩体质量分类探讨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岩体质量分类探讨

时间:2022-04-02 08:43:5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中岩体质量分类的本质是结合了工程地质学科和岩体力学学科等学科的相关技术知识作为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的实际应用中水利水电工程的岩体质量分类需要应用到勘察技术与设备仪器等具体的技术手段进行对目标地质条件的详细调查以及分析,从而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提供良好的基础地质条件。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立项流程需要的岩体质量分类报告经过岩体工程勘察技术处理才能获取准确的立项所需数据。同时岩体质量分类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设计以及施工方面能够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水利水电;岩体质量;分类

引言

岩体质量分类的目标是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立项提供关于地基设计的信息内容,岩体质量分类报告中体现的内容包含了地基基础设计的参数值、地基处理方案以及地基施工技术参数和施工地质的材料。岩体质量分类报告与水利水电工程地基设计的内在联系,决定了工程地基设计的标准需要以岩体质量分类报告作为数据支持依据。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实际应用中水电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是保障其运行可行性的主要目标。因此如何掌握岩体质量分类对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是否能达到投资者的预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需要设计单位充分的了解和学习岩体质量分类技术措施的要点和难点,并在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将岩体质量分类难点和要点做到科学有效的应用,从而在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以及完善地基设计报告等方面做出合理有效的规划。本文在分析岩体质量分类意义的基础上对岩体质量分类内容进行了综合论述,在此前提下通过举例说明法对水利水电工程中岩体质量分类要点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岩体质量分类的意义分析

岩体的多样性以及面积较大的特点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立项过程中有着相对复杂性,各种不同类型的地理单元主导下的地质条件本身具有的特征是决定水电水利工程项目是否能够立项的基础和前提。在地质灾害频发的区域设计施工需要大量的关于所在区域地貌、地形以及岩体信息等数据的支持,这类地质区域广泛分布的岩体结构有着明显的特殊性,因此在地质灾害频发的区域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求对岩体质量分类要做到方案的有效性、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报告的完整性。其目的是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前期提供有效的方案、准确的数据以及完整的报告,从而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提供安全可靠的施工环境,这个过程中岩体质量分类的施工人员要充分的结合水利水电施工环境的基本地质信息對所在区域的岩体进行科学合理的质量分类在应用现阶段普遍推行的岩体分类技术的前提下做到对地质情况的了解、分析、研究、总结以及形成书面的质量报告是岩体质量分类的主要工作内容,地质勘探人员通过对岩体质量分类的分析和研究能够找出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概率化问题是岩土质量分类的价值体现。岩体质量分类报告中各项数据指标表现出来的概率化问题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设立应对措施的主要基础[2]。工程项目在立项、设计以及施工阶段对岩体质量分类报告的科学分析能够在提供可以在不同地质条件下设立的预防性措施,同时在质量分类报告的分析和研究下为改造施工环境做了充足的数据准备,这就能够有效的降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对于地质条件投入的固定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水利水电项目施工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

二、水利水电工程岩体质量分类的主要内容

(一)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选址进行的岩体质量分类

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选址进行的岩体质量分类在于岩体勘察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对施工的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这个过程中充分的结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需求进行施工选址的勘察,因此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选址进行的岩体质量分类在工程学中也被称之为可行性质量分类。可行性质量分类的主要工作内容包含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环境的气候资料、地质资料、环境资料、岩土结构资料以及地质历史资料等方面的具体数据、其中岩体质量分类对水利水电施工场地的选择需要收集区域性地理条件的历史信息和气候资料,通过对区域性地理条件的历史信息和气候资料的分析,岩体质量分类团队需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对岩体的质量指标和定性特征进行分类方案的设计,按照分类方案的设计指定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调查和现场测量的操作。因此选址岩体质量分类的要点在于其作为一种评价方式是以水利水电施工环境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主要的体现方式。

(二)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立项进行的岩体质量分类

在岩体质量分类中始终要强调的重点在于水利水电施工设计阶段工作内容的层次性。这种层次性具体表现为岩体质量分类对于岩体完整和岩体强度之间关系的分类标准。首先要明确的是岩体完整的标准是最低要小于三级坚硬岩,因此在实际岩体质量分类的选择上要将岩体的坚硬程度作为岩体质量分类的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地形平整程度较高的地形普遍呈现网格式的布局,这就需要岩体质量分类人员在分类阶段要准确的测出岩体的完整度和强度之间的等级。而在二者之间等级的选择上要以行业内的规范标准为导向,从而能够在选址地复杂的地段进行科学可行的取样[3]。取样作为岩体质量分类的主要内容,取样的过程需要充分的结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选址地的布局进行合理的选择。这就要求工程设计阶段对岩体取样的条件进行准确的设定。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阶段取样设定中,普遍要满足岩体在勘察点的位置要呈现均匀分布的状态这个重要的技术条件。而取样的岩体与勘察点的数量要保持着合适的比例范围之内,通过对取样条件的规定设计阶段要考察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选址的地层结构、岩体成分以及气候条件等综合因素,在这个基础上依据水利水电工程选址的特点以及其岩体结构的构造数据来确认所需取样的具体数量。

三、结束语

岩体质量分类作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立项、设计以及施工过程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造成岩体质量分类工作有着较多的难点。通过把握岩体质量分类的要点能够有效提高适应多样化地质条件的技术方法。

参考文献

[1]易剑.探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岩体质量分类[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8):00293-00293.

[2]董伯明.水利水电工程岩体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2):106-108.

[3]张冬.精细爆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开挖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7(4):36-39.

(作者单位:中通服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推荐访问: 体质 水利水电工程 探讨 分类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